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著作

中华十德

第九章 毅

日期:07/10/2021 16:22:52 查看次数: 577

一、如何立志?

立志,是指立下志愿,树立志向 。一个人一辈子要做些什么,同自己的的志向有直接的关系。人无志则事不成,一个人没有志向就没有方向,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。就如同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,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,那么这艘船就只能盲目地在大海上行驶。所以立志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先决条件,儒家非常强调立志。立志高远:高,即高尚,远,即远大。远大的志向为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北宋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”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志向。中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一生都是兢兢业业地做学问,其原因就是他们给自己立下的志向非常大,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。在中国古代形成士、农、工、商这样的社会等级,古代社会高度的尊重读书人,我们把儒家经典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所以中国古代读书人普遍志向高远。在今天我们高度的推崇商业,忽视文化的建设,谈道德谈道义变得惨白无力,只要能够赚钱,可以不择手段,很多人为名利而活,只是追求吃喝玩乐,跟动物的追求就没有什么区别。如果我们不想辜负我们高贵的灵魂,不想一辈子与草木同朽,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。

立志坚定:墨子讲“志不坚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”。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志向,没有正确的志向,一辈子就会随波逐流,得过且过,碌碌无为。只有立志决定,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圣贤之道,自己智慧之门才会打开。立了志,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守志,矢志不渝,终生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而不懈努力,唐朝诗人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中的名句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。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,会面临很大的阻力,需要克服各种困难,然而越是困难越能够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力。

聚精会神:立定了正确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,立志是容易的,立定弘扬圣学的志向也是容易的,难就难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力上。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,会有很多干扰和阻力,最大的干扰就是自己的松懈,不能把自己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全力以赴地前进。今天,每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是将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财力、兴趣、心念等朝着自己目标汇聚,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。立定志向只是画了一个设计图,这个设计图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一砖一瓦的去建设。王阳明说,如果不立志,志向不坚定,就会如船没有舵一样随波飘流,就会像马没有缰绳一样任意奔腾。立志还如同开车有了方向,然而行驶在路上之后就需要开车者聚精会神,紧握方向盘,不能偏离方向,方能到达目的地。如果在前进的路途中偏离方向,就不能够到达目的地。今天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,制定了目标,但是有很事让他分心,比如晚上要看看电视,玩玩手机,周末要去聚会,要逛街,假期要去旅游,最后设定的目标只能付之东流。

时时践履: “道不远人”,道就在我们心中,就在我们身上,关键在于我们要用至诚之心去体征。仁义道德是要我们随时随地去践行的,对于仁义道德的体证,只有做到起心动念无不是善,道才能真正在我们身上现象出来。王阳明说:“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学。”如果所立的志是道义之志,就要“念念存天理”,在随事随物中为善去恶,呈现良知,随时随处省察自己的心念,但有一念不合乎良知,即克去之,使不善者归于善。这样仁义道德才会是真的,不然就是假的。

人各有志:在道义之志方面,人与人的志向通常是相似、相通的,因为道在儒家这里就是历代圣贤所要维护的 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不遵循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”就违背了做人的根本。一个人把握住了不变的道之后,生命有了安顿之处后,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自己的事业。在事业之志方面,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,由于人的个性特征不同,能力不同,机遇不同,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志向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要求弟子们“各言其志”,颜渊的志向在于道德学问上,冉求的志向在于治理国家,公西华的志向在于学习礼仪制度,曾皙的志向在回归自然,子路的志向在救民于水火,孔子的志向则是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。

念念在兹:就是说一天到晚都在这个念头上,对所做的事情进入到痴迷的状态。早上也这样想,这样做,晚上也事这样想,这样做。一个人的心念全神贯注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那么他的心神就会凝聚于此,孜孜以求,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趋向,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。念念在兹,就可以排除杂念,就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,坚定的意志力。然后围绕着自己的目标,一步一步走到终点。奥里森•斯威特•马登在书中写道:“人类中的伟人都是注意力相当集中的人,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目标。”

以志帅气:立了志,由心志统帅心气,心念就有了定向,心气就有了方向。我们说人活一口气,我们立定的志向能够唤醒或调动自己身体内的潜能,唤醒心中的正气。这股正气能够时时让自己充满能量,这股正气能够压制住内心中的妄念和邪气。如果不立下大志,志向不坚定,内心中的种种心念、种种心气就是混乱甚至是相互冲突的。我们的志向不够坚定,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泄气,一个人失败不怕,怕就怕泄了气,没有了斗志。内心中志向坚定,就能够调和心念,心气就不会昏沉,不会浮躁,所以,立志可以养正气,去邪气、躁气。汉代的王充认为“初生意于善,终以善;初生意于恶,终以恶。”就是这个道理了。竖立目标: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被动的,是随波逐流的。没有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,糊里糊涂就走完了人生道路。威廉姆•玛斯特恩曾经向3000人问过同样的问题:“你为什么而活着?”结果表明有94%的人说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。应当把目标分解,有年度目标、月目标、周目标、日目标,这样把目标细化有利于我们去实现,不然目标模糊,就容易浪费时间。我们一般情况下会给自己设定一些模糊的目标,比如说,我们今年要想读一些书。然而我们只是这样想,只是有一个大概的目标,我们读书的计划往往实现不了。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,要把一年需要读的数目列出来,然后每个月读几本确定下来,每周读那一本确定下来,每一天什么时间段读书确定下来,这样目标才容易达成。

 

刘备之志

东汉末年,群雄逐鹿。作为汉室后裔,刘备因其能修德之故,在群雄中迅速崛起,并于西蜀称帝,与曹魏和孙吴政权三分天下。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,在集市上贩履织席,趁着天下大乱之际起事。他最终能成功,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为人讲仁义道德,礼贤下士。他在荆州的时候,就能有豪杰前来归降。后来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当世之事,其心之诚令诸葛亮也万分感激,做到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他,并为之奋战沙场,也是感刘备之德。后来刘备在当阳兵败,遇曹军追逐。由于随行逃亡的百姓人口众多,导致行军速度缓慢,遂有人提议将老百姓抛下,以便快速行走。而刘备却严词拒绝了,并说:“只有以人为本,才能成就大事业。如今百姓前来归降我,我又如何忍心将他们抛弃呢?”在刘备遭遇危机的时候,百姓还是愿意随行其后,恰恰说明他深得民心。刘备后来能成事,也是依靠人民的支持。

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亲身实践,所以刘备深知修德、积德乃是成事之本,所以在他临终之前,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留下这些话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汝父德薄,勿效之。可读《汉书》、《礼记》,闲暇历观诸子及《六韬》、《商君书》,益人意智。”(《三国志•蜀书•先主传》)话虽只有寥寥数语,可却是刘备一生奋战、历经成败的经验之谈。然而刘禅确实不是有才德之人,自然也就没办法体会父亲的这句至理名言。尤其是诸葛亮死后,更没有人能管他,以至于他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,最终导致亡国为囚,却还大呼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

点评:刘备与刘禅最大的区别就是:刘备有拯救人民之志,而刘禅则有奢侈享乐之欲。

二、如何培养自信?

自信就是自我肯定,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能,通过自我肯定调动自身积极正面的能量,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,是人的聪明才智、气质美、形体美的集中体现。在这种自信中,可以把人的潜能最大化的开发出来。古希腊就提出了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。 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,对自信有着另一种的理解和应用:“在东方文化中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着光明的本性,这个本性,在儒家来讲人性是至纯至善的,人性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就是圣贤,儒家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。”这种自信是对人性光明的自信,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,要实现这种自性,是要战胜人性中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

1、鼓励赞赏:鼓励、认可、赏识的方式比过度惩罚、批评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。特别对于孩子的教育,如果批评和惩罚多于肯定和认可,孩子就会长期在自卑中成长,就会形成自我否定,自我怀疑,从而自我设限。一个人的性情除了跟先天的遗传有关之外,还跟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,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,被否定的环境中,这个人就算先天性情开朗,也会慢慢变得自卑和孤僻。

2、扬长避短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也有自己的短处。过多地看自己的短处而不看自己的长处,会增加自卑。多关注自己的长处,发扬自己的优点,理性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,不要总想着自己的缺点。比如身高的不够理想,长得不够好看,不善于表达,性格不够开朗,这些都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缺点。如果一个人的外貌有缺欠,他完全可以用自己内在的修养、学识、品格来弥补,一个人的精神修养才是最重要的。一个内心和平中正的人,一个对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有体证的人,才是精神世界的贵族。一个人并不是要高高大大,五官端正才活得精彩,很多喜剧明星长相并出众,但是很受别人的欢迎,他所到之处带给别人都是欢声笑语,他制造的是快乐。所以人的自信不是由外在的形象来决定的,而是由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决定的。

3、用良好的情绪来影响自己:积极的情绪是慢慢培养出来的,首先要常常给自己一种积极正面的暗示,特别是积极正面的语言能够给自己力量,语言就像咒语一样,具有强大的暗示功能。所以我们可以反复诵读成功的格言,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:“我一定行,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好”,“我自己好不好不是由别人的评价来决定,而是由我积极正面的情绪以及和谐的内心世界来决定”“我现在的处境不是最坏的,现在的我比世界上很多人要幸福”等等。

4、不要过多依赖别人:在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父母的抚育、教导和保护。但是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孩子,事事帮孩子做主,事事替孩子办好,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一切,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具有懒惰、依赖的习性。这样的家庭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,只会培养出自我、自负的孩子。自信的前提是独立、勤奋、积极、上进,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,一旦进入到复杂的社会中,就会茫然不知所措,就会在各种挫败中形成自卑。晏子使楚春秋时期,齐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,楚国人想借机羞辱他。由于晏婴身材矮189小,楚王便命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约五尺来高的小洞,要求晏婴从洞中钻进去。然而晏婴却正色说道:“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中进去。如今我出使贵国难道也要从狗洞中进去吗?”晏婴的一席话令楚国人无话可说,只得打开城门,请晏婴进城。

晏婴进入王宫之后,拜见楚王。楚王上下打量了晏婴一番,慢悠悠地开口道:“你们齐国是没有人了吗?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做使臣呢?”晏婴恭敬地回答:“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千多户人家,大街上人挨着人,肩并着肩,衣袖一展开,就能遮天蔽日;挥挥汗水,就像是下雨一样。怎么可能没有人呢?只不过我们国家的使臣都有不同的出使对象,贤明的人就出使国君贤明的国家,那些无能的人就出使国君无能的国家。我实在是太无能了,所以国君就派我出使贵国。”楚王一听,顿时哑口无言。紧接着,楚王请晏婴喝酒。酒酣耳热之际,却见两个公差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。楚王问道:“这是哪里人?所犯何事?”公差回答道:“他是齐国人,所犯之事乃是偷窃。”楚王笑着对晏婴说:“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本来就善于偷东西?”晏子回答说:“在下听人说,橘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,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的话那就叫枳了。这两种植物叶子十分相似,但果实的味道却并不一样。其原因是水土不同啊!这个人在齐国的时候不偷东西,怎么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呢?是不是楚国的水土有问题,让老百姓都善于偷窃了!”楚王听完以后,笑着说:“看来果然是不能同圣人开玩笑啊!是我自讨没趣了。”

点评:晏婴虽然遭到嘲弄,但是,他的自尊与自信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,回击嘲弄者。

三、坚毅者需要自主自立

成就任何一件事情,除了有明确的方向和实施计划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执行,在执行一项计划的时候,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要战胜困难,除了具备客观的外部条件之外,关键就在于执行计划的人坚定的意志力。一个意志力坚毅的人一定在精神上是高度自主自立的,要做到自主自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1`、排除干扰: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毅力坚定。有想法的人很多,但是能够成就的人很少,关键就在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,干扰太多。这些干扰有自身的干扰和外在的干扰,自身的干扰主要是自己时间管理不科学和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。比如计划今天要写一个方案,或者要去拜访一个朋友,结果时间东耽搁一下,西耽搁一下,最后计划无法实现。要把一门学问做好,更需要排除一切干扰,全力以赴地钻到这门学问里去,才可能有所成就。而要排除外在的干扰,有时却是困难的,比如一个人要静下心来来做学问,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需既要工作,又要养家糊口,就会身不由己。还有的人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,被鲜花、掌声、190奖励、荣誉所包围,各种活动应接不暇,变得浮躁起来。浮躁者必定肤浅、庸俗,过着“热热闹闹”、“浑浑噩噩”的日子,精力分散,意志被消磨,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上,最后也不能取得成就。

2、依靠自己:陶行知说过:“滴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靠人靠天靠祖上,不算是好汉。”今天很多人把成功寄托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,想方设法的去靠近结交一些所谓有地位的人,希望利用别人而取得成功,自己却不去修炼真本事,结果“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”,最后往往一事无成。实际上不管任何一个行业,只要自己能够沉下心来,全力以赴的去钻研,最终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就的。史蒂夫•乔布斯曾经说过:“你的时间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。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3、自我克制:战胜自己,要明确是战胜自己的什么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,有些缺点就是制约自己成功的关键所在。比如贪得无厌、脾气暴躁、胆怯、懦弱、懒惰、拖延等。一个有着太多不良习性的人,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,是不可能把一家企业经营好,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官员。一个人要成就自己,就得要克制自己,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性、不良情绪。

4、自主选择:每一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,即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,是不能够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的。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投入再多的时间也只能取得一点点成绩,不可能真正成功。

5、自我反思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”任何行为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都应反躬自问,从自身找原因,好好检查自己、反省自己。西方人说:“借口和成功是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”。

6、自我管理:自我管理的关键是时间管理,没有时间管理其他的管理都是无效的,时间管理高效的人,才能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去做好一件事情。再忙的人,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归自己支配的,当别人来邀请自己吃饭、喝酒、唱歌、娱乐的时候,有时碍于情面,或考虑到关系,不好拒绝,或者自己的意志力也不坚定,也想出去玩。时间就如同鲁迅所说的“时间就如同海绵中的水,只要挤一挤还是有的” 。

7、独立思考:有的人是人云亦云,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,遇事也要独立思考,不能只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,也不能凡事都怀疑。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精神,这种理性的思考精神来自于平时多读阅读,多思考,多请教,多实践。

