第四章 智
日期:07/10/2021 15:54:23 查看次数: 697
“智”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,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,“智、仁、勇”被儒家列为三达德,而智被列为第一位。孔子把“智”与“仁”、“勇”并举,定位为君子之道,即所谓“知(智)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” ,可见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,因为智者才不会迷惑,一个有智慧的人才能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事事物物。
“智”是指真理、价值、义理的统一,真理、价值、义理是人类生存的三大原理。
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,真理告诉我们的“是什么”,真理帮助人们去认识自然界,去探索未知的世界,让人们较为客观地了解自己。但真理不能解决人类活动的目的与意义,不能解决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,真理不能解决人类的道德问题,也不能解决人类和自然界万物和谐相处的问题。而且随着科学发展,一些以往总结出来的科学认知会改变,之前认为正确的理论和观点随着科学的发展会被推翻,所以真理具有相对性,今天的科学验证的真理有可能在未来会被推翻。
价值告诉了我们“需要什么”,价值给让我们去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,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意性。一个没有建立起一套稳定智慧体系的人,价值的判断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,比如今天年轻这一代人普遍形成了一种西方式的价值观。价值观体系不能解决人的德性问题,道德的问题,德性的问题才是人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,这是维系人类长期存在的根本所在。一个社会如果道德体系崩塌了,这个社会就是乱象丛生,特别是在商业高度发展的时代,道德体系的破坏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。
义理回答“应当怎样”。义理在《礼记·礼器》解释为“义理,礼之文也。”人们把讲求儒家经义、探究道理的学问称之为“义理之学”。儒家的核心义理: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是我们必须要去学习和体征的。儒家提倡的义理,在不同的文化中,在不同的宗教中,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。这是因为那些在人类历史能够对一个民族的文化,一个民族的道德体系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人,他们的心灵中追求的道是相通的,只是展示的层面和方式不一样而已。义理要解决的就是人的德性的问题,人作为万物中的一部分,人类要长期和谐地生存下去,最关键的是人类要有一套符合人性自然规律的道义体系。
老子所言: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”(《老子》第四十八章)其中的“学”是指知识性的学习,知识性的学问是靠知识、读书、经验,一点一滴慢慢累积起来的。这个学习属于真理和价值层面的学习。学习真理,是要不断的去获得知识,所以这种学习是不断的积累,这种学习与生命的成长不一定是同步的。而为道日损的“道”是指义理之学,义理之学就是一种心性之学,他是对心性的修炼和磨炼。通过义理之学要去控制自己的欲望,消除自己混乱的意识,使自己的心性清明宁静。张载所讲的“德性之知”,就是义理之学;张载所讲“见闻之知”,大致相当于真理知识的学问。朱子曾经看出“理”中有“所以然之故”与“所当然之则”的区别,其实就是真理与义理的区别。 “即物穷理”中的“理”即是指真理,“存天理,灭人欲”中的“理”,即是义理。王阳明说的 “心外无物,心外无理” 的理就是指义理,而不是指真理。
当代时代最大的危机是精神危机,而精神危机具体表现为价值危机。价值危机表现在大量负面价值的泛滥,大量正面价值的消亡,亦即表现为义理的崩溃。根治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,根本之道在于弘扬义理。汤因比说得好:“我认为要根治现代社会的弊病,只能依靠来自人的内心世界的精神革命。”(《展望二十一世纪》)
隋炀帝游乐
作为隋朝第二个皇帝,隋炀帝杨广一登上帝位,为了树立自己“仁君”的形象,当即就颁布了两个诏书。第一个诏书在开头就写道:“有德则可久,有功则可大。”表示要有“爱民治国之心”,倡导“务从节俭”。在第二个诏书中,申明他要遵孔子所教的“富民教民”。话虽是这样说,但看到杨广即位之后的表现,却是与那两个诏书大相径庭。称帝后第一年,炀帝就游幸江都,曾有文书记载:“舳舻相接,二百余里。”游船一艘接一艘,竟长达二百余里。称帝第二年,杨广重游江都,但这次他给下面的人出了一个大难题,他想要自己出行的工具能够漂亮华丽,便下令州县送羽毛来装饰。当时,能用作羽毛的禽兽几乎被捕光。炀帝在位期间,几乎年年要出游玩乐。每次当杨广游玩的时候,各级官员总是竭力地搜刮百姓,换成美酒佳肴、奇珍异宝来取得杨广的欢心。不仅如此,在位期间杨广穷兵黩武,三次征战辽东,死伤无数。
后来,当唐太宗读到《隋炀帝集》,感慨道:“朕观《隋炀帝集》,文辞奥博,亦知是尧舜而非桀、纣,然行事何其反也!”魏征向前进言,答道:“人君虽圣哲,犹当虚己以爱人,故智者献其谋,勇者竭其力。炀帝恃其俊才,骄矜自用,故口诵尧、舜之言,而身为桀、纣之行,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。”
点评:隋炀帝喜爱外出游玩,已被游玩所迷惑。心术不正,没有德行的人,才华越多,对社会危害就越大。
二、什么是体证?