8、怀疑批判:对于自然科学,要鼓励创新。在科学技术方面如果我们墨守成规,最终只会被淘汰。中国古代圣贤也鼓励批判和怀疑的精神,孟子说:“尽191信书不如无书。”然而,我们不主张在文化领域中过度运用怀疑和批判精神,特别是对于圣贤留下来的思想和学问,很多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比如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义、和”,这些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价值观,是不可以摒弃的。五四以来,我们普遍地接受了西方的批判怀疑精神,批判圣贤,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天民族精神的缺失,许多人没有信仰,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中断。所以,批判怀疑的精神,我们要用好了,用对了,才能够有助于我们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的形成。

9、自我担当:一个人的责任心,一个人的担当意识,是从小事培养起来的。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,父母包办得太多了,很多孩子只知道读书考试,做事的能力几乎没有,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还像小孩子一样,什么事都要父母去做。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也是这样的,孩子到学校只是学习课本知识,今天的中学生由于有太多低效重复的作业,孩子们就养成了一种应付老师的习惯,这是今天教育的最大弊端,这种教育的弊端导致现代中国人养成了一种凡事应付的习惯。社会中处处可见欺上瞒下、相互推诿、逃避责任、偷奸耍滑的现象。

 

卞和断足献玉

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,他善于辨玉识玉。有一天,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石头,他认为这块石头里一定藏着一块美玉,便将石头献给了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厉王。楚厉王接见了卞和,并让玉匠对这块石头进行鉴定。然而玉匠鉴定之后却说:“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并没有什么宝玉。”楚厉王一听,十分生气,认为卞和欺骗自己。于是就以欺君之罪将卞和的左脚砍了下来。卞和十分委屈,他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,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罕见的宝玉。于是他将石头保存了下来,等待机会再试一试。后来,楚厉王去世了,楚武王继承了王位。卞和觉得新的君主应该会相信自己,于是他拖着仅存的一条腿再次到宫中献玉。然而楚武王同样不相信卞和,他将卞和的右脚也砍掉了。卞和只得抱着自己的宝玉,日夜伤心哀叹。但他始终不愿放弃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让天下人明白他的判断是对的,知道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玉。接着,楚武王也去世了,继位的是楚文王。没有了脚的卞和自然没法再到大殿上去献玉,只得抱着玉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,以至于眼睛都哭出血来了。这件事情传到了文王耳朵里,他觉得十分奇怪,于是便派人询问:“天下被砍双脚的人可不只你一个,但却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,这是为什么呢?”

卞和伤心地回答:“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,我哭是因为珍宝竟然被人当成了石头。”文王听说了卞和两次献玉的事情,也觉得很好奇。于是他请来能工巧匠,打开石头验看,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块美玉。后来,楚文王就下令工匠将这块玉雕琢成一块白璧,作为传世之宝,同时给这块玉取名“和氏璧”。

点评:卞和坚持自己的判断,表现出极强的自主自立精神。如果不能坚持自己对宝石的确信,这块宝石或许永远不能为世人所知。

四、“事上磨炼”如何展开?

儒、释、道三家做学问都强调实践,在书房把经典读明白了,把训诂的学问搞懂了,这还不是真学问。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是用来指导我们怎么生活,怎么做人,中国传统的学问非常强调实践。在理上可以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在生活却应用不出来,道理和实践脱节,这就违背了圣贤的教化。坚强意志力不会天生就有,也不是通过知识灌输就培养得出来的,必须从苦难的磨炼中而来。

要有针对性:事上磨炼要有针对性,事上磨炼一般是磨炼我们的心性,每个人在心性上都会有不同的缺点,比如责任心弱的人,要给予他单独完成某件工作的机会,要让他去承担责任;而优柔寡断、胆小怕事人的,要给他独立作出决定的机会,有了做决定的机会,优柔寡断的缺点就会慢慢得以改变;对于自卑的人,也要多给他做事的机会,并及时给予鼓励;对于轻率自负的人,就应当用失败的教训来教导他,在失败中,在痛苦中才可能改变自己的缺点。

培养良好习惯: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一个严谨的人,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培养出来的,一个散漫的人,也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养成的。好习惯是在事上磨炼而成的,绝对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,听了一个报告就可以出培养良好的习惯。习惯必须要经过重复不断发生的行为形成固定的习惯模式,习惯就是一系列的行为在神经系统中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。

吸取失败教训:如果不是道德上的原因,失败就不是可耻的。如果不是同样的失败不断地发生,失败就是有价值的,甚至失败也是必要的。任何探索者都要经历失败,失败一次,自己会提升一步,而且失败也能够证明这个方法不行,这条路不通,失败之后我们才会重新找新的出路和方法。然而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失败,在失败之后,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。著名的企业家杰克•本顿曾这样说:“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我从苦难中获得的东西,都是我赢得成功的必要投资。”失败是成功之母,苦难是成功之父。古人讲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。发明家爱迪生说过:“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,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。”当然在失败中,我们也要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如果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造成的,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就要注意,不能再满目的冒险和行动,因为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。

勇于面对挑战:勇敢和奋进的人在竞争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地奋起,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人,一个敢于面对挑战的人,一个内心中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人,竞争越是激烈,越能够激发他的斗志。懦弱和退缩的人,在竞争性很强的环境中很容易倒下。乔丹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他面对的强大对手有直接的关系,他在和对手竞技的过程中,自己的水平也就不断的得到提高。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:“合理的要求是训练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。”各种行业中的佼佼者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,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,提升自己的能力的。儒家就有着强烈拼搏奋进的精神,在中国历代有影响力的大儒身上,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着“道”,为着心中的理想而奋进,他们积极进取,不屈服,不妥协,一生大智大勇,敢于面对各种挑战。

开展挫折教育:将人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,或放在虚拟的训练环境中,接受各种挫折教育,甚至给予尖锐的批评,让其经受各种压力、考验、挫败,这样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,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。挫折教育,甚至生存训练,可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,开发人潜能,矫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。在今天的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挫折教育,比如在中学生中开展徒步远足活动。孩子由于缺乏挫折的锻炼,抗挫折的能力很是让人担忧,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或者老师的一次批判而自杀。

回归日常生活:在古代的教育中,小学教育非常强调洒扫应对,一个人在洒扫应对中,待人接物的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。然而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洒扫应对的锻炼,十多岁的孩子不会洗碗,不会洗衣服,不懂得待人接物,很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无所知。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,要让孩子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中和自己相关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的问题。很多家长缺少这样的意识,加上自己的工作比较忙,在家里就请了保姆。请了保姆虽然方便了,然而殊不知,这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。

吴道子蒸饼悟画

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是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有一天,吴道子来到了一座寺庙,看到庙前有一个卖馍的妇女。这个妇女左边有一个妇女,此时正在和面做馍;而右边也有一个用馍具蒸烤的妇女。尽管左右两个人相距丈许, 但左边那个用面做成薄馍后,随手一扔,做好的馍就落到了右边妇女的馍具里去了,丝毫没有偏差。右边这个人接到馍以后,一面烧火一面翻馍。等馍熟了以后,她就用竹片轻轻一挑,那熟馍就飞起来,落在八尺外卖馍妇女的竹篮里。一块又一块,摞得十分整齐,让过路的人都不忍拍手叫绝,争相买馍。吴道子也看呆了,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了。于是他也走到了卖馍人的跟前,买了一块馍,并向她们询问是不是有什么技巧。卖馍的妇女回答他说这其实没有什么诀窍,只不过是因为烙的时间长了,手熟罢了。

吴道子恍然大悟。原来学习书法、绘画也是一样的道理:熟能生巧,功夫到了自然也就成了。从那以后他更加勤奋。见山画山,见水画水,见人则描人,见树则绘树。才到20岁,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。在绘画上,吴道子可谓是精益求精。他曾在长安和洛阳的寺观里画了三百多幅壁画,无一不是珍品。他所画的人物就连衣褶也是飘飘欲举,被后人称为“吴带当风”。他的山水画也是自成一家。他曾经大笔挥洒,一天之内就将嘉陵江三百余里的山水画在大同殿的墙壁上。

吴道子的绘画上的艺术成就,对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被后人称为“画圣”。北宋的苏东坡也曾赞道:“画至吴道子,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点评:高明的技艺都需要长期的、艰苦的训练。

五、如何做到自强不息?

1、目标远大:自强不息的内动力,来自于我们树立的远大目标。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,他生命中生生不息的力量才能够激发出来。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,西方人认为,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,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白活一回,不能与草木同朽。孔子的一生就是“自强不息”的一生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。”(《论语•为政》)

2、艰苦磨炼: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,不可能一帆风顺,世界由阴阳二气组成,人的一生也是由幸福快乐、痛苦磨难组成的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需要有必要的磨炼。人都存在着惰性,如果从小孩子就生活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,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,人就只会习惯于舒适的环境。在今天,挫折教育、吃苦教育非常有必要,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艰辛,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。孩子缺少吃苦的锻炼,将来长大了面对巨大的困难时,就会产生懦弱、焦虑、紧张、抑郁、退缩等不良的情绪,这样的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。

3、意志坚强:心理学家华生认为,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,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意志自由可言。而叔本华和尼采则认为人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,意志力是独立于客观现实的纯粹的精神力量。前者的观点忽视了意志力可改变的事实,意志力在艰苦的环境中会得到提升。如果让一个人在一个艰苦环境持续地接受锻炼,慢慢的他的意志力就会得到提升。

4、自主担当:担当意识是一个人责任心的集中体现,今天很多人习惯于在工作中推诿责任,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往往给自己找借口。有铁良子之称的董明珠,在她的企业管理中,如果员工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“这个不是我的事情,这个跟我无关,这个事情我不知道”,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。因为在董明珠看来这是缺乏担当意识的体现。中国发展到今天,成就固然是有目共睹的,然而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,中国人今天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担当意识,没有责任心,只要不是关系到自己家的事情,再大的也可以不管。读书人要有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”的担当意识,只有这样我们文化的复兴才会有希望。

5、永不放弃: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士,都有自强不息,永不放弃的精神,这种精神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被强调和推崇的。人类创造了太多的奇迹,每一项奇迹的背后都是因为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做支撑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,永不放弃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历史上的圣贤都有永不放弃的精神,如孔子“发愤忘食,乐而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;顾炎武的“有一日未死之身,则有一日未闻之道”。

6、持之以恒:事业的成功,道德的提升,都必须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努力,长久不懈地坚持下去,持之以恒,才能取得成就。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的,老百姓种庄稼都要付出辛苦的汗水,何况是要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。选择了一条道路,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不能浅尝辄止,不能朝秦暮楚,更不能半途而废,功亏一篑。立定志向就不要随意地改变,只要方向是正确的,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,坚持下去,就会取得该有的成就。许多失败者,其实是中途放弃者,没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。

胡三省注《通鉴》三十年

胡三省是南宋末年的人。那个时候,元军挥师南下,南宋国土大量沦丧,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但胡三省却夜以继日,寒暑不辍,最终完成了《资治通鉴广注》九十七卷和史论十篇。这让他不由欣喜万分,毕竟这些书稿是他心血的结晶。1276年,元军攻陷了南宋的都城临安。胡三省背着沉重的书稿,和几个读书人一起翻山越岭,向西往新昌逃难。行至山腰的时候,山中窜出了十多个强盗,胡三省的同伴被杀,而胡三省因为滚落山涧得以逃生。同伴遇害,让胡三省悲痛万分,然而更令他伤心的是,自己耗尽心力编写而成的《资治通鉴广注》的书稿也没有了。

就这样,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了新昌,在当地一户富人的家里当家庭教师。尽管书稿丢失了,但胡三省并没有因此而灰心,因为他相信,自己还在,还可以继续写。于是,他白天教书,晚上就继续为《资治通鉴》作注。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,胡三省终于重新完成了《资治通鉴注》。而此时的他已经70多岁,早已过了古稀之年,还患有气喘病。他的儿子见他为了著书常常彻夜不眠,心中十分不忍,便劝他要以身体为重。然而胡三省却说:“人生在世,总要做出一番事业。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只有靠一个‘勤’字。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写成这本书,哪怕是因此而累死也不会觉得遗憾!”

细细数来,胡三省从42岁弃官之后就开始著书,历经三十个寒暑,直到临死前才完成《资治通鉴注》。

点评:做学问,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,方能有所成就。

六、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中的“勇”?

“智、仁、勇”被儒家认为是三达德。《中庸》第二十章阐明道:“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”。 《论语·子罕》中孔子说道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孙中山把智、仁、勇三者列为军人精神的三要素。所以“勇”是儒家文化,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色,可以将勇分为三种:

2、功利之勇:“功利之勇”在今天被广泛的应用,今天成功的代名词就是“有钱”或者“有权”,各种社会精英无不朝着金钱和权位用尽心思和才智。为了获得金钱和权位,行常人之不能行之事,忍常人不能忍之事,也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。然而这种功利之勇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,很多时候是无道的,损人利己,消耗资源,破坏环境,这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。

3、道义之勇:道义之勇就是在道义上的勇敢,是为了弘扬正道,是为了坚守正道。义理之勇是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不惧强暴、不畏权势、不怕艰险、不顾利害、不计生死而一往无前的道德品质。中华民族在一次次面临危机的时候,总是有大智大勇的仁人志士站出来力挽狂澜。义理之勇是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毅、和紧密相结合的,是同浩然正气相结合的,这种勇是大智大勇,是良性的,是需要我们积极倡导和推崇的。

如何运用道义之勇?