朱熹解释“体”字:“此是置心在物中,究见其理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九十八)而“证”字则表示心灵的活动应遵循义理的方向展开,如朱子所讲的“敬便有义,义便有敬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二)所以体证就是心灵生命符合义理的精神活动,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去感知、去验证仁爱、孝敬、羞耻、良知等。也就是说,儒家倡导的美德,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,更不是做给别人去看的,他是每一个要全面开放自己心性和生命智慧的人,需要通过自己的心灵去证悟的。他是在德性、审美、宗教三个维度上展开活动的。“体” 字,表明了人是体征的主体:“身在物内体其奥。”(陆机《文赋》)我们和一个德行修养很高的智者在一起的时候,我们会对他的德行和修养由衷的赞叹,会让每一个和他接触的人如沐春风。这个时候,我们对仁爱,就有一种直观的体证。
认知走的是“为学日益”的路子,而体证走的则是“为道日损”的路子。修学者需要在体证上去下工夫,而一个修学者要去体征内心中光明之德性,就需要“用敬”或“居敬”。一个人只有升起诚敬之心,他做学问和修养德行才能够产生真正的效果,这就是朱熹所说的:“学者工夫,唯在居敬穷理二事。”
在中国文化中人对面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时,心灵与万事万物相应,与万事万物融为一体,生命的主体会和大自然的生命交融在一起,所以中国人讲天人合一,讲天地人三才,把人置于自然界之中,人和自然是一体的。
体证的成果是义理,人们常说的“悟道”,就是以体证的方式获得义理。所以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义、和”这些义理是圣贤的心灵达到纯善时所体征出来的结果。“修道”,就是以体证和践行的方式让自己的生命恢复本性。
隋文帝之死
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,开创了辉煌的“开皇之治”。他先是立长子杨勇为太子,对他委以重任,并让他参与政治决策。
杨勇体察民情,十分好学,擅长诗词歌赋,性格宽厚仁和。可惜的是人无完人,杨
勇就是因为一些小缺点,让他慢慢失去了父亲的重视与母亲的怜爱。
出生于帝王之家,难免有一些公子习气。杨勇对于穿着十分讲究,喜好华贵,一次
文帝看到杨勇穿了一件用当时十分名贵的材料做的蜀铠,上面还饰上金玉珠宝,主张节
俭的他十分不开心,认为杨勇是浪费、奢侈。还有一次,百官向太子朝贺,而太子也欣
然接受了。这让文帝感到很不舒服。
杨勇的弟弟杨广,此时便起了夺嫡的野心。在众人面前表现出仁孝恭俭,不好女色,
以博得父皇、母后的欢心。在暗地里却用尽卑鄙的手段,勾结一些无耻之徒谗陷太子。
他找到杨素,收买了他,让他在文帝面前污蔑诋毁太子。时间一长,文帝渐渐被谗言蛊惑,认为杨勇就像他们说的那样,想要弑父夺位。杨素找到姬威,在威逼利诱之下,姬威在文帝面前诬陷说太子有反意。
文帝勃然大怒,立刻下诏废除杨勇太子的身份,转立杨广为太子。即日起将杨勇囚于东宫,由杨广监视,任何人不得探视。文帝患病在床的时候,召来了当时的太子杨广入仁寿宫侍候自己,当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在旁一同伺候。杨广看到陈氏十分美丽,便起了色心,想要非礼陈氏。陈氏逃出来之后,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文帝。文帝气得大骂:“畜牲何足付大事,独孤皇后误我。”
杨广感到事情不妙,立刻带张衡闯入寝殿。不一会儿,便传出了文帝驾崩的消息。人们判定是张衡害死文帝,太子杨广是主使元凶。
杨广在文帝死后继位,自号隋炀帝。他自拟了一份以文帝口吻写的诏书,将兄长杨勇赐死。杨广终于本性大露,暴烈成性,最终众叛亲离,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。
点评:文帝不能从更多、更广的角度了解事情的真相,陷入了杨广编制的谎言与假象构成的陷阱中。
三、什么是实践?什么是践行?
实践是指人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客观性活动。践行则是指人在文化、道德、审美、宗教等精神活动领域中的主观性活动。实践和理论是相辅相成的,没有理论的指导,实践就是盲目的,而理论如果没有实践去验证,就不能够完善和发展。认知性的学习很多都来自于实践,比如“近水知鱼性,近山识鸟音”这就是实践与认知的关系。
知识是否真理,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。一个社会的观念、书本知识、权威人物的言论,是否是真理,只有通过长期实践的检验,才能加以判断,才知道是对还是错,是真还是假,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,更不能仅仅在办公室搞研究,今天很多高校的课题研究往往就在在办公室,在电脑面前搞出的研究,缺乏实践和检验,国家的科研经费花了不少,然而脱离实际空谈理论,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却不大。
韩非子说:“循名实而定是非,因参验而审言辞。”(《韩非子•奸劫弑臣》)王充亦言:“事莫明于有效,论莫定于有证。”(《论衡•薄葬》)中国文化也是注重实践的,没有实践的逻辑证明是站不住脚的。逻辑证明也好,知识也好,远离现实,远离生活,很容易走向循环论证和烦琐。中国人的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的精神,就是注重实践与认知之间的关系。践行是培育义理、展现义理的基本方式。当今时代通病就是远离了义理,远离了对义理的践行。道德是用来践行的,和谐社会也是需要每个公民去践行基本公民道德,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、标语上、口号上。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,忽视了道德的建设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,当一个社会只追求经济利益,忽视了道德建设的时候,人性的弱点在金钱的诱惑下将会被无限的放大。
“经典”是表达义理的文字,是古代圣贤体证、践行道德、修养心性的结果。中华民族的祖先把书面文字和日常语言分开,完整的保存了五千年的义理文化,这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是我们今天去践行义理的桥梁。通过文字的桥梁,我们才能进入义理的殿堂。然而文字只是一个桥梁,文字记录的智慧,我们学习之后需要去践行,如果不去践行,这些文字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多大意义的。对于义理的学习,不能执着于文字,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上,文字只是一个桥梁,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桥梁上,仅仅只是做文字的研究,我们就不能前行,更无法去体证道德。所以义理缺乏践行,仅仅只是做文字性的研究,义理终将只是被空悬着,没有落地。
道德践行可以将义理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,故道德践行是培养道德人格的基本方式。古今皆有“践行匮乏”的问题。古代书生与现代学生,将自己埋在书堆中,脱离了人格成长的现实环境,接受抽象的道德理论的教育,缺乏践行过程。将来一旦进入官场或社会,在官场或社会的潜规则影响下,许多人即发生人格扭曲。
践行与义理的关系是:义理指导践行,决定践行的内涵,践行则是义理的展现过程,亦是“良知之发用”的过程。譬如,王阳明说:“如言学孝,则必服劳奉养,躬行孝道,而后谓之学,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?”(《传习录中》)