1、勇要用于正道:孔子说:“君子义以为上,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”生活中多见懦弱、消极、颓废之人,于是乎,有勇气的人,敢拼敢闯的人就会被推崇和赞扬。要把勇用于正道之上,不可用于邪道 。评判一种勇敢的行为是善还是恶,就要看它是否符合道义。如果勇用于正当的事业上,用于谋取人类、国家、社会、他人的利益,就是善的;如果用于邪恶的事上,用于争取个人的私利又同时践踏他人的利益就是恶。

2、勇不要用于错误的方向:在中国的寓言故事中讲到战国时候的一个人,他要到南边的楚国去,然而他却朝着北方行驶,别人提醒他方向错了,他还不以为然,说自己善于驾车,马又跑得快,路费带得多,继续往北走。这个人有很大的勇气和决心,但是方向不对,他越努力,离目标越远。

3、勇于决断:就是处事坚决、果断,不可优柔寡断,很多人在优柔寡断中错失很多机会,一辈子一事无成。当我们做出一个理性的决定之后,我们就要果断的去执行,不可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起来走原路。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,子闻之,曰:再,斯可矣。”优柔寡断的人,做事的时候东想想西想想,错失良机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当然果断的决断能力不是靠鲁莽和冲动,而是要有智慧和经验做支撑。明代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中讲:“谋在于众,断在于独。”

4、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: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,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种勇气是常人没有的,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精神素质。这些攀登者并不是身体素质远远超于常人,而是精神意志力超于常人,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的时候,他们一定是身心疲惫,是用着意志力一步一步的往前迈进的。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他的行动力和意志力也是超于常人的。万科集团的王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200352岁王石成功登上珠峰,成为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,王石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,但此后四年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成功登上11座高峰。这就是一种勇往直前,敢作敢为,坚韧不拔,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就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

5、勇者要克服恐惧心里:一个人在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,如果不是自身有坚强的意志力往往会退缩。当挑战越大的时候,内心中的恐惧和懦弱会占上风,甚至会被被恐惧压倒。所以一个勇者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克服内心的恐惧懦弱,冲破一切障碍,胆怯是套在自己身心之上的精神枷锁。懦弱的人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取得一点成绩,便骄傲自满,受到一点挫折,便一蹶不振。

6、仁、智、勇相统一:常人往往把勇单独应用,太有勇气的人,一般就有霸气、傲气,而缺少仁爱之心,缺少大智慧,没有大智就没有大勇。所以孔子倡导的勇,即是义理之勇。仁、智、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勇离开了智和仁,就是198匹夫之勇,功利之勇,血气之勇。真正的勇是从仁义之心生发出来的,因此,有仁义之心的人必定勇敢,而仅有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。智、仁、勇三达德是既是相互独立的,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。

 

杨志卖刀

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有个“汴京城杨志卖刀”的故事。故事是这样讲的:杨志由于在京城里把钱都花光了,以至于连吃饭穿衣都没有办法解决,只好将祖传的宝刀拿到集市上变卖。孰料到了集市上去碰到了横行霸道的无赖牛二。牛二看中了杨志的宝刀,可是又不想出钱买,于是就与他纠缠起来。“你这刀凭什么叫做宝刀?”杨志回答说:“我这刀砍铜剁铁刀口绝不卷曲,吹毛得过,杀人不沾血,自然称得上宝刀!”牛二说:“你以为你说了我就相信吗?除非你实验给我看!”

于是杨志便将铜钱摆成一摞,用刀一劈,果然劈成了两半;接着又拿来一把头发,对着刀口一吹,头发全部断成两截,纷纷飘落。牛二说:“好刀!好刀!不过还想看看你说的杀人不沾血!”杨志回答:“这好办,牵条狗来试试!”然而此时的牛二喝得半醉,又存心想赖杨志的宝刀,便叫嚷着非要杨志杀个人试试:“你要真是条汉子,就剁我一刀!”说着,将头伸到刀口下。眼见牛二欺人太甚,杨志又气又怒。盛怒之下的杨志拿起刀,一刀就捅在了牛二的嗓子眼上,牛二顿时倒地;杨志还觉不解气,上前往牛二的胸口上连捅了几刀,将牛二杀死。后来,杨志因为杀人被打入了死牢,亏得众人相救,他才改判为发配大名府充军,免于一死。点评:杨志之勇,是匹夫之勇,这是一种鲁莽蛮干、盲目冒险、凶残逞强的行为,不值得倡导。

8、如何运用刚柔相济的原理?

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强调柔和之美的,在我们的书法、绘画、音乐、太极拳、中医等文化中都体现出柔和之美的文化特征。然而中国的文化不是偏执于某一方面,从我们的太极图就可以看出我们文化的特征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所以中国文化是刚柔相济的,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。我们儒释道三家中有各有则重,儒家文化刚多于柔,主张刚健、有为、进取,佛道文化则以柔、静为主。

1、刚柔并济

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忍耐、忍让是一大特征,这是中国人理性的一种表现,但是在中华民族忍让的性格特征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中庸之道了。在大是大非面前,在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,得要刚强,要有勇气,在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无须再忍。智慧之人并不是一味地用刚,或者一味地用柔,而是懂得何种情况下应当刚,何种情况下应当柔。创业需要刚强进取,而守业需要循序渐进;为人处世得要柔,要常常礼敬谦让别人,在生活中要少去争斗,少计较;在外工作则要积极进取,在家时要和谐柔顺。

2、居上守弱

老子说:“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”居于上位者,有权有势者,本已处于刚强的形态,这时就需要用柔弱加以调和,使得阴阳处于平衡的状态。一般居于上位者,刚强要多于柔和,进取要多于保守。权位太高之人,过于好大喜功,就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损害。越是强大,越能够居弱时,反而会越强大,就像大海处卑居下,江河流水奔流而至,才能成为浩瀚的大海。老子看到了人们争强好胜而使社会处于冲突之中,看到统治者贪暴横行而给人民带来祸害,于是,针对这些问题,他就提出“无为而治”,主张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(《老子》五十七章),告诫大国的领导人说:“治大国若烹小鲜。”(《老子》六十章)

3、以柔克刚

老子主张“柔弱胜刚强”。比如极高明的太极拳,看上去软绵绵的,似乎没有一点力量,但是爆发起来的力量却无比的强大。我们一定要清楚,老子的“柔”是“胜刚强”的柔,而不是被刚强战胜的“柔”。以刚克刚,就如以石击石,最终同归于碎。以柔克刚,就是滴水穿石,就是绵里藏针。《老子》七十八章云:“天下莫柔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”

四、能屈能伸

大智慧者在为人处世中,在工作学习中要能屈能伸,能进能退。一味向前,则是过于刚,过于刚强,只进不退,容易引发冲突,极易折断。不顾客观条件如何,硬着头皮往前冲,以卵击石,必遭失败。比如西方的健身方式,只知道一味的让自己的肌肉变得强大,不懂得阴阳平衡,殊不知在这种健身方式,很容易受损耗人的元气,最后适得其反。然而一味地退让,一味地强调弱,则违背的中道精神。比如封建时代,过于柔弱的民众,只会助长暴君的出现。过于柔弱的妻子,只会助长丈夫不义的行为;过于纵容孩子的父母,只会让孩子养成一身的坏习惯。宜进则进,宜退则退,方是刚柔并济。

柔弱胜刚强

据说老子的老师名叫商容,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。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,曾将老子叫到自己的床前。老子恭敬地问:“老师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?”商容张开嘴给弟子看了看,然后说道:“你看看,我的舌头还在吗?”老子有些大惑不解,但他还是认真地回答:“当然在。”商容又问:“那我的牙齿呢?还在吗?”老子回答说:“您的牙齿已经全部落光了。”商容看着老子,点了点头,说:“那么,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?”老子沉思片刻,抬起头对老师说:“老师想告诉我的是不是过刚则易衰,柔和反能长存?”商容满意地点点头,笑着说:“天下的道理就在其中。”

点评:柔并不一定弱,柔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。

9、成功的要素有哪些?

1、勤奋:成功需要具备这样一些要素:正道、计划、勤奋、坚持、计划、动力、目标、天赋、智慧、方法、机遇等。而在这些要素中,勤奋是最重要的,是必不可少的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,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奋,就是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。他们的一生中,很多人都是处于逆境中,有的出身不好,从小遭受各种磨难;有的遭受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;有的天赋不好,但是,靠着勤奋努力最后成功了。然而有了勤奋还需要以下因素来支撑,勤奋才能助人走向成功。

2、目标: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,才会有正确的方向,没有目标,就没有方向,勤劳奋进的品质就可能浪费在琐碎而无价值的事情上。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需要好好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,这个目标不一定要很大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,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。

3、动力:如何把自己内心中积极奋进的一面激发出来,就是需要有动力。崇高的理想,宏大的心愿,使命感,责任感以及生存的压力,都可以转化为强大动力。以牟利为目的的人以发财作为动力,事业心强的人以完成自己的事业为动力,有公德的人以服务他人、贡献于社会为动力。我们给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越有价值,越能够激发出我们内心中的潜能,我们的动力也就越强大。

4、计划:成功离不开勤奋,因为要成就一件事情不是靠一朝一夕的付出,而是要长年累月的积累。但是没有计划,没有规划,时间容易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耽搁,有时候我们感觉一年下来非常繁忙,没有什么时间休息,但是到年底一看也没有真正做成几件有意义的事情。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规划,没有计划,抓不住重点,什么事情都想做好,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。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情,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计划,一个星期甚至每一天要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跟踪,要经常总结哪些不必要的事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,这样勤奋才能产生真正的生产力。

5、坚持:有了目标,有了动力,有了计划,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。只要的目标是正确的,是有价值的,对自己生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,能够为民族的复兴、文化的复兴有所帮助,就要把自己的勤奋用到极致。司马迁从20岁开始收集史料、实地采访、写作,花40年的时间完成《史记》。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,搜集了大量的材料,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《浮士德》。

6、俭朴:要成就一项有价值的事业,特别是文化事业,除了上述的要素之外,还需要耐得住寂寞,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。要成就事业,我们要念兹在兹,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。这样一来我们,就没有多于的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,只有俭朴,才能从消费、娱乐中摆脱出来,集中精力去奋斗。

王献之习字

王献之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,他自幼聪明好学,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,专攻草书和隶书,也擅长绘画。

有一天,学习书法不久的小献之问母亲郗氏:“我的字再练上三年应该可以了吧?”见母亲摇头,献之又问:“那五年呢?这总行了吧。”谁知母亲还是摇头。献之一看,十分着急,连连拉着母亲询问:“究竟要多长时间呢?”“你看这十八缸水,哪一天你能将他们全部写完,你的字就会有筋有骨、有血有肉,就会站得直立得稳!”原来父亲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后,对他说。心中不服的王献之不发一言,咬牙练了五年,然后抱着一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——这是他这几年以来写得最满意的字,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表扬。孰料父亲拿过这些字之后,一张张掀过,却个劲地摇头。直到掀到一个“大”字,献之才看到父亲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,并随手在“大”字下面添了一个点,之后便将手稿全部退还给了他。

小献之心中不服,抱着全部习字找到母亲,说:“我这五年可是完全照着父亲的字样来练的!母亲,您仔细看看,我和父亲的字到底有什么不同?”母亲认真地看了三天,然后指着王羲之加在“大”字下面的那一点,叹了口气,说:“吾儿磨尽三缸水,唯有一点似羲之。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彻底泄了气,他垂头丧气地说:“照这样下去,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啊!”见儿子骄气已经全部消除了,母亲就鼓励他说:“孩子,你要记住,只要肯下功夫,就没有翻不过的山、蹚不过的水。只要你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,何愁达不到目的呢?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很受鼓舞,于是他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。

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练尽十八缸水之后,王献之在书法上终于突飞猛进——他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、炉火纯青的程度,和父亲王羲之一齐被人们称为“二王”。

点评:勤奋苦练,功夫到家,才能掌握书法之技,进而悟到书法之道。

(本文选自陈杰思、刘少华著《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》,中华书局2018年版。)

一、如何立志?

立志,是指立下志愿,树立志向 。一个人一辈子要做些什么,同自己的的志向有直接的关系。人无志则事不成,一个人没有志向就没有方向,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。就如同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,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,那么这艘船就只能盲目地在大海上行驶。所以立志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先决条件,儒家非常强调立志。立志高远:高,即高尚,远,即远大。远大的志向为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北宋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”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志向。中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一生都是兢兢业业地做学问,其原因就是他们给自己立下的志向非常大,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。在中国古代形成士、农、工、商这样的社会等级,古代社会高度的尊重读书人,我们把儒家经典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所以中国古代读书人普遍志向高远。在今天我们高度的推崇商业,忽视文化的建设,谈道德谈道义变得惨白无力,只要能够赚钱,可以不择手段,很多人为名利而活,只是追求吃喝玩乐,跟动物的追求就没有什么区别。如果我们不想辜负我们高贵的灵魂,不想一辈子与草木同朽,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。

立志坚定:墨子讲“志不坚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”。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志向,没有正确的志向,一辈子就会随波逐流,得过且过,碌碌无为。只有立志决定,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圣贤之道,自己智慧之门才会打开。立了志,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守志,矢志不渝,终生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而不懈努力,唐朝诗人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中的名句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。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,会面临很大的阻力,需要克服各种困难,然而越是困难越能够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力。

聚精会神:立定了正确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,立志是容易的,立定弘扬圣学的志向也是容易的,难就难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力上。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,会有很多干扰和阻力,最大的干扰就是自己的松懈,不能把自己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全力以赴地前进。今天,每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是将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财力、兴趣、心念等朝着自己目标汇聚,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。立定志向只是画了一个设计图,这个设计图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一砖一瓦的去建设。王阳明说,如果不立志,志向不坚定,就会如船没有舵一样随波飘流,就会像马没有缰绳一样任意奔腾。立志还如同开车有了方向,然而行驶在路上之后就需要开车者聚精会神,紧握方向盘,不能偏离方向,方能到达目的地。如果在前进的路途中偏离方向,就不能够到达目的地。今天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,制定了目标,但是有很事让他分心,比如晚上要看看电视,玩玩手机,周末要去聚会,要逛街,假期要去旅游,最后设定的目标只能付之东流。

时时践履: “道不远人”,道就在我们心中,就在我们身上,关键在于我们要用至诚之心去体征。仁义道德是要我们随时随地去践行的,对于仁义道德的体证,只有做到起心动念无不是善,道才能真正在我们身上现象出来。王阳明说:“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学。”如果所立的志是道义之志,就要“念念存天理”,在随事随物中为善去恶,呈现良知,随时随处省察自己的心念,但有一念不合乎良知,即克去之,使不善者归于善。这样仁义道德才会是真的,不然就是假的。

人各有志:在道义之志方面,人与人的志向通常是相似、相通的,因为道在儒家这里就是历代圣贤所要维护的 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不遵循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”就违背了做人的根本。一个人把握住了不变的道之后,生命有了安顿之处后,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自己的事业。在事业之志方面,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,由于人的个性特征不同,能力不同,机遇不同,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志向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要求弟子们“各言其志”,颜渊的志向在于道德学问上,冉求的志向在于治理国家,公西华的志向在于学习礼仪制度,曾皙的志向在回归自然,子路的志向在救民于水火,孔子的志向则是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。

念念在兹:就是说一天到晚都在这个念头上,对所做的事情进入到痴迷的状态。早上也这样想,这样做,晚上也事这样想,这样做。一个人的心念全神贯注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那么他的心神就会凝聚于此,孜孜以求,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趋向,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。念念在兹,就可以排除杂念,就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,坚定的意志力。然后围绕着自己的目标,一步一步走到终点。奥里森•斯威特•马登在书中写道:“人类中的伟人都是注意力相当集中的人,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目标。”

以志帅气:立了志,由心志统帅心气,心念就有了定向,心气就有了方向。我们说人活一口气,我们立定的志向能够唤醒或调动自己身体内的潜能,唤醒心中的正气。这股正气能够时时让自己充满能量,这股正气能够压制住内心中的妄念和邪气。如果不立下大志,志向不坚定,内心中的种种心念、种种心气就是混乱甚至是相互冲突的。我们的志向不够坚定,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泄气,一个人失败不怕,怕就怕泄了气,没有了斗志。内心中志向坚定,就能够调和心念,心气就不会昏沉,不会浮躁,所以,立志可以养正气,去邪气、躁气。汉代的王充认为“初生意于善,终以善;初生意于恶,终以恶。”就是这个道理了。竖立目标: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被动的,是随波逐流的。没有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,糊里糊涂就走完了人生道路。威廉姆•玛斯特恩曾经向3000人问过同样的问题:“你为什么而活着?”结果表明有94%的人说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。应当把目标分解,有年度目标、月目标、周目标、日目标,这样把目标细化有利于我们去实现,不然目标模糊,就容易浪费时间。我们一般情况下会给自己设定一些模糊的目标,比如说,我们今年要想读一些书。然而我们只是这样想,只是有一个大概的目标,我们读书的计划往往实现不了。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,要把一年需要读的数目列出来,然后每个月读几本确定下来,每周读那一本确定下来,每一天什么时间段读书确定下来,这样目标才容易达成。

 

刘备之志

东汉末年,群雄逐鹿。作为汉室后裔,刘备因其能修德之故,在群雄中迅速崛起,并于西蜀称帝,与曹魏和孙吴政权三分天下。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,在集市上贩履织席,趁着天下大乱之际起事。他最终能成功,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为人讲仁义道德,礼贤下士。他在荆州的时候,就能有豪杰前来归降。后来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当世之事,其心之诚令诸葛亮也万分感激,做到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他,并为之奋战沙场,也是感刘备之德。后来刘备在当阳兵败,遇曹军追逐。由于随行逃亡的百姓人口众多,导致行军速度缓慢,遂有人提议将老百姓抛下,以便快速行走。而刘备却严词拒绝了,并说:“只有以人为本,才能成就大事业。如今百姓前来归降我,我又如何忍心将他们抛弃呢?”在刘备遭遇危机的时候,百姓还是愿意随行其后,恰恰说明他深得民心。刘备后来能成事,也是依靠人民的支持。

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亲身实践,所以刘备深知修德、积德乃是成事之本,所以在他临终之前,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留下这些话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汝父德薄,勿效之。可读《汉书》、《礼记》,闲暇历观诸子及《六韬》、《商君书》,益人意智。”(《三国志•蜀书•先主传》)话虽只有寥寥数语,可却是刘备一生奋战、历经成败的经验之谈。然而刘禅确实不是有才德之人,自然也就没办法体会父亲的这句至理名言。尤其是诸葛亮死后,更没有人能管他,以至于他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,最终导致亡国为囚,却还大呼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

点评:刘备与刘禅最大的区别就是:刘备有拯救人民之志,而刘禅则有奢侈享乐之欲。

二、如何培养自信?

自信就是自我肯定,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能,通过自我肯定调动自身积极正面的能量,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,是人的聪明才智、气质美、形体美的集中体现。在这种自信中,可以把人的潜能最大化的开发出来。古希腊就提出了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。 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,对自信有着另一种的理解和应用:“在东方文化中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着光明的本性,这个本性,在儒家来讲人性是至纯至善的,人性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就是圣贤,儒家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。”这种自信是对人性光明的自信,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,要实现这种自性,是要战胜人性中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

1、鼓励赞赏:鼓励、认可、赏识的方式比过度惩罚、批评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。特别对于孩子的教育,如果批评和惩罚多于肯定和认可,孩子就会长期在自卑中成长,就会形成自我否定,自我怀疑,从而自我设限。一个人的性情除了跟先天的遗传有关之外,还跟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,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,被否定的环境中,这个人就算先天性情开朗,也会慢慢变得自卑和孤僻。

2、扬长避短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也有自己的短处。过多地看自己的短处而不看自己的长处,会增加自卑。多关注自己的长处,发扬自己的优点,理性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,不要总想着自己的缺点。比如身高的不够理想,长得不够好看,不善于表达,性格不够开朗,这些都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缺点。如果一个人的外貌有缺欠,他完全可以用自己内在的修养、学识、品格来弥补,一个人的精神修养才是最重要的。一个内心和平中正的人,一个对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有体证的人,才是精神世界的贵族。一个人并不是要高高大大,五官端正才活得精彩,很多喜剧明星长相并出众,但是很受别人的欢迎,他所到之处带给别人都是欢声笑语,他制造的是快乐。所以人的自信不是由外在的形象来决定的,而是由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决定的。

3、用良好的情绪来影响自己:积极的情绪是慢慢培养出来的,首先要常常给自己一种积极正面的暗示,特别是积极正面的语言能够给自己力量,语言就像咒语一样,具有强大的暗示功能。所以我们可以反复诵读成功的格言,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:“我一定行,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好”,“我自己好不好不是由别人的评价来决定,而是由我积极正面的情绪以及和谐的内心世界来决定”“我现在的处境不是最坏的,现在的我比世界上很多人要幸福”等等。

4、不要过多依赖别人:在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父母的抚育、教导和保护。但是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孩子,事事帮孩子做主,事事替孩子办好,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一切,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具有懒惰、依赖的习性。这样的家庭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,只会培养出自我、自负的孩子。自信的前提是独立、勤奋、积极、上进,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,一旦进入到复杂的社会中,就会茫然不知所措,就会在各种挫败中形成自卑。晏子使楚春秋时期,齐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,楚国人想借机羞辱他。由于晏婴身材矮189小,楚王便命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约五尺来高的小洞,要求晏婴从洞中钻进去。然而晏婴却正色说道:“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中进去。如今我出使贵国难道也要从狗洞中进去吗?”晏婴的一席话令楚国人无话可说,只得打开城门,请晏婴进城。

晏婴进入王宫之后,拜见楚王。楚王上下打量了晏婴一番,慢悠悠地开口道:“你们齐国是没有人了吗?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做使臣呢?”晏婴恭敬地回答:“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千多户人家,大街上人挨着人,肩并着肩,衣袖一展开,就能遮天蔽日;挥挥汗水,就像是下雨一样。怎么可能没有人呢?只不过我们国家的使臣都有不同的出使对象,贤明的人就出使国君贤明的国家,那些无能的人就出使国君无能的国家。我实在是太无能了,所以国君就派我出使贵国。”楚王一听,顿时哑口无言。紧接着,楚王请晏婴喝酒。酒酣耳热之际,却见两个公差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。楚王问道:“这是哪里人?所犯何事?”公差回答道:“他是齐国人,所犯之事乃是偷窃。”楚王笑着对晏婴说:“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本来就善于偷东西?”晏子回答说:“在下听人说,橘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,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的话那就叫枳了。这两种植物叶子十分相似,但果实的味道却并不一样。其原因是水土不同啊!这个人在齐国的时候不偷东西,怎么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呢?是不是楚国的水土有问题,让老百姓都善于偷窃了!”楚王听完以后,笑着说:“看来果然是不能同圣人开玩笑啊!是我自讨没趣了。”

点评:晏婴虽然遭到嘲弄,但是,他的自尊与自信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,回击嘲弄者。

三、坚毅者需要自主自立

成就任何一件事情,除了有明确的方向和实施计划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执行,在执行一项计划的时候,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要战胜困难,除了具备客观的外部条件之外,关键就在于执行计划的人坚定的意志力。一个意志力坚毅的人一定在精神上是高度自主自立的,要做到自主自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1`、排除干扰: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毅力坚定。有想法的人很多,但是能够成就的人很少,关键就在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,干扰太多。这些干扰有自身的干扰和外在的干扰,自身的干扰主要是自己时间管理不科学和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。比如计划今天要写一个方案,或者要去拜访一个朋友,结果时间东耽搁一下,西耽搁一下,最后计划无法实现。要把一门学问做好,更需要排除一切干扰,全力以赴地钻到这门学问里去,才可能有所成就。而要排除外在的干扰,有时却是困难的,比如一个人要静下心来来做学问,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需既要工作,又要养家糊口,就会身不由己。还有的人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,被鲜花、掌声、190奖励、荣誉所包围,各种活动应接不暇,变得浮躁起来。浮躁者必定肤浅、庸俗,过着“热热闹闹”、“浑浑噩噩”的日子,精力分散,意志被消磨,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上,最后也不能取得成就。

2、依靠自己:陶行知说过:“滴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靠人靠天靠祖上,不算是好汉。”今天很多人把成功寄托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,想方设法的去靠近结交一些所谓有地位的人,希望利用别人而取得成功,自己却不去修炼真本事,结果“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”,最后往往一事无成。实际上不管任何一个行业,只要自己能够沉下心来,全力以赴的去钻研,最终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就的。史蒂夫•乔布斯曾经说过:“你的时间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。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3、自我克制:战胜自己,要明确是战胜自己的什么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,有些缺点就是制约自己成功的关键所在。比如贪得无厌、脾气暴躁、胆怯、懦弱、懒惰、拖延等。一个有着太多不良习性的人,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,是不可能把一家企业经营好,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官员。一个人要成就自己,就得要克制自己,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性、不良情绪。

4、自主选择:每一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,即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,是不能够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的。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投入再多的时间也只能取得一点点成绩,不可能真正成功。

5、自我反思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”任何行为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都应反躬自问,从自身找原因,好好检查自己、反省自己。西方人说:“借口和成功是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”。

6、自我管理:自我管理的关键是时间管理,没有时间管理其他的管理都是无效的,时间管理高效的人,才能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去做好一件事情。再忙的人,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归自己支配的,当别人来邀请自己吃饭、喝酒、唱歌、娱乐的时候,有时碍于情面,或考虑到关系,不好拒绝,或者自己的意志力也不坚定,也想出去玩。时间就如同鲁迅所说的“时间就如同海绵中的水,只要挤一挤还是有的” 。

7、独立思考:有的人是人云亦云,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,遇事也要独立思考,不能只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,也不能凡事都怀疑。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精神,这种理性的思考精神来自于平时多读阅读,多思考,多请教,多实践。

8、怀疑批判:对于自然科学,要鼓励创新。在科学技术方面如果我们墨守成规,最终只会被淘汰。中国古代圣贤也鼓励批判和怀疑的精神,孟子说:“尽191信书不如无书。”然而,我们不主张在文化领域中过度运用怀疑和批判精神,特别是对于圣贤留下来的思想和学问,很多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比如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义、和”,这些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价值观,是不可以摒弃的。五四以来,我们普遍地接受了西方的批判怀疑精神,批判圣贤,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天民族精神的缺失,许多人没有信仰,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中断。所以,批判怀疑的精神,我们要用好了,用对了,才能够有助于我们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的形成。

9、自我担当:一个人的责任心,一个人的担当意识,是从小事培养起来的。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,父母包办得太多了,很多孩子只知道读书考试,做事的能力几乎没有,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还像小孩子一样,什么事都要父母去做。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也是这样的,孩子到学校只是学习课本知识,今天的中学生由于有太多低效重复的作业,孩子们就养成了一种应付老师的习惯,这是今天教育的最大弊端,这种教育的弊端导致现代中国人养成了一种凡事应付的习惯。社会中处处可见欺上瞒下、相互推诿、逃避责任、偷奸耍滑的现象。

 

卞和断足献玉

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,他善于辨玉识玉。有一天,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石头,他认为这块石头里一定藏着一块美玉,便将石头献给了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厉王。楚厉王接见了卞和,并让玉匠对这块石头进行鉴定。然而玉匠鉴定之后却说:“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并没有什么宝玉。”楚厉王一听,十分生气,认为卞和欺骗自己。于是就以欺君之罪将卞和的左脚砍了下来。卞和十分委屈,他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,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罕见的宝玉。于是他将石头保存了下来,等待机会再试一试。后来,楚厉王去世了,楚武王继承了王位。卞和觉得新的君主应该会相信自己,于是他拖着仅存的一条腿再次到宫中献玉。然而楚武王同样不相信卞和,他将卞和的右脚也砍掉了。卞和只得抱着自己的宝玉,日夜伤心哀叹。但他始终不愿放弃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让天下人明白他的判断是对的,知道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玉。接着,楚武王也去世了,继位的是楚文王。没有了脚的卞和自然没法再到大殿上去献玉,只得抱着玉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,以至于眼睛都哭出血来了。这件事情传到了文王耳朵里,他觉得十分奇怪,于是便派人询问:“天下被砍双脚的人可不只你一个,但却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,这是为什么呢?”

卞和伤心地回答:“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,我哭是因为珍宝竟然被人当成了石头。”文王听说了卞和两次献玉的事情,也觉得很好奇。于是他请来能工巧匠,打开石头验看,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块美玉。后来,楚文王就下令工匠将这块玉雕琢成一块白璧,作为传世之宝,同时给这块玉取名“和氏璧”。

点评:卞和坚持自己的判断,表现出极强的自主自立精神。如果不能坚持自己对宝石的确信,这块宝石或许永远不能为世人所知。

四、“事上磨炼”如何展开?