赵括纸上谈兵
孙子说:“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。”意思是说:“将领要足智多谋,赏罚有信,关爱部下,勇敢果断,赏罚严明。”春秋战国时期,诸侯混战。赵国的名将赵奢有一个儿子赵括,自幼熟读兵书,谈论带兵打仗,总是滔滔不绝。人们认为赵括就是一个军事天才。但是赵奢深知儿子的底细,在临终时告诫他千万不要真的领兵打仗。
有一年,秦国攻打赵国,赵国老将廉颇领兵出战。秦军苦战三年,都不能打败赵军。秦国见久攻不下,就用反间计挑拨赵王和廉颇的关系。果然,赵王中计,打算用赵括代替了廉颇。赵括的母亲放心不下,面见赵王,说:“知儿莫如母,我认为绝不可用赵括为将。”赵王问其故,赵括的母亲说:“我刚嫁给他父亲赵奢的时候,见赵奢为将,不把官俸据为己有,而是用来养士,仰仗他供给衣食的达数百人。大王赏赐给他的财物,全部分给下级军吏。自从他领受大王之命的那天起,便一心为公,不再过问家庭私事。今赵括一旦当了大将,便目中无人,趾高气扬,大王之所赐,都归他个人私有,看到好田地、好住宅,就赶紧买下来。可见,赵括根本不是同父亲一样的人。”从他母亲提供的情况看,赵括根本不具有“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”这些将领的素质。
赵王却认为母亲是为儿过度担心,固执己见,坚持重用赵括。赵括带兵上阵了,他自以为是,认为老将廉颇的策略不好,于是照搬兵书的教条,不分析实际情况,结果在秦军的引诱下出兵迎战,被困四十多天,军粮断绝,四十万赵军被迫投降,最后全部被秦军活埋,赵括自己也被乱箭射死了。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,没有追究赵家之罪。但此役之后,赵国元气大伤,最终为秦所灭。
点评:如果只有书本知识,而没有运用书本知识于实际工作的能力,空谈可以,但在实际工作中必定失败。
四、如何理解并运用“知行合一”的原则?
在知行合一中,知既指真理,也指义理;行既指实践,也指践行。则知行合一,既是指真理与实践合一,也是指义理与践行合一。
真理与实践合一,指的是:
1.真理来源于实践,实践即是真理的探索、运用与检验的过程,实践需要真理的指导,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,实践往往会偏离方向,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,实践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,但是效果不一定理想,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果。再高明的理论也需要实践去验证,不能经过实践验证的理论不一定站得住脚。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,真理才能够不断的完善和发展,这也就是西方实验科学不断壮大发展的原因。
2.探索真理、学习真理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运用,就是要用真理来指导我们的实践,指导的我们的生活。通过探索真理,人类逐渐从愚昧无知走向理性,通过对真理的探索,人类逐渐从无序的社会,走向有序,理性、科学、民主、自由、平等的精神,在人类对理性精神的探索中一定要坚持真理和实践的结合。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,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发展,在实践中产生实效。知识的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而产生实用性的价值,离开实践的知识和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的知识,是空洞无用的。
3.实践的结果是丰富了原有的知识体系,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,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的,今天自然科学,人文科学,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人实践的结果, 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。自然科学虽然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完善,解决了很多困扰人类生存的问题,物质文明得到高度的发展,但是今天的人类面临着新困境和挑战“道德体系严重败坏”,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“道德”遭到严重的挑战。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,曾经以完善的道德体系,礼仪文化闻名于世,但是今天中华民族却在遭受着空前的道德危机。道德体系危机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,已经严重成为威胁人类持续发展,比如“环境污染,生态严重失衡,全球性的恐怖活动,毒品泛滥”。所以今天的人类急需回归东方的圣贤文化中。
从义理与践行合一这个层面上讲,知行合一具有另外的涵义。其中的“知”是德性之知,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、道德思想、道德意念、道德情感、道德体验。其中的 “行”,主要指人具备了道德之知的同时或以后,发生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。
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。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,不能分为“两截”。王守仁认为真知者一定真行,对理明白到极致的人,一定会去践行,反过来一个真正的践行者,一个能够把道德实践到圆满程度的圣贤,也一定是一个智慧圆满的人。所以知行虽是两个字,说的却是一个工夫。在道德修养上,王守仁是极力反对知行脱节和知而不行。德性之知离不开道德行为,德性之知也离不开道德意识,二者互为表里,不可分离。
如果对义理都不明白,不清楚,我们在道德的践行上就得不到正确的指引,这就是王守仁所说的:“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工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”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,也不同于陆九渊。朱熹和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,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开,认为在求知的时候,已有一个行在了,在践行仁德的时候,德性之知已经在心中了。所以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,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,二者既不能分离,也没有先后。与践行相分离的知,便不是真知,知得不彻底、不透彻。与知不相应的行,便不是笃行,而自欺欺人。
义理与践行合一的理论前提是:“心即理”。义理便是心灵生命活动中展开的高尚的生命精神,义理不仅仅是以语言的形态存在于书籍之中,而是动态地展现于心灵生命之中,这就是“心即理”的真谛。在义理与践行关系中出现的“知行分离”,就是体证到义理,但是坐而论道,没有起而行道,没有显现为相应的践行。
叶公好龙
春秋时期,楚国有一个人叫叶公。叶公爱龙成癖,衣服的带钩上刻着龙,酒壶、酒杯上画着龙,房檐屋栋上雕着龙,总之,到处都是龙的图案。大家进到叶公的家里,还真以为自己走进了龙宫!
叶公爱龙的事被天上的一条真龙知道了,真龙很高兴,心想,难得有人这么喜欢我,我得去他家里拜访拜访!真龙便来到了叶公家里,把龙头搭在窗台上问:“叶公在家吗?”叶公一看到真正的龙,便吓得魂飞魄散:“哇!有怪物呀!”真龙很奇怪地问:“你怎么说我是怪物呢?我是你最喜欢的龙呀!”叶公害怕得全身发抖,说:“我喜欢龙,但不是真的龙呀……救命呀!”话没说完,叶公就连滚带爬地逃走了。真龙一脸懊恼地说:“哼,叶公是喜欢假龙,害怕真龙!害得我白跑一趟!”
点评:知与行要相互贯通,整合为一。但有的人是说一套,想一套,做一套,知与行相分离。
五、如何做到知人善任?
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知人善任:
( 一)德、才、位相匹配
古今中外在用人之道中无不强调“德”的重要性, 在管理职位、服务职位、政治职位、教育职位上,德比才更重要,特别是一个人职位越高,德的重要性越明显。为官者如果缺少德的引导,官位越高,危害越大。当然才能也是用人之道的一个重要环节,汉朝推行孝廉举荐官员,也出现了大量道德品质好,但是做事能力很差的官员。所以用人之道需要做到德才兼备。“德”,是从广义讲,包括人的道德品质、人格特征、精神状态、价值观念、性格爱好等人文素质。才指的是一个人的知识、技能、实践能力、创造能力、思维能力的综合。
现代商业社会急剧变化,出现了众多的职业,创造了无数的“职位”。德、才、位的正确结合,不仅是用人者要考虑的事情,求职者也需要认真考虑。一个人首先要先培养自己的德行与才能,然后根据自己的才与德,找到相应的位,使自己的德与才在适宜的位上发挥相应的作用,这样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愉快的工作。今天很多成功人士,都是因为在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成就自己的事业的。如果德与才同所在的位不相适宜,不但产生不了效益,而且使自己的德与才受到限制,不断走向萎缩。人才放错了地方就可能变成“垃圾”。百事可乐前总裁唐纳德.M.简道尔主张:“企业要尊重人、培养人、锻炼人,各尽所能,人适其位,把适当的人选配到最适合的位置上去。”
(二)用人之长,避人之短
“人无完人,金无足赤”,所以在用人之道上要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。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,不能因为人有短处而弃之。要扬长避短,将他安置于能发挥长处的位置上。一个人如果安错了位置,不仅不能发挥其才能,而且他也不能在其岗位上创造业绩,孔子对其弟子的才能和心性特点了解得非常清楚,把他们分为几类:长于德行的有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;长于“言语”的有宰我、子贡;长于“政事”的有冉有、子路;长于“文学”的有子游、子夏,让他们在各不相同的领域里发挥作用。
(三)用人出于公心
用人出于公心是在上位者的重要用人原则。自古以来德才兼备的人是很少的,所以孔子才感叹道:“才难”。如果在上位者能够不计较个人恩怨,不计较利益得失,在关键时候提拔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到重要岗位上,这将能够利国利民。叶利钦提拔普京就是出于公心,普京是叶利钦政治对手索布恰克的学生 ,在叶利钦要迫害普京老师索布恰克的关键时候,普京偷偷把老师送到意大利避难。正常情况下叶利钦会打压和报复普京,然而叶利钦因为普京的忠诚而特别赏识他,并且大力提拔普京,让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。俄罗斯真正的稳定和强大就是从普京开始的。在用人上真正出于公心,才会用利于民众的善良之人。出于公心,才能在用人上保持公正、公开、公平,才能吸引真正的人才。陈寿《三国志》说道“苟得其人,虽仇必举”。
(四)切忌任人唯亲
任人唯亲,容易导致真正有才能的人被拒之门外,当然也不排除亲人中有才干的人可以担当重任,但是如果普遍的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,那么一个企业、一个集团、甚至一个国家,就会走向衰败。在上位者如果任人唯亲,下位者就会盛行溜须拍马,把心思都花在如何讨好上级领导上去了。所以李嘉诚说:“亲人未必亲信。如果你任人唯亲的话,那么企业就一定会受到挫败。”用人应当突破亲人的圈子,在更广的范围中去选择。
(五)切忌任用小人
势利小人,最大的特点就是花言巧语、讨好献媚、善于表现、八面玲珑,投其所好,讨人欢心,他们眼睛盯着利益,伺机而动,不讲原则,不择手段,不断制造麻烦,造谣生事,挑拨离间,兴风作浪。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是败在小人之手,多少英雄豪杰也死于小人之手。小人做事无所不用其极,其目的无非是要获得利益。如果满足小人的需要,就会使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泥坑,如果不满足小人的需要,小人就会埋怨报复。得罪小人,小人就会变成敌人。唐朝大将郭子仪为大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,他的处世之道就是“宁可得罪君子,不可得罪小人”。
(六)用人不论贵贱
在文凭、身份、关系大行其道的时代,文凭、家庭出身、社会地位还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受重用的程度。然而在用人上,关键要看人的德和才,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人物出身都贫贱:“舜是从田地中被任用,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,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,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,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,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。”出身贫寒的人,经受了更多的磨难,更能够吃苦,他的心性、德行得到了锤炼,他能够行人之不能行,忍人之不能忍,他的才干也会在磨炼中得到提高。