儒、释、道三家做学问都强调实践,在书房把经典读明白了,把训诂的学问搞懂了,这还不是真学问。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是用来指导我们怎么生活,怎么做人,中国传统的学问非常强调实践。在理上可以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在生活却应用不出来,道理和实践脱节,这就违背了圣贤的教化。坚强意志力不会天生就有,也不是通过知识灌输就培养得出来的,必须从苦难的磨炼中而来。

要有针对性:事上磨炼要有针对性,事上磨炼一般是磨炼我们的心性,每个人在心性上都会有不同的缺点,比如责任心弱的人,要给予他单独完成某件工作的机会,要让他去承担责任;而优柔寡断、胆小怕事人的,要给他独立作出决定的机会,有了做决定的机会,优柔寡断的缺点就会慢慢得以改变;对于自卑的人,也要多给他做事的机会,并及时给予鼓励;对于轻率自负的人,就应当用失败的教训来教导他,在失败中,在痛苦中才可能改变自己的缺点。

培养良好习惯: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一个严谨的人,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培养出来的,一个散漫的人,也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养成的。好习惯是在事上磨炼而成的,绝对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,听了一个报告就可以出培养良好的习惯。习惯必须要经过重复不断发生的行为形成固定的习惯模式,习惯就是一系列的行为在神经系统中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。

吸取失败教训:如果不是道德上的原因,失败就不是可耻的。如果不是同样的失败不断地发生,失败就是有价值的,甚至失败也是必要的。任何探索者都要经历失败,失败一次,自己会提升一步,而且失败也能够证明这个方法不行,这条路不通,失败之后我们才会重新找新的出路和方法。然而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失败,在失败之后,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。著名的企业家杰克•本顿曾这样说:“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我从苦难中获得的东西,都是我赢得成功的必要投资。”失败是成功之母,苦难是成功之父。古人讲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。发明家爱迪生说过:“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,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。”当然在失败中,我们也要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如果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造成的,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就要注意,不能再满目的冒险和行动,因为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。

勇于面对挑战:勇敢和奋进的人在竞争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地奋起,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人,一个敢于面对挑战的人,一个内心中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人,竞争越是激烈,越能够激发他的斗志。懦弱和退缩的人,在竞争性很强的环境中很容易倒下。乔丹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他面对的强大对手有直接的关系,他在和对手竞技的过程中,自己的水平也就不断的得到提高。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:“合理的要求是训练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。”各种行业中的佼佼者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,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,提升自己的能力的。儒家就有着强烈拼搏奋进的精神,在中国历代有影响力的大儒身上,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着“道”,为着心中的理想而奋进,他们积极进取,不屈服,不妥协,一生大智大勇,敢于面对各种挑战。

开展挫折教育:将人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,或放在虚拟的训练环境中,接受各种挫折教育,甚至给予尖锐的批评,让其经受各种压力、考验、挫败,这样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,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。挫折教育,甚至生存训练,可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,开发人潜能,矫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。在今天的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挫折教育,比如在中学生中开展徒步远足活动。孩子由于缺乏挫折的锻炼,抗挫折的能力很是让人担忧,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或者老师的一次批判而自杀。

回归日常生活:在古代的教育中,小学教育非常强调洒扫应对,一个人在洒扫应对中,待人接物的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。然而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洒扫应对的锻炼,十多岁的孩子不会洗碗,不会洗衣服,不懂得待人接物,很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无所知。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,要让孩子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中和自己相关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的问题。很多家长缺少这样的意识,加上自己的工作比较忙,在家里就请了保姆。请了保姆虽然方便了,然而殊不知,这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。

吴道子蒸饼悟画

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是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有一天,吴道子来到了一座寺庙,看到庙前有一个卖馍的妇女。这个妇女左边有一个妇女,此时正在和面做馍;而右边也有一个用馍具蒸烤的妇女。尽管左右两个人相距丈许, 但左边那个用面做成薄馍后,随手一扔,做好的馍就落到了右边妇女的馍具里去了,丝毫没有偏差。右边这个人接到馍以后,一面烧火一面翻馍。等馍熟了以后,她就用竹片轻轻一挑,那熟馍就飞起来,落在八尺外卖馍妇女的竹篮里。一块又一块,摞得十分整齐,让过路的人都不忍拍手叫绝,争相买馍。吴道子也看呆了,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了。于是他也走到了卖馍人的跟前,买了一块馍,并向她们询问是不是有什么技巧。卖馍的妇女回答他说这其实没有什么诀窍,只不过是因为烙的时间长了,手熟罢了。

吴道子恍然大悟。原来学习书法、绘画也是一样的道理:熟能生巧,功夫到了自然也就成了。从那以后他更加勤奋。见山画山,见水画水,见人则描人,见树则绘树。才到20岁,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。在绘画上,吴道子可谓是精益求精。他曾在长安和洛阳的寺观里画了三百多幅壁画,无一不是珍品。他所画的人物就连衣褶也是飘飘欲举,被后人称为“吴带当风”。他的山水画也是自成一家。他曾经大笔挥洒,一天之内就将嘉陵江三百余里的山水画在大同殿的墙壁上。

吴道子的绘画上的艺术成就,对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被后人称为“画圣”。北宋的苏东坡也曾赞道:“画至吴道子,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点评:高明的技艺都需要长期的、艰苦的训练。

五、如何做到自强不息?

1、目标远大:自强不息的内动力,来自于我们树立的远大目标。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,他生命中生生不息的力量才能够激发出来。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,西方人认为,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,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白活一回,不能与草木同朽。孔子的一生就是“自强不息”的一生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。”(《论语•为政》)

2、艰苦磨炼: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,不可能一帆风顺,世界由阴阳二气组成,人的一生也是由幸福快乐、痛苦磨难组成的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需要有必要的磨炼。人都存在着惰性,如果从小孩子就生活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,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,人就只会习惯于舒适的环境。在今天,挫折教育、吃苦教育非常有必要,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艰辛,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。孩子缺少吃苦的锻炼,将来长大了面对巨大的困难时,就会产生懦弱、焦虑、紧张、抑郁、退缩等不良的情绪,这样的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。

3、意志坚强:心理学家华生认为,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,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意志自由可言。而叔本华和尼采则认为人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,意志力是独立于客观现实的纯粹的精神力量。前者的观点忽视了意志力可改变的事实,意志力在艰苦的环境中会得到提升。如果让一个人在一个艰苦环境持续地接受锻炼,慢慢的他的意志力就会得到提升。

4、自主担当:担当意识是一个人责任心的集中体现,今天很多人习惯于在工作中推诿责任,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往往给自己找借口。有铁良子之称的董明珠,在她的企业管理中,如果员工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“这个不是我的事情,这个跟我无关,这个事情我不知道”,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。因为在董明珠看来这是缺乏担当意识的体现。中国发展到今天,成就固然是有目共睹的,然而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,中国人今天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担当意识,没有责任心,只要不是关系到自己家的事情,再大的也可以不管。读书人要有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”的担当意识,只有这样我们文化的复兴才会有希望。

5、永不放弃: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士,都有自强不息,永不放弃的精神,这种精神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被强调和推崇的。人类创造了太多的奇迹,每一项奇迹的背后都是因为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做支撑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,永不放弃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历史上的圣贤都有永不放弃的精神,如孔子“发愤忘食,乐而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;顾炎武的“有一日未死之身,则有一日未闻之道”。

6、持之以恒:事业的成功,道德的提升,都必须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努力,长久不懈地坚持下去,持之以恒,才能取得成就。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的,老百姓种庄稼都要付出辛苦的汗水,何况是要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。选择了一条道路,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不能浅尝辄止,不能朝秦暮楚,更不能半途而废,功亏一篑。立定志向就不要随意地改变,只要方向是正确的,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,坚持下去,就会取得该有的成就。许多失败者,其实是中途放弃者,没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。

胡三省注《通鉴》三十年

胡三省是南宋末年的人。那个时候,元军挥师南下,南宋国土大量沦丧,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但胡三省却夜以继日,寒暑不辍,最终完成了《资治通鉴广注》九十七卷和史论十篇。这让他不由欣喜万分,毕竟这些书稿是他心血的结晶。1276年,元军攻陷了南宋的都城临安。胡三省背着沉重的书稿,和几个读书人一起翻山越岭,向西往新昌逃难。行至山腰的时候,山中窜出了十多个强盗,胡三省的同伴被杀,而胡三省因为滚落山涧得以逃生。同伴遇害,让胡三省悲痛万分,然而更令他伤心的是,自己耗尽心力编写而成的《资治通鉴广注》的书稿也没有了。

就这样,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了新昌,在当地一户富人的家里当家庭教师。尽管书稿丢失了,但胡三省并没有因此而灰心,因为他相信,自己还在,还可以继续写。于是,他白天教书,晚上就继续为《资治通鉴》作注。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,胡三省终于重新完成了《资治通鉴注》。而此时的他已经70多岁,早已过了古稀之年,还患有气喘病。他的儿子见他为了著书常常彻夜不眠,心中十分不忍,便劝他要以身体为重。然而胡三省却说:“人生在世,总要做出一番事业。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只有靠一个‘勤’字。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写成这本书,哪怕是因此而累死也不会觉得遗憾!”

细细数来,胡三省从42岁弃官之后就开始著书,历经三十个寒暑,直到临死前才完成《资治通鉴注》。

点评:做学问,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,方能有所成就。

六、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中的“勇”?

“智、仁、勇”被儒家认为是三达德。《中庸》第二十章阐明道:“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”。 《论语·子罕》中孔子说道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孙中山把智、仁、勇三者列为军人精神的三要素。所以“勇”是儒家文化,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色,可以将勇分为三种:

2、功利之勇:“功利之勇”在今天被广泛的应用,今天成功的代名词就是“有钱”或者“有权”,各种社会精英无不朝着金钱和权位用尽心思和才智。为了获得金钱和权位,行常人之不能行之事,忍常人不能忍之事,也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。然而这种功利之勇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,很多时候是无道的,损人利己,消耗资源,破坏环境,这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。

3、道义之勇:道义之勇就是在道义上的勇敢,是为了弘扬正道,是为了坚守正道。义理之勇是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不惧强暴、不畏权势、不怕艰险、不顾利害、不计生死而一往无前的道德品质。中华民族在一次次面临危机的时候,总是有大智大勇的仁人志士站出来力挽狂澜。义理之勇是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毅、和紧密相结合的,是同浩然正气相结合的,这种勇是大智大勇,是良性的,是需要我们积极倡导和推崇的。

如何运用道义之勇?

1、勇要用于正道:孔子说:“君子义以为上,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”生活中多见懦弱、消极、颓废之人,于是乎,有勇气的人,敢拼敢闯的人就会被推崇和赞扬。要把勇用于正道之上,不可用于邪道 。评判一种勇敢的行为是善还是恶,就要看它是否符合道义。如果勇用于正当的事业上,用于谋取人类、国家、社会、他人的利益,就是善的;如果用于邪恶的事上,用于争取个人的私利又同时践踏他人的利益就是恶。

2、勇不要用于错误的方向:在中国的寓言故事中讲到战国时候的一个人,他要到南边的楚国去,然而他却朝着北方行驶,别人提醒他方向错了,他还不以为然,说自己善于驾车,马又跑得快,路费带得多,继续往北走。这个人有很大的勇气和决心,但是方向不对,他越努力,离目标越远。

3、勇于决断:就是处事坚决、果断,不可优柔寡断,很多人在优柔寡断中错失很多机会,一辈子一事无成。当我们做出一个理性的决定之后,我们就要果断的去执行,不可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起来走原路。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,子闻之,曰:再,斯可矣。”优柔寡断的人,做事的时候东想想西想想,错失良机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当然果断的决断能力不是靠鲁莽和冲动,而是要有智慧和经验做支撑。明代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中讲:“谋在于众,断在于独。”

4、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: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,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种勇气是常人没有的,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精神素质。这些攀登者并不是身体素质远远超于常人,而是精神意志力超于常人,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的时候,他们一定是身心疲惫,是用着意志力一步一步的往前迈进的。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他的行动力和意志力也是超于常人的。万科集团的王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200352岁王石成功登上珠峰,成为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,王石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,但此后四年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成功登上11座高峰。这就是一种勇往直前,敢作敢为,坚韧不拔,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就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

5、勇者要克服恐惧心里:一个人在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,如果不是自身有坚强的意志力往往会退缩。当挑战越大的时候,内心中的恐惧和懦弱会占上风,甚至会被被恐惧压倒。所以一个勇者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克服内心的恐惧懦弱,冲破一切障碍,胆怯是套在自己身心之上的精神枷锁。懦弱的人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取得一点成绩,便骄傲自满,受到一点挫折,便一蹶不振。

6、仁、智、勇相统一:常人往往把勇单独应用,太有勇气的人,一般就有霸气、傲气,而缺少仁爱之心,缺少大智慧,没有大智就没有大勇。所以孔子倡导的勇,即是义理之勇。仁、智、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勇离开了智和仁,就是198匹夫之勇,功利之勇,血气之勇。真正的勇是从仁义之心生发出来的,因此,有仁义之心的人必定勇敢,而仅有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。智、仁、勇三达德是既是相互独立的,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。

 

杨志卖刀

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有个“汴京城杨志卖刀”的故事。故事是这样讲的:杨志由于在京城里把钱都花光了,以至于连吃饭穿衣都没有办法解决,只好将祖传的宝刀拿到集市上变卖。孰料到了集市上去碰到了横行霸道的无赖牛二。牛二看中了杨志的宝刀,可是又不想出钱买,于是就与他纠缠起来。“你这刀凭什么叫做宝刀?”杨志回答说:“我这刀砍铜剁铁刀口绝不卷曲,吹毛得过,杀人不沾血,自然称得上宝刀!”牛二说:“你以为你说了我就相信吗?除非你实验给我看!”