(七)无德者不能居高位
贪污腐败的官员,他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。他们眼里只有钱,只有利益,只有权力,在上位者买官卖官,下位者也都投其所好。所以职位越高,权力越大,影响就越广,若无德,产生的后果就越严重,散布的恶就越多。一个省长贪污腐败,下面就会烂一串,古今中外无德者居高位,导致亡国亡家者不胜枚举啊!
才不配位
有一天,元顺帝在欣赏宋徽宗的书画,连声称赞。
奎章阁学士走了进来,评价说“徽宗是位多才多能的人,唯独一件事没有才能。”顺帝问什么事,他回答说:“唯独不能当皇帝。”他解释道:“徽宗受到侮辱,国家受破坏,就是因为他当不好皇帝造成的。”
徽宗信奉道教,自称“教主道君皇帝”。在位期间,奸臣蔡京、王黼、童贯、梁师成、李邦彦等把持朝政,大肆搜刮民财,四处搜刮奇花异石,用船运至开封,称为“花石纲”。国亡被俘,受折磨而死,终年54岁。
点评:宋徽宗有书画之才,而无治国之能,真正是才不配位,德不配位,才有亡国之祸。
六、智谋运用要遵守什么样的原则?
心术端正:谋略有阴谋和阳谋之分。阴谋是出于邪恶的自私的动机,以剥夺他人的正当利益为结果。口蜜腹剑、口是心非、两面三刀、阳奉阴违、投其所好、圆滑世故、见风使舵、贿上敛下等,都属于阴谋,因为是出于邪恶动机。阳谋则是出于善良的动机,以保护正当利益或夺取他人不当利益,识破对方阴谋并有效应对为结果。谋略是正还是邪,是阴谋还是阳谋,主要看其目的和动机是什么?是为私利还是为公利,是为了损人利己还是为了帮助别人?治理一个国家,管理一个企业,一定要用阳谋,而不能用阴谋,要讲公平正义,讲诚信,讲仁爱,而不能使用诡道。阴谋诡计,歪门邪道,雕虫小技不能治国、治企,就算能够得逞也只能是一时,而不能长久。南怀瑾先生曾说过:“讲‘谋略学’必须要严格的负责,因为‘谋略’是一把刀,它的本身没有善恶,用得好是救人的,用不好,就是害人的。”所以应用智谋首要的条件就是心术要正,历史上用谋略太多的人,往往没有什么好的结果。
因人因事:在坚守正道的前提下,面对不同的人,根据不同的个性、品质、智能,设计并运用不同的谋略,这叫做因人设谋。面对不同的情况,面对不同的事物,设计并运用不同的谋略这个叫做因事设谋。智慧谋略永远不是一成不变,随着人,事物的变化,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,智慧谋略也会随着改变。《鬼谷子•谋篇》中指出:那些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必然轻视财货,所以不能用金钱来诱惑正人君子;内心坚定有信念的勇士会轻视危难,不惧怕强大的敌人,所以不能用祸患来恐吓他们;有智慧的人能明察秋毫,所以不可用假装诚信去欺骗他们。反过来,愚蠢无知的人,目光短浅,很多地方视而不见,容易被蒙蔽;懦弱的人胆小怕事,没有责任感,没有使命感,容易被恐吓,贪财的人见利忘义,贪念财,贪念名、贪念色,这样的人容易被财色引诱。所以在为了公利,为了国家的利益的游说中,要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,根据对方弱点来设计自己游说的方案,要根据对方的表现来修正自己谈判的方式,要根据对方的言辞来归纳修正自己谈判的要点,要根据对方的优势来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标,要根据对方的忧患来强化自己的优势。然而应用谋略的前提一定是为了正义,公正,而不是为了私利。
动态变化: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。中国人是善于运用智谋的,中国人在应用谋略时非常强调变化。在中国人的哲学中,在中国人的生活,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中,都是非常强调变化。所以中国人应用智谋的能力实际上高人一筹的,《孙子兵法》在全世界的兵法谋略中都是独树一帜的。
全面周密:制定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案,不应当只考虑现实中的某些因素,而要考虑到每一个细节,考虑到现实中与此有关的所有因素。制定计划既要考虑到宏观因素,也要考虑到微观因素。智谋周密是一个人成大才,成就大事业所必须的首要条件。根据美国兰德公司统计:“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,85%的破产原因是由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,计划不够周密,忽视了一些关键的细节而造成的。”在一次《财富》全球论坛上,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谈及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原因时说:70%~80%是在投资时决策的失败。飞龙总裁姜伟反省出的20大失误,头三条赫然是“决策的浪漫化、决策的模糊性、决策的急躁化”。
因势借力:解决问题时,切记一个人蛮干,一个人埋头往前冲,不懂得借力,不懂得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。解决问题时,要将现实中的各种有利因素调动起来,组合起来,整合起来,借助各种力量,最后成功的解决问题。凡成大事者,都是“借力”的高手,所有成就大事的人,都是借力的高手,自己的智力、谋略不足,就需要借助智囊团,就需要军师;自己的武力不足,就需要借助名将;自己的财力不足,就需要借助他人的财力。选取最佳:成大事者既要有决断、果敢,也要有超出常人的判断力,然而有不可有刚愎自用的一面。面对同一问题,有许多不同解决方案的时候,要能够通过比较选取当中最佳的一种方案。兼听则明,切记刚愎自用,要能够广泛的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。