于是杨志便将铜钱摆成一摞,用刀一劈,果然劈成了两半;接着又拿来一把头发,对着刀口一吹,头发全部断成两截,纷纷飘落。牛二说:“好刀!好刀!不过还想看看你说的杀人不沾血!”杨志回答:“这好办,牵条狗来试试!”然而此时的牛二喝得半醉,又存心想赖杨志的宝刀,便叫嚷着非要杨志杀个人试试:“你要真是条汉子,就剁我一刀!”说着,将头伸到刀口下。眼见牛二欺人太甚,杨志又气又怒。盛怒之下的杨志拿起刀,一刀就捅在了牛二的嗓子眼上,牛二顿时倒地;杨志还觉不解气,上前往牛二的胸口上连捅了几刀,将牛二杀死。后来,杨志因为杀人被打入了死牢,亏得众人相救,他才改判为发配大名府充军,免于一死。点评:杨志之勇,是匹夫之勇,这是一种鲁莽蛮干、盲目冒险、凶残逞强的行为,不值得倡导。

8、如何运用刚柔相济的原理?

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强调柔和之美的,在我们的书法、绘画、音乐、太极拳、中医等文化中都体现出柔和之美的文化特征。然而中国的文化不是偏执于某一方面,从我们的太极图就可以看出我们文化的特征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所以中国文化是刚柔相济的,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。我们儒释道三家中有各有则重,儒家文化刚多于柔,主张刚健、有为、进取,佛道文化则以柔、静为主。

1、刚柔并济

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忍耐、忍让是一大特征,这是中国人理性的一种表现,但是在中华民族忍让的性格特征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中庸之道了。在大是大非面前,在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,得要刚强,要有勇气,在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无须再忍。智慧之人并不是一味地用刚,或者一味地用柔,而是懂得何种情况下应当刚,何种情况下应当柔。创业需要刚强进取,而守业需要循序渐进;为人处世得要柔,要常常礼敬谦让别人,在生活中要少去争斗,少计较;在外工作则要积极进取,在家时要和谐柔顺。

2、居上守弱

老子说:“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”居于上位者,有权有势者,本已处于刚强的形态,这时就需要用柔弱加以调和,使得阴阳处于平衡的状态。一般居于上位者,刚强要多于柔和,进取要多于保守。权位太高之人,过于好大喜功,就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损害。越是强大,越能够居弱时,反而会越强大,就像大海处卑居下,江河流水奔流而至,才能成为浩瀚的大海。老子看到了人们争强好胜而使社会处于冲突之中,看到统治者贪暴横行而给人民带来祸害,于是,针对这些问题,他就提出“无为而治”,主张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(《老子》五十七章),告诫大国的领导人说:“治大国若烹小鲜。”(《老子》六十章)

3、以柔克刚

老子主张“柔弱胜刚强”。比如极高明的太极拳,看上去软绵绵的,似乎没有一点力量,但是爆发起来的力量却无比的强大。我们一定要清楚,老子的“柔”是“胜刚强”的柔,而不是被刚强战胜的“柔”。以刚克刚,就如以石击石,最终同归于碎。以柔克刚,就是滴水穿石,就是绵里藏针。《老子》七十八章云:“天下莫柔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”

四、能屈能伸

大智慧者在为人处世中,在工作学习中要能屈能伸,能进能退。一味向前,则是过于刚,过于刚强,只进不退,容易引发冲突,极易折断。不顾客观条件如何,硬着头皮往前冲,以卵击石,必遭失败。比如西方的健身方式,只知道一味的让自己的肌肉变得强大,不懂得阴阳平衡,殊不知在这种健身方式,很容易受损耗人的元气,最后适得其反。然而一味地退让,一味地强调弱,则违背的中道精神。比如封建时代,过于柔弱的民众,只会助长暴君的出现。过于柔弱的妻子,只会助长丈夫不义的行为;过于纵容孩子的父母,只会让孩子养成一身的坏习惯。宜进则进,宜退则退,方是刚柔并济。

柔弱胜刚强

据说老子的老师名叫商容,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。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,曾将老子叫到自己的床前。老子恭敬地问:“老师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?”商容张开嘴给弟子看了看,然后说道:“你看看,我的舌头还在吗?”老子有些大惑不解,但他还是认真地回答:“当然在。”商容又问:“那我的牙齿呢?还在吗?”老子回答说:“您的牙齿已经全部落光了。”商容看着老子,点了点头,说:“那么,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?”老子沉思片刻,抬起头对老师说:“老师想告诉我的是不是过刚则易衰,柔和反能长存?”商容满意地点点头,笑着说:“天下的道理就在其中。”

点评:柔并不一定弱,柔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。

9、成功的要素有哪些?

1、勤奋:成功需要具备这样一些要素:正道、计划、勤奋、坚持、计划、动力、目标、天赋、智慧、方法、机遇等。而在这些要素中,勤奋是最重要的,是必不可少的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,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奋,就是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。他们的一生中,很多人都是处于逆境中,有的出身不好,从小遭受各种磨难;有的遭受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;有的天赋不好,但是,靠着勤奋努力最后成功了。然而有了勤奋还需要以下因素来支撑,勤奋才能助人走向成功。

2、目标: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,才会有正确的方向,没有目标,就没有方向,勤劳奋进的品质就可能浪费在琐碎而无价值的事情上。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需要好好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,这个目标不一定要很大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,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。

3、动力:如何把自己内心中积极奋进的一面激发出来,就是需要有动力。崇高的理想,宏大的心愿,使命感,责任感以及生存的压力,都可以转化为强大动力。以牟利为目的的人以发财作为动力,事业心强的人以完成自己的事业为动力,有公德的人以服务他人、贡献于社会为动力。我们给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越有价值,越能够激发出我们内心中的潜能,我们的动力也就越强大。

4、计划:成功离不开勤奋,因为要成就一件事情不是靠一朝一夕的付出,而是要长年累月的积累。但是没有计划,没有规划,时间容易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耽搁,有时候我们感觉一年下来非常繁忙,没有什么时间休息,但是到年底一看也没有真正做成几件有意义的事情。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规划,没有计划,抓不住重点,什么事情都想做好,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。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情,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计划,一个星期甚至每一天要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跟踪,要经常总结哪些不必要的事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,这样勤奋才能产生真正的生产力。

5、坚持:有了目标,有了动力,有了计划,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。只要的目标是正确的,是有价值的,对自己生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,能够为民族的复兴、文化的复兴有所帮助,就要把自己的勤奋用到极致。司马迁从20岁开始收集史料、实地采访、写作,花40年的时间完成《史记》。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,搜集了大量的材料,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《浮士德》。

6、俭朴:要成就一项有价值的事业,特别是文化事业,除了上述的要素之外,还需要耐得住寂寞,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。要成就事业,我们要念兹在兹,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。这样一来我们,就没有多于的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,只有俭朴,才能从消费、娱乐中摆脱出来,集中精力去奋斗。

王献之习字

王献之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,他自幼聪明好学,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,专攻草书和隶书,也擅长绘画。

有一天,学习书法不久的小献之问母亲郗氏:“我的字再练上三年应该可以了吧?”见母亲摇头,献之又问:“那五年呢?这总行了吧。”谁知母亲还是摇头。献之一看,十分着急,连连拉着母亲询问:“究竟要多长时间呢?”“你看这十八缸水,哪一天你能将他们全部写完,你的字就会有筋有骨、有血有肉,就会站得直立得稳!”原来父亲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后,对他说。心中不服的王献之不发一言,咬牙练了五年,然后抱着一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——这是他这几年以来写得最满意的字,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表扬。孰料父亲拿过这些字之后,一张张掀过,却个劲地摇头。直到掀到一个“大”字,献之才看到父亲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,并随手在“大”字下面添了一个点,之后便将手稿全部退还给了他。

小献之心中不服,抱着全部习字找到母亲,说:“我这五年可是完全照着父亲的字样来练的!母亲,您仔细看看,我和父亲的字到底有什么不同?”母亲认真地看了三天,然后指着王羲之加在“大”字下面的那一点,叹了口气,说:“吾儿磨尽三缸水,唯有一点似羲之。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彻底泄了气,他垂头丧气地说:“照这样下去,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啊!”见儿子骄气已经全部消除了,母亲就鼓励他说:“孩子,你要记住,只要肯下功夫,就没有翻不过的山、蹚不过的水。只要你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,何愁达不到目的呢?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很受鼓舞,于是他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。

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练尽十八缸水之后,王献之在书法上终于突飞猛进——他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、炉火纯青的程度,和父亲王羲之一齐被人们称为“二王”。

点评:勤奋苦练,功夫到家,才能掌握书法之技,进而悟到书法之道。

(本文选自陈杰思、刘少华著《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》,中华书局2018年版。)

一、如何立志?

立志,是指立下志愿,树立志向 。一个人一辈子要做些什么,同自己的的志向有直接的关系。人无志则事不成,一个人没有志向就没有方向,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。就如同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,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,那么这艘船就只能盲目地在大海上行驶。所以立志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先决条件,儒家非常强调立志。立志高远:高,即高尚,远,即远大。远大的志向为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北宋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”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志向。中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一生都是兢兢业业地做学问,其原因就是他们给自己立下的志向非常大,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。在中国古代形成士、农、工、商这样的社会等级,古代社会高度的尊重读书人,我们把儒家经典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所以中国古代读书人普遍志向高远。在今天我们高度的推崇商业,忽视文化的建设,谈道德谈道义变得惨白无力,只要能够赚钱,可以不择手段,很多人为名利而活,只是追求吃喝玩乐,跟动物的追求就没有什么区别。如果我们不想辜负我们高贵的灵魂,不想一辈子与草木同朽,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。

立志坚定:墨子讲“志不坚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”。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志向,没有正确的志向,一辈子就会随波逐流,得过且过,碌碌无为。只有立志决定,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圣贤之道,自己智慧之门才会打开。立了志,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守志,矢志不渝,终生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而不懈努力,唐朝诗人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中的名句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。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,会面临很大的阻力,需要克服各种困难,然而越是困难越能够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力。

聚精会神:立定了正确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,立志是容易的,立定弘扬圣学的志向也是容易的,难就难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力上。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,会有很多干扰和阻力,最大的干扰就是自己的松懈,不能把自己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全力以赴地前进。今天,每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是将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财力、兴趣、心念等朝着自己目标汇聚,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。立定志向只是画了一个设计图,这个设计图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一砖一瓦的去建设。王阳明说,如果不立志,志向不坚定,就会如船没有舵一样随波飘流,就会像马没有缰绳一样任意奔腾。立志还如同开车有了方向,然而行驶在路上之后就需要开车者聚精会神,紧握方向盘,不能偏离方向,方能到达目的地。如果在前进的路途中偏离方向,就不能够到达目的地。今天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,制定了目标,但是有很事让他分心,比如晚上要看看电视,玩玩手机,周末要去聚会,要逛街,假期要去旅游,最后设定的目标只能付之东流。

时时践履: “道不远人”,道就在我们心中,就在我们身上,关键在于我们要用至诚之心去体征。仁义道德是要我们随时随地去践行的,对于仁义道德的体证,只有做到起心动念无不是善,道才能真正在我们身上现象出来。王阳明说:“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学。”如果所立的志是道义之志,就要“念念存天理”,在随事随物中为善去恶,呈现良知,随时随处省察自己的心念,但有一念不合乎良知,即克去之,使不善者归于善。这样仁义道德才会是真的,不然就是假的。

人各有志:在道义之志方面,人与人的志向通常是相似、相通的,因为道在儒家这里就是历代圣贤所要维护的 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不遵循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”就违背了做人的根本。一个人把握住了不变的道之后,生命有了安顿之处后,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自己的事业。在事业之志方面,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,由于人的个性特征不同,能力不同,机遇不同,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志向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要求弟子们“各言其志”,颜渊的志向在于道德学问上,冉求的志向在于治理国家,公西华的志向在于学习礼仪制度,曾皙的志向在回归自然,子路的志向在救民于水火,孔子的志向则是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。

念念在兹:就是说一天到晚都在这个念头上,对所做的事情进入到痴迷的状态。早上也这样想,这样做,晚上也事这样想,这样做。一个人的心念全神贯注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那么他的心神就会凝聚于此,孜孜以求,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趋向,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。念念在兹,就可以排除杂念,就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,坚定的意志力。然后围绕着自己的目标,一步一步走到终点。奥里森•斯威特•马登在书中写道:“人类中的伟人都是注意力相当集中的人,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目标。”

以志帅气:立了志,由心志统帅心气,心念就有了定向,心气就有了方向。我们说人活一口气,我们立定的志向能够唤醒或调动自己身体内的潜能,唤醒心中的正气。这股正气能够时时让自己充满能量,这股正气能够压制住内心中的妄念和邪气。如果不立下大志,志向不坚定,内心中的种种心念、种种心气就是混乱甚至是相互冲突的。我们的志向不够坚定,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泄气,一个人失败不怕,怕就怕泄了气,没有了斗志。内心中志向坚定,就能够调和心念,心气就不会昏沉,不会浮躁,所以,立志可以养正气,去邪气、躁气。汉代的王充认为“初生意于善,终以善;初生意于恶,终以恶。”就是这个道理了。竖立目标: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被动的,是随波逐流的。没有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,糊里糊涂就走完了人生道路。威廉姆•玛斯特恩曾经向3000人问过同样的问题:“你为什么而活着?”结果表明有94%的人说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。应当把目标分解,有年度目标、月目标、周目标、日目标,这样把目标细化有利于我们去实现,不然目标模糊,就容易浪费时间。我们一般情况下会给自己设定一些模糊的目标,比如说,我们今年要想读一些书。然而我们只是这样想,只是有一个大概的目标,我们读书的计划往往实现不了。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,要把一年需要读的数目列出来,然后每个月读几本确定下来,每周读那一本确定下来,每一天什么时间段读书确定下来,这样目标才容易达成。

 

刘备之志

东汉末年,群雄逐鹿。作为汉室后裔,刘备因其能修德之故,在群雄中迅速崛起,并于西蜀称帝,与曹魏和孙吴政权三分天下。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,在集市上贩履织席,趁着天下大乱之际起事。他最终能成功,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为人讲仁义道德,礼贤下士。他在荆州的时候,就能有豪杰前来归降。后来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当世之事,其心之诚令诸葛亮也万分感激,做到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他,并为之奋战沙场,也是感刘备之德。后来刘备在当阳兵败,遇曹军追逐。由于随行逃亡的百姓人口众多,导致行军速度缓慢,遂有人提议将老百姓抛下,以便快速行走。而刘备却严词拒绝了,并说:“只有以人为本,才能成就大事业。如今百姓前来归降我,我又如何忍心将他们抛弃呢?”在刘备遭遇危机的时候,百姓还是愿意随行其后,恰恰说明他深得民心。刘备后来能成事,也是依靠人民的支持。

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亲身实践,所以刘备深知修德、积德乃是成事之本,所以在他临终之前,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留下这些话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汝父德薄,勿效之。可读《汉书》、《礼记》,闲暇历观诸子及《六韬》、《商君书》,益人意智。”(《三国志•蜀书•先主传》)话虽只有寥寥数语,可却是刘备一生奋战、历经成败的经验之谈。然而刘禅确实不是有才德之人,自然也就没办法体会父亲的这句至理名言。尤其是诸葛亮死后,更没有人能管他,以至于他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,最终导致亡国为囚,却还大呼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

点评:刘备与刘禅最大的区别就是:刘备有拯救人民之志,而刘禅则有奢侈享乐之欲。

二、如何培养自信?

自信就是自我肯定,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能,通过自我肯定调动自身积极正面的能量,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,是人的聪明才智、气质美、形体美的集中体现。在这种自信中,可以把人的潜能最大化的开发出来。古希腊就提出了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。 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,对自信有着另一种的理解和应用:“在东方文化中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着光明的本性,这个本性,在儒家来讲人性是至纯至善的,人性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就是圣贤,儒家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。”这种自信是对人性光明的自信,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,要实现这种自性,是要战胜人性中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

1、鼓励赞赏:鼓励、认可、赏识的方式比过度惩罚、批评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。特别对于孩子的教育,如果批评和惩罚多于肯定和认可,孩子就会长期在自卑中成长,就会形成自我否定,自我怀疑,从而自我设限。一个人的性情除了跟先天的遗传有关之外,还跟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,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,被否定的环境中,这个人就算先天性情开朗,也会慢慢变得自卑和孤僻。

2、扬长避短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也有自己的短处。过多地看自己的短处而不看自己的长处,会增加自卑。多关注自己的长处,发扬自己的优点,理性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,不要总想着自己的缺点。比如身高的不够理想,长得不够好看,不善于表达,性格不够开朗,这些都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缺点。如果一个人的外貌有缺欠,他完全可以用自己内在的修养、学识、品格来弥补,一个人的精神修养才是最重要的。一个内心和平中正的人,一个对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有体证的人,才是精神世界的贵族。一个人并不是要高高大大,五官端正才活得精彩,很多喜剧明星长相并出众,但是很受别人的欢迎,他所到之处带给别人都是欢声笑语,他制造的是快乐。所以人的自信不是由外在的形象来决定的,而是由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决定的。

3、用良好的情绪来影响自己:积极的情绪是慢慢培养出来的,首先要常常给自己一种积极正面的暗示,特别是积极正面的语言能够给自己力量,语言就像咒语一样,具有强大的暗示功能。所以我们可以反复诵读成功的格言,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:“我一定行,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好”,“我自己好不好不是由别人的评价来决定,而是由我积极正面的情绪以及和谐的内心世界来决定”“我现在的处境不是最坏的,现在的我比世界上很多人要幸福”等等。

4、不要过多依赖别人:在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父母的抚育、教导和保护。但是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孩子,事事帮孩子做主,事事替孩子办好,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一切,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具有懒惰、依赖的习性。这样的家庭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,只会培养出自我、自负的孩子。自信的前提是独立、勤奋、积极、上进,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,一旦进入到复杂的社会中,就会茫然不知所措,就会在各种挫败中形成自卑。晏子使楚春秋时期,齐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,楚国人想借机羞辱他。由于晏婴身材矮189小,楚王便命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约五尺来高的小洞,要求晏婴从洞中钻进去。然而晏婴却正色说道:“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中进去。如今我出使贵国难道也要从狗洞中进去吗?”晏婴的一席话令楚国人无话可说,只得打开城门,请晏婴进城。

晏婴进入王宫之后,拜见楚王。楚王上下打量了晏婴一番,慢悠悠地开口道:“你们齐国是没有人了吗?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做使臣呢?”晏婴恭敬地回答:“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千多户人家,大街上人挨着人,肩并着肩,衣袖一展开,就能遮天蔽日;挥挥汗水,就像是下雨一样。怎么可能没有人呢?只不过我们国家的使臣都有不同的出使对象,贤明的人就出使国君贤明的国家,那些无能的人就出使国君无能的国家。我实在是太无能了,所以国君就派我出使贵国。”楚王一听,顿时哑口无言。紧接着,楚王请晏婴喝酒。酒酣耳热之际,却见两个公差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。楚王问道:“这是哪里人?所犯何事?”公差回答道:“他是齐国人,所犯之事乃是偷窃。”楚王笑着对晏婴说:“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本来就善于偷东西?”晏子回答说:“在下听人说,橘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,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的话那就叫枳了。这两种植物叶子十分相似,但果实的味道却并不一样。其原因是水土不同啊!这个人在齐国的时候不偷东西,怎么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呢?是不是楚国的水土有问题,让老百姓都善于偷窃了!”楚王听完以后,笑着说:“看来果然是不能同圣人开玩笑啊!是我自讨没趣了。”

点评:晏婴虽然遭到嘲弄,但是,他的自尊与自信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,回击嘲弄者。

三、坚毅者需要自主自立

成就任何一件事情,除了有明确的方向和实施计划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执行,在执行一项计划的时候,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要战胜困难,除了具备客观的外部条件之外,关键就在于执行计划的人坚定的意志力。一个意志力坚毅的人一定在精神上是高度自主自立的,要做到自主自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1`、排除干扰: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毅力坚定。有想法的人很多,但是能够成就的人很少,关键就在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,干扰太多。这些干扰有自身的干扰和外在的干扰,自身的干扰主要是自己时间管理不科学和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。比如计划今天要写一个方案,或者要去拜访一个朋友,结果时间东耽搁一下,西耽搁一下,最后计划无法实现。要把一门学问做好,更需要排除一切干扰,全力以赴地钻到这门学问里去,才可能有所成就。而要排除外在的干扰,有时却是困难的,比如一个人要静下心来来做学问,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需既要工作,又要养家糊口,就会身不由己。还有的人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,被鲜花、掌声、190奖励、荣誉所包围,各种活动应接不暇,变得浮躁起来。浮躁者必定肤浅、庸俗,过着“热热闹闹”、“浑浑噩噩”的日子,精力分散,意志被消磨,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上,最后也不能取得成就。

2、依靠自己:陶行知说过:“滴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靠人靠天靠祖上,不算是好汉。”今天很多人把成功寄托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,想方设法的去靠近结交一些所谓有地位的人,希望利用别人而取得成功,自己却不去修炼真本事,结果“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”,最后往往一事无成。实际上不管任何一个行业,只要自己能够沉下心来,全力以赴的去钻研,最终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就的。史蒂夫•乔布斯曾经说过:“你的时间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。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3、自我克制:战胜自己,要明确是战胜自己的什么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,有些缺点就是制约自己成功的关键所在。比如贪得无厌、脾气暴躁、胆怯、懦弱、懒惰、拖延等。一个有着太多不良习性的人,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,是不可能把一家企业经营好,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官员。一个人要成就自己,就得要克制自己,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性、不良情绪。

4、自主选择:每一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,即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,是不能够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的。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投入再多的时间也只能取得一点点成绩,不可能真正成功。

5、自我反思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”任何行为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都应反躬自问,从自身找原因,好好检查自己、反省自己。西方人说:“借口和成功是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”。

6、自我管理:自我管理的关键是时间管理,没有时间管理其他的管理都是无效的,时间管理高效的人,才能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去做好一件事情。再忙的人,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归自己支配的,当别人来邀请自己吃饭、喝酒、唱歌、娱乐的时候,有时碍于情面,或考虑到关系,不好拒绝,或者自己的意志力也不坚定,也想出去玩。时间就如同鲁迅所说的“时间就如同海绵中的水,只要挤一挤还是有的” 。

7、独立思考:有的人是人云亦云,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,遇事也要独立思考,不能只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,也不能凡事都怀疑。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精神,这种理性的思考精神来自于平时多读阅读,多思考,多请教,多实践。

8、怀疑批判:对于自然科学,要鼓励创新。在科学技术方面如果我们墨守成规,最终只会被淘汰。中国古代圣贤也鼓励批判和怀疑的精神,孟子说:“尽191信书不如无书。”然而,我们不主张在文化领域中过度运用怀疑和批判精神,特别是对于圣贤留下来的思想和学问,很多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比如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义、和”,这些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价值观,是不可以摒弃的。五四以来,我们普遍地接受了西方的批判怀疑精神,批判圣贤,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天民族精神的缺失,许多人没有信仰,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中断。所以,批判怀疑的精神,我们要用好了,用对了,才能够有助于我们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的形成。

9、自我担当:一个人的责任心,一个人的担当意识,是从小事培养起来的。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,父母包办得太多了,很多孩子只知道读书考试,做事的能力几乎没有,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还像小孩子一样,什么事都要父母去做。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也是这样的,孩子到学校只是学习课本知识,今天的中学生由于有太多低效重复的作业,孩子们就养成了一种应付老师的习惯,这是今天教育的最大弊端,这种教育的弊端导致现代中国人养成了一种凡事应付的习惯。社会中处处可见欺上瞒下、相互推诿、逃避责任、偷奸耍滑的现象。

 

卞和断足献玉

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,他善于辨玉识玉。有一天,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石头,他认为这块石头里一定藏着一块美玉,便将石头献给了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厉王。楚厉王接见了卞和,并让玉匠对这块石头进行鉴定。然而玉匠鉴定之后却说:“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并没有什么宝玉。”楚厉王一听,十分生气,认为卞和欺骗自己。于是就以欺君之罪将卞和的左脚砍了下来。卞和十分委屈,他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,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罕见的宝玉。于是他将石头保存了下来,等待机会再试一试。后来,楚厉王去世了,楚武王继承了王位。卞和觉得新的君主应该会相信自己,于是他拖着仅存的一条腿再次到宫中献玉。然而楚武王同样不相信卞和,他将卞和的右脚也砍掉了。卞和只得抱着自己的宝玉,日夜伤心哀叹。但他始终不愿放弃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让天下人明白他的判断是对的,知道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玉。接着,楚武王也去世了,继位的是楚文王。没有了脚的卞和自然没法再到大殿上去献玉,只得抱着玉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,以至于眼睛都哭出血来了。这件事情传到了文王耳朵里,他觉得十分奇怪,于是便派人询问:“天下被砍双脚的人可不只你一个,但却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,这是为什么呢?”

卞和伤心地回答:“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,我哭是因为珍宝竟然被人当成了石头。”文王听说了卞和两次献玉的事情,也觉得很好奇。于是他请来能工巧匠,打开石头验看,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块美玉。后来,楚文王就下令工匠将这块玉雕琢成一块白璧,作为传世之宝,同时给这块玉取名“和氏璧”。

点评:卞和坚持自己的判断,表现出极强的自主自立精神。如果不能坚持自己对宝石的确信,这块宝石或许永远不能为世人所知。

四、“事上磨炼”如何展开?

儒、释、道三家做学问都强调实践,在书房把经典读明白了,把训诂的学问搞懂了,这还不是真学问。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是用来指导我们怎么生活,怎么做人,中国传统的学问非常强调实践。在理上可以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在生活却应用不出来,道理和实践脱节,这就违背了圣贤的教化。坚强意志力不会天生就有,也不是通过知识灌输就培养得出来的,必须从苦难的磨炼中而来。

要有针对性:事上磨炼要有针对性,事上磨炼一般是磨炼我们的心性,每个人在心性上都会有不同的缺点,比如责任心弱的人,要给予他单独完成某件工作的机会,要让他去承担责任;而优柔寡断、胆小怕事人的,要给他独立作出决定的机会,有了做决定的机会,优柔寡断的缺点就会慢慢得以改变;对于自卑的人,也要多给他做事的机会,并及时给予鼓励;对于轻率自负的人,就应当用失败的教训来教导他,在失败中,在痛苦中才可能改变自己的缺点。

培养良好习惯: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一个严谨的人,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培养出来的,一个散漫的人,也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养成的。好习惯是在事上磨炼而成的,绝对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,听了一个报告就可以出培养良好的习惯。习惯必须要经过重复不断发生的行为形成固定的习惯模式,习惯就是一系列的行为在神经系统中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。

吸取失败教训:如果不是道德上的原因,失败就不是可耻的。如果不是同样的失败不断地发生,失败就是有价值的,甚至失败也是必要的。任何探索者都要经历失败,失败一次,自己会提升一步,而且失败也能够证明这个方法不行,这条路不通,失败之后我们才会重新找新的出路和方法。然而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失败,在失败之后,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。著名的企业家杰克•本顿曾这样说:“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我从苦难中获得的东西,都是我赢得成功的必要投资。”失败是成功之母,苦难是成功之父。古人讲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。发明家爱迪生说过:“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,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。”当然在失败中,我们也要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如果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造成的,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就要注意,不能再满目的冒险和行动,因为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。

勇于面对挑战:勇敢和奋进的人在竞争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地奋起,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人,一个敢于面对挑战的人,一个内心中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人,竞争越是激烈,越能够激发他的斗志。懦弱和退缩的人,在竞争性很强的环境中很容易倒下。乔丹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他面对的强大对手有直接的关系,他在和对手竞技的过程中,自己的水平也就不断的得到提高。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:“合理的要求是训练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。”各种行业中的佼佼者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,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,提升自己的能力的。儒家就有着强烈拼搏奋进的精神,在中国历代有影响力的大儒身上,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着“道”,为着心中的理想而奋进,他们积极进取,不屈服,不妥协,一生大智大勇,敢于面对各种挑战。