正奇相生:正就是按照常规,按照正常的逻辑,按照习惯思维来设计谋略,制定方案,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按常理出牌,正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一些思维方式。而奇就是不按常规出牌,按非正常的逻辑,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而设计的谋略,制定的方案。直为正,迂为奇;刚为正,柔为奇;实为正,虚为奇;真为正,假为奇;动为正,静为奇;进为正,退为奇。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智慧。这种智慧在行军打仗,兵力部署中常常得到应用,正面受敌就是正,而机动突击就是奇;以实力围歼的阵地战就是正,诱骗偷袭就是奇。在运用谋略时,要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正中有奇,奇中有正,才能有出奇制胜的效果。在战场上,虚虚实实,实实虚虚,变幻莫测,这就是中国智慧谋略的高明之处。
田单用间
战国时期燕国大将乐毅,是著名的军事家。
公元前284年,燕国发动了对齐国的战争,乐毅被任命为将军。燕军攻城略地,只用半年时间就攻占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,齐国只剩下莒城和即墨两座较大的城池还没有被攻破。
齐国驻即墨的守将叫田单,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。田单知道,要想战胜燕军,必须想办法去掉乐毅。 恰巧,这时候燕昭王死了,燕惠王继位。燕惠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对乐毅不满。田单了解到这个情况,便决定对燕国施行反间计。他派许多人到燕国去,散布谣言说:“乐毅伐齐,连下七十余城,为什么只剩莒城和即墨久攻不下呢?那是因为燕王已死,乐毅
名义上是伐齐,其实是想做燕王。”
燕惠王本来就怀疑乐毅谋反,听到谣言便信以为真,于是就派将军骑劫去代替乐毅统军。田单看到自己的计策已经成功,就立刻趁机用火牛阵击溃燕军,一鼓作气收复失地。
其实,在燕昭王在位的时候,就有人用过反间计,但是燕昭王十分信任乐毅,没有中计。
点评:田单之所以成功,就是他看准了燕惠王与乐毅之间的矛盾,知道燕惠王年轻气盛,极易被鼓动,成功使用了反间计,达到了自己的目的,这就是因人设谋、因事设谋。
七、如何运用辩证之道?
一分为二: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,这句话人人都懂,但是真正能够应用这样的智慧的人并不多。包括新文化运动时期以理性自居的知识分子们在面对中国文化时,他们竟然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巨大价值,他们把中国的落后全部归结于中国的儒家文化。他们并没有真正做到理性地看待东西方的文化,他们看到西方文化好的一面时,却没有看到西方文化不足的一面。一分为二这种辩证的思维,不仅是西方文化所强调的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思维方式。张载在《正蒙》中就讲到:“一物两体,气也。一故神,两故化。”朱熹也提出“一分为二”的命题,他说 “一分为二,节节如此,以至无穷,皆是一生两尔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六十七)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,也有坏的一面。那么,就既不能只看到事物好的一面,而不加分析地选择应用,也不能只看到事物坏的一面,而不加分析选择地完全抛弃。《二程遗书》记载程明道曾讲: “万物莫不有对,一阴一阳,一善一恶。”一分为二,所分的两个方面,并不是说时时处于平均的状态,而是其中一方为主,另一方为次。例如,任何人身上都有善与恶两个方面,但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均等的,一个人善的因素多于恶的因素,这个人也不一定就是完美的,他恶的一面可能被隐藏了,如果一个人恶的因素多于善的因素,这个人也不是一无是处。
合二而一:西方的对立统一学说多强调斗争和对立,中国的“合二而一”则强调统一与和谐。对立双方是可以互相起作用,互相渗透的,也就是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,阴和阳是二也是一,阴和阳不是分开的,是一体的。明末方以智提出“合二而一”的观点,他说:“虚实也,动静也,阴阳也,形气也,道器也,昼夜也,幽明也,生死也,尽天地古今皆二也。两间无不交,则无不二而一者,相反相因,因二以济,而实无二无一也。两间无不交,则无不二而一者。相反相因,因二以济,而实无二无一也。”(《东西均•三徵》)
多面一体:同一个事物,同一件事,从不同的角度去看,会有不同的结果,处理事物时应当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的多个层面,这些层面可能极不相同,甚至有的相互对立,但都是共同存在于一个整体中,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表现。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通过一个面,来判断一个整体,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情,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,甚至彼此之间争论不息。中国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整体,只了解某一个层面时,是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伟大价值的。
过犹不及:春秋时期,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,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。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,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。子贡又问,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,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。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,就是说对于某一些特定的事情,超过了某个度和没有达到都是不好的。《论语》中提到的“过犹不及”,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,“泰而不骄”都是要表达相同的意思。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,遵循中庸之道。
物极必反:事物发展到了极点,就要向相反方向转化。《老子》提出:“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”《管子》提出:“天道之数,至则反,胜则衰。”在走向科技文化高度发展之后,出现了另一个反面:地球资源的消耗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,对环境的破坏已经使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,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
物无孤立:张载在《正蒙》中指出:“物无孤立之理”,任何事物不可能独立地存在,而是同其他事物相联系。 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 五行,强调彼此之间是相生相克的。
变而有常:即事物在变化之中存在着不变的规律。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中指出:“天之道,有序而时,有度而节,变而有常。”《二程语录》记载程颐言论说:“天地之化,虽廓然无穷,然而阴阳之度,日月寒暑昼夜之变,莫不有常。”在纷繁的物质世界,千变万化,很多人置身于这个物质世界,往往会被迷惑,我们的道德修养在灯红酒绿中,在各种应酬中,往往也会迷失,这就需要我们在变化中去把握永恒之道。
积微而著:事物的变化,是细微的变化不断的积累,从而形成显著的变化。罗钦顺提出:“积微而著,由著复微。” (《困知记》)朱熹曾讲:“变者化之渐,化者变之成。”(《周易本义》)老子讲: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未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(《老子》第64章 )《易传》中说:“善不积不足以成名,恶不积不足以亡身。”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,质变会引起量变。做任何一件事情,只要把细微之处做到极致,就可以把这一件事情事情做到极高的水平。做学问也好,做人也好,修养德行也好,都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从细微之处入手,方才能够做到极致。
相反相成:事物存在着对立面,而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、相互统一和相互转化的关系,中国人用阴阳五行来很好地解释相辅相成的道理。老子指出:“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(《老子》第二章)朱熹讲:“如天之生物,不能独阴,必有阳,不能独阳,必有阴,皆是对。”(《朱子语类》卷九十五)) “凡天下之事,一不能化,惟两而后能化。且如一阴一阳,始能化生万物。” (《朱子语类》卷九十八)
扁鹊治病
秦越人医术高明,又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,得到了人民的崇敬,于是人们就用传说中上古时代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。蔡桓公当政,听闻了扁鹊的事迹,便对他十分好奇。有一次,蔡桓公听说扁鹊正在齐国行医,于是叫人把扁鹊请到自己的宫殿中,想要一睹尊容。在两人谈话期间,扁鹊通过蔡桓公的声音,听出蔡桓公的身体有些异样,于是便关切地问:“主公近来身体可好?”蔡桓公听到之后,十分自信地回答道:“我的身体一向是很好的。”不料扁鹊却坚定地摇了摇头,说道:“不,主公您已经生病了。只不过刚刚开始,您还没有察觉罢了。”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,但扁鹊却接着说道:“还好现在病毒只在您的皮肤表面,现在治疗的话是很快就会好的。”听完扁鹊的话,蔡桓公满不在乎地说道:“我现在好好的,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。你们做医生的,总是爱拿没有病的人来当病人治,以显示自己医术有多么高明。”扁鹊看到蔡桓公如此态度,只好无奈地走了。
扁鹊时时惦记着蔡桓公的病。十天之后,扁鹊又再一次地申请进宫,见到蔡桓公,扁鹊就说:“主公的病现在已经到了肌肤里,要赶快治疗才可以啊。”蔡桓公不加理睬。几天之后扁鹊又第三次进宫,一看到蔡桓公,就特别着急地说:“主公的病已经到肠胃里面了,再不赶快治疗,就会有生命危险啊!”但蔡桓公仍然不信,认为自己现在好好的,扁鹊一次一次地说自己有病,这不是在咒自己吗?扁鹊第四次进宫的时候,一见到蔡桓公,立刻就转身走了。蔡桓公很奇怪,这次为何不再说自己的病情了呢?于是连忙派人去追问原因。扁鹊对来人说道:“最开始的时候主公的病只是在皮肤表面,只要用药物热敷就好了;后来,主公的病到了肌肉和皮肤里面,用针刺治疗也还是会好的;再后来,主公的病到了肠胃里面,吃一些清火、治肠胃的汤药仍然会治好的;但是现在主公的病已经到了骨头里,就是连神医也没有办法把他治好。我也没有什么能帮助到主公的,不加趁早离开。”说罢,便转身离开了。
不久之后,蔡桓公便病倒了,症状就像扁鹊说的那样。这时蔡桓公才想起扁鹊的话,开始着急起来,连忙派人去找扁鹊。可为时已晚,扁鹊已经无影无踪。因为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疗,蔡桓公病情很快恶化,不久之后便去世了。
点评:祸害总是由小变大,在其萌芽状态,就应当消灭。
八、在哪些情况下应当有为?哪些情况下应当无为?
1、有所为有所不为:人们每天都面对着众多的事务,但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,如果人缺乏自主的选择,每天只是被动地应付各种事务,则人的智力、劳力、时间、精力就会被分散,而不能集中于一个方向,最终终将碌碌无为。因此,人要根据正确的世界观,人生观,价值观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,不能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生命浪费在没意义的事情上。所以根据这样一个指导原则,有智慧的人就应当“有所为”和“有所不为”。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抓大放小,抓主放次,做自己善于做的事,不做自己不善于做的事。
对于一个组织、一个机构、一个企业来说,有利于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事务,主要的、重要的、紧迫的事务,就要“有所为”;不利于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事务,多余的、次要的、不重要的、不必要的事务就可以“有所不为”。在市场经济中,每个人、每个组织都是利益主体,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当由他们去协调,政府对于不该管的事,就应当简政放权,采用“有所不为”的做法。如果政府事事都要管,其结果是很多事情都管不好。政府制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,更多的事情交给市场来自行发展就行了。政府应当知道什么事情要“有所作为”,什么事情应当“有所不为”。
2、有为无为相制相成:在社会领域,如果出现过于强调“有为”的现象,则“有为”就会无限度膨胀。例如,面对大自然,现代文明过于强调有为,主张认识自然、改造自然、征服自然,就会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冲突。在有为思想的主导下,今天科学越是进步,经济越是发展,我们对自然界的破坏就会越严重。在此情况下,就需要运用“无为”的智慧来加以纠正,今天的人要学会敬畏自然、珍爱自然、顺应自然。在个人的生活中,如果过于强调“有为”,急功近利,好大喜功,不仅会身心疲惫,而且当到达一定高度时还不满足,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物极必反,慢慢走向失败。一个人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需要运用“无为”的智慧加以平衡,花无百日红,人无千日好。人生需要积极进取,但是对物质世界的追求不能无限度的膨胀。如果一个人只讲“无为”而不讲“有为”,则过多的“无为”就演变为消极、懒惰,丧失进取精神。一个有大智慧的人,需要把握好“有为”与“无为”的度,使之处于恰当的位置上。学校领导、教师、家长运用“考分”这一指挥棒,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,让学生除教科书外生命一片空白,这样的“有为”越多,教育往往越失败。分数至上的教育使得孩子的积极性、自主性、创造性严重丧失,孩子的体质严重下降、孩子人格普遍扭曲和道德普遍缺失。
3、生活无为而事业有为:在生活中应该做到清静、寡欲、节制、俭朴,不要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吃喝玩乐,穿着打扮上。耗尽精力,挖空心思,就为了车子、房子、票子,这样的人生就很沉重。一个人在做学问上,在道德的修养上,应该积极有为,一个人如果能够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做成一件有利益国家人民,那人生的价值就是巨大的。
4、“君道无为,臣道有为”:一个地方官在治理一个省一个县时,总想有太多的作为和政绩,其实不一定是好事。很多地方大员,为了政绩大拆大建,整天大会小会,红头文件一个又一个,搞了很多形象工程,一个领导一种干法,而对真正和民生密切相关的建设,却很少开展,这样的有为就不如无为。君道无为的意思就是,一个领袖,一个地方大员不能太折腾,制定政策需要谨慎,治大国若烹小鲜,一个决策失误将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。“我无为,而民自化;我好静,而民自正;我无事,而民自富;我无欲,而民自朴。”(《老子》第五十七章)老子的政治智慧对我们很大的指导意义。上级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,不要越俎代庖,更不要用强制的手段限制下级提出不同意见。唐太宗说,隋文帝苛察而不明断,多疑而不信任臣下,事事亲自决断,大臣们懂得他的个性,虽错也不敢谏,天下这么大,岂能什么都由一个人独断?他说,我选大臣,委以重任,视其能否称职,把每个人的才能都发挥出来,就比较有把握把事情办好了。而臣子下属则需要积极有为,在领导的信任和支撑下,则要积极努力的把事情做好,做圆满。
萧规曹随
汉高祖刘邦死后,汉惠帝即位,汉代开国元勋之一曹参出任宰相。惠帝渐渐发现,曹丞相好像是无所事事,并不用心于国政。惠帝很着急,于是就让曹参的儿子曹窋(zhú)去问一下,到底这是为什么。
曹窋找了一个机会,按皇帝的意思去问曹参,并请他以后多多用心于国家事务。曹参听罢大怒,拿起板子把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。曹窋垂头丧气地回到宫中,向汉惠帝大诉委屈。惠帝听后感到莫名其妙,不知道曹参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。
第二天散朝之后,汉惠帝把曹参留下,责问他为什么不听劝告,反而责打曹窋。曹参听罢,跪在地上不断叩头谢罪,并大胆进言:“请陛下好好想想,您跟先帝相比,谁更贤明英武呢?”惠帝立即说:“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?”曹参又问:“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,谁强呢?”汉惠帝笑着说:“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。”
曹参进而说道:“陛下说得非常正确。那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,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,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。我们应该遵照先帝与萧相国制定的法令规章,不应该乱加改动。”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,点头称是:“好吧,您不用多讲了。”
点评:对于产生良好效果的政策,对于行之有效的举措,就应当以“无为”的方式继承下来;而对于效果不佳的举措和有缺陷的制度,就应当采用“有为”的方式,加以改变。
(本文选自陈杰思、刘少华著《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》,中华书局2018年出版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