开展挫折教育:将人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,或放在虚拟的训练环境中,接受各种挫折教育,甚至给予尖锐的批评,让其经受各种压力、考验、挫败,这样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,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。挫折教育,甚至生存训练,可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,开发人潜能,矫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。在今天的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挫折教育,比如在中学生中开展徒步远足活动。孩子由于缺乏挫折的锻炼,抗挫折的能力很是让人担忧,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或者老师的一次批判而自杀。

回归日常生活:在古代的教育中,小学教育非常强调洒扫应对,一个人在洒扫应对中,待人接物的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。然而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洒扫应对的锻炼,十多岁的孩子不会洗碗,不会洗衣服,不懂得待人接物,很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无所知。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,要让孩子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中和自己相关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的问题。很多家长缺少这样的意识,加上自己的工作比较忙,在家里就请了保姆。请了保姆虽然方便了,然而殊不知,这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。

吴道子蒸饼悟画

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是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有一天,吴道子来到了一座寺庙,看到庙前有一个卖馍的妇女。这个妇女左边有一个妇女,此时正在和面做馍;而右边也有一个用馍具蒸烤的妇女。尽管左右两个人相距丈许, 但左边那个用面做成薄馍后,随手一扔,做好的馍就落到了右边妇女的馍具里去了,丝毫没有偏差。右边这个人接到馍以后,一面烧火一面翻馍。等馍熟了以后,她就用竹片轻轻一挑,那熟馍就飞起来,落在八尺外卖馍妇女的竹篮里。一块又一块,摞得十分整齐,让过路的人都不忍拍手叫绝,争相买馍。吴道子也看呆了,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了。于是他也走到了卖馍人的跟前,买了一块馍,并向她们询问是不是有什么技巧。卖馍的妇女回答他说这其实没有什么诀窍,只不过是因为烙的时间长了,手熟罢了。

吴道子恍然大悟。原来学习书法、绘画也是一样的道理:熟能生巧,功夫到了自然也就成了。从那以后他更加勤奋。见山画山,见水画水,见人则描人,见树则绘树。才到20岁,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。在绘画上,吴道子可谓是精益求精。他曾在长安和洛阳的寺观里画了三百多幅壁画,无一不是珍品。他所画的人物就连衣褶也是飘飘欲举,被后人称为“吴带当风”。他的山水画也是自成一家。他曾经大笔挥洒,一天之内就将嘉陵江三百余里的山水画在大同殿的墙壁上。

吴道子的绘画上的艺术成就,对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被后人称为“画圣”。北宋的苏东坡也曾赞道:“画至吴道子,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点评:高明的技艺都需要长期的、艰苦的训练。

五、如何做到自强不息?

1、目标远大:自强不息的内动力,来自于我们树立的远大目标。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,他生命中生生不息的力量才能够激发出来。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,西方人认为,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,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白活一回,不能与草木同朽。孔子的一生就是“自强不息”的一生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。”(《论语•为政》)

2、艰苦磨炼: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,不可能一帆风顺,世界由阴阳二气组成,人的一生也是由幸福快乐、痛苦磨难组成的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需要有必要的磨炼。人都存在着惰性,如果从小孩子就生活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,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,人就只会习惯于舒适的环境。在今天,挫折教育、吃苦教育非常有必要,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艰辛,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。孩子缺少吃苦的锻炼,将来长大了面对巨大的困难时,就会产生懦弱、焦虑、紧张、抑郁、退缩等不良的情绪,这样的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。

3、意志坚强:心理学家华生认为,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,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意志自由可言。而叔本华和尼采则认为人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,意志力是独立于客观现实的纯粹的精神力量。前者的观点忽视了意志力可改变的事实,意志力在艰苦的环境中会得到提升。如果让一个人在一个艰苦环境持续地接受锻炼,慢慢的他的意志力就会得到提升。

4、自主担当:担当意识是一个人责任心的集中体现,今天很多人习惯于在工作中推诿责任,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往往给自己找借口。有铁良子之称的董明珠,在她的企业管理中,如果员工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“这个不是我的事情,这个跟我无关,这个事情我不知道”,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。因为在董明珠看来这是缺乏担当意识的体现。中国发展到今天,成就固然是有目共睹的,然而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,中国人今天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担当意识,没有责任心,只要不是关系到自己家的事情,再大的也可以不管。读书人要有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”的担当意识,只有这样我们文化的复兴才会有希望。

5、永不放弃: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士,都有自强不息,永不放弃的精神,这种精神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被强调和推崇的。人类创造了太多的奇迹,每一项奇迹的背后都是因为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做支撑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,永不放弃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历史上的圣贤都有永不放弃的精神,如孔子“发愤忘食,乐而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;顾炎武的“有一日未死之身,则有一日未闻之道”。

6、持之以恒:事业的成功,道德的提升,都必须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努力,长久不懈地坚持下去,持之以恒,才能取得成就。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的,老百姓种庄稼都要付出辛苦的汗水,何况是要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。选择了一条道路,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不能浅尝辄止,不能朝秦暮楚,更不能半途而废,功亏一篑。立定志向就不要随意地改变,只要方向是正确的,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,坚持下去,就会取得该有的成就。许多失败者,其实是中途放弃者,没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。

胡三省注《通鉴》三十年

胡三省是南宋末年的人。那个时候,元军挥师南下,南宋国土大量沦丧,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但胡三省却夜以继日,寒暑不辍,最终完成了《资治通鉴广注》九十七卷和史论十篇。这让他不由欣喜万分,毕竟这些书稿是他心血的结晶。1276年,元军攻陷了南宋的都城临安。胡三省背着沉重的书稿,和几个读书人一起翻山越岭,向西往新昌逃难。行至山腰的时候,山中窜出了十多个强盗,胡三省的同伴被杀,而胡三省因为滚落山涧得以逃生。同伴遇害,让胡三省悲痛万分,然而更令他伤心的是,自己耗尽心力编写而成的《资治通鉴广注》的书稿也没有了。

就这样,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了新昌,在当地一户富人的家里当家庭教师。尽管书稿丢失了,但胡三省并没有因此而灰心,因为他相信,自己还在,还可以继续写。于是,他白天教书,晚上就继续为《资治通鉴》作注。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,胡三省终于重新完成了《资治通鉴注》。而此时的他已经70多岁,早已过了古稀之年,还患有气喘病。他的儿子见他为了著书常常彻夜不眠,心中十分不忍,便劝他要以身体为重。然而胡三省却说:“人生在世,总要做出一番事业。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只有靠一个‘勤’字。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写成这本书,哪怕是因此而累死也不会觉得遗憾!”

细细数来,胡三省从42岁弃官之后就开始著书,历经三十个寒暑,直到临死前才完成《资治通鉴注》。

点评:做学问,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,方能有所成就。

六、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中的“勇”?

“智、仁、勇”被儒家认为是三达德。《中庸》第二十章阐明道:“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”。 《论语·子罕》中孔子说道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孙中山把智、仁、勇三者列为军人精神的三要素。所以“勇”是儒家文化,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色,可以将勇分为三种:

2、功利之勇:“功利之勇”在今天被广泛的应用,今天成功的代名词就是“有钱”或者“有权”,各种社会精英无不朝着金钱和权位用尽心思和才智。为了获得金钱和权位,行常人之不能行之事,忍常人不能忍之事,也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。然而这种功利之勇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,很多时候是无道的,损人利己,消耗资源,破坏环境,这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。

3、道义之勇:道义之勇就是在道义上的勇敢,是为了弘扬正道,是为了坚守正道。义理之勇是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不惧强暴、不畏权势、不怕艰险、不顾利害、不计生死而一往无前的道德品质。中华民族在一次次面临危机的时候,总是有大智大勇的仁人志士站出来力挽狂澜。义理之勇是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毅、和紧密相结合的,是同浩然正气相结合的,这种勇是大智大勇,是良性的,是需要我们积极倡导和推崇的。

如何运用道义之勇?

1、勇要用于正道:孔子说:“君子义以为上,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”生活中多见懦弱、消极、颓废之人,于是乎,有勇气的人,敢拼敢闯的人就会被推崇和赞扬。要把勇用于正道之上,不可用于邪道 。评判一种勇敢的行为是善还是恶,就要看它是否符合道义。如果勇用于正当的事业上,用于谋取人类、国家、社会、他人的利益,就是善的;如果用于邪恶的事上,用于争取个人的私利又同时践踏他人的利益就是恶。

2、勇不要用于错误的方向:在中国的寓言故事中讲到战国时候的一个人,他要到南边的楚国去,然而他却朝着北方行驶,别人提醒他方向错了,他还不以为然,说自己善于驾车,马又跑得快,路费带得多,继续往北走。这个人有很大的勇气和决心,但是方向不对,他越努力,离目标越远。

3、勇于决断:就是处事坚决、果断,不可优柔寡断,很多人在优柔寡断中错失很多机会,一辈子一事无成。当我们做出一个理性的决定之后,我们就要果断的去执行,不可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起来走原路。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,子闻之,曰:再,斯可矣。”优柔寡断的人,做事的时候东想想西想想,错失良机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当然果断的决断能力不是靠鲁莽和冲动,而是要有智慧和经验做支撑。明代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中讲:“谋在于众,断在于独。”

4、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: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,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种勇气是常人没有的,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精神素质。这些攀登者并不是身体素质远远超于常人,而是精神意志力超于常人,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的时候,他们一定是身心疲惫,是用着意志力一步一步的往前迈进的。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他的行动力和意志力也是超于常人的。万科集团的王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200352岁王石成功登上珠峰,成为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,王石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,但此后四年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成功登上11座高峰。这就是一种勇往直前,敢作敢为,坚韧不拔,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就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

5、勇者要克服恐惧心里:一个人在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,如果不是自身有坚强的意志力往往会退缩。当挑战越大的时候,内心中的恐惧和懦弱会占上风,甚至会被被恐惧压倒。所以一个勇者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克服内心的恐惧懦弱,冲破一切障碍,胆怯是套在自己身心之上的精神枷锁。懦弱的人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取得一点成绩,便骄傲自满,受到一点挫折,便一蹶不振。

6、仁、智、勇相统一:常人往往把勇单独应用,太有勇气的人,一般就有霸气、傲气,而缺少仁爱之心,缺少大智慧,没有大智就没有大勇。所以孔子倡导的勇,即是义理之勇。仁、智、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勇离开了智和仁,就是198匹夫之勇,功利之勇,血气之勇。真正的勇是从仁义之心生发出来的,因此,有仁义之心的人必定勇敢,而仅有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。智、仁、勇三达德是既是相互独立的,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。

 

杨志卖刀

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有个“汴京城杨志卖刀”的故事。故事是这样讲的:杨志由于在京城里把钱都花光了,以至于连吃饭穿衣都没有办法解决,只好将祖传的宝刀拿到集市上变卖。孰料到了集市上去碰到了横行霸道的无赖牛二。牛二看中了杨志的宝刀,可是又不想出钱买,于是就与他纠缠起来。“你这刀凭什么叫做宝刀?”杨志回答说:“我这刀砍铜剁铁刀口绝不卷曲,吹毛得过,杀人不沾血,自然称得上宝刀!”牛二说:“你以为你说了我就相信吗?除非你实验给我看!”

于是杨志便将铜钱摆成一摞,用刀一劈,果然劈成了两半;接着又拿来一把头发,对着刀口一吹,头发全部断成两截,纷纷飘落。牛二说:“好刀!好刀!不过还想看看你说的杀人不沾血!”杨志回答:“这好办,牵条狗来试试!”然而此时的牛二喝得半醉,又存心想赖杨志的宝刀,便叫嚷着非要杨志杀个人试试:“你要真是条汉子,就剁我一刀!”说着,将头伸到刀口下。眼见牛二欺人太甚,杨志又气又怒。盛怒之下的杨志拿起刀,一刀就捅在了牛二的嗓子眼上,牛二顿时倒地;杨志还觉不解气,上前往牛二的胸口上连捅了几刀,将牛二杀死。后来,杨志因为杀人被打入了死牢,亏得众人相救,他才改判为发配大名府充军,免于一死。点评:杨志之勇,是匹夫之勇,这是一种鲁莽蛮干、盲目冒险、凶残逞强的行为,不值得倡导。

8、如何运用刚柔相济的原理?

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强调柔和之美的,在我们的书法、绘画、音乐、太极拳、中医等文化中都体现出柔和之美的文化特征。然而中国的文化不是偏执于某一方面,从我们的太极图就可以看出我们文化的特征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所以中国文化是刚柔相济的,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。我们儒释道三家中有各有则重,儒家文化刚多于柔,主张刚健、有为、进取,佛道文化则以柔、静为主。

1、刚柔并济

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忍耐、忍让是一大特征,这是中国人理性的一种表现,但是在中华民族忍让的性格特征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中庸之道了。在大是大非面前,在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,得要刚强,要有勇气,在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无须再忍。智慧之人并不是一味地用刚,或者一味地用柔,而是懂得何种情况下应当刚,何种情况下应当柔。创业需要刚强进取,而守业需要循序渐进;为人处世得要柔,要常常礼敬谦让别人,在生活中要少去争斗,少计较;在外工作则要积极进取,在家时要和谐柔顺。

2、居上守弱

老子说:“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”居于上位者,有权有势者,本已处于刚强的形态,这时就需要用柔弱加以调和,使得阴阳处于平衡的状态。一般居于上位者,刚强要多于柔和,进取要多于保守。权位太高之人,过于好大喜功,就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损害。越是强大,越能够居弱时,反而会越强大,就像大海处卑居下,江河流水奔流而至,才能成为浩瀚的大海。老子看到了人们争强好胜而使社会处于冲突之中,看到统治者贪暴横行而给人民带来祸害,于是,针对这些问题,他就提出“无为而治”,主张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(《老子》五十七章),告诫大国的领导人说:“治大国若烹小鲜。”(《老子》六十章)

3、以柔克刚

老子主张“柔弱胜刚强”。比如极高明的太极拳,看上去软绵绵的,似乎没有一点力量,但是爆发起来的力量却无比的强大。我们一定要清楚,老子的“柔”是“胜刚强”的柔,而不是被刚强战胜的“柔”。以刚克刚,就如以石击石,最终同归于碎。以柔克刚,就是滴水穿石,就是绵里藏针。《老子》七十八章云:“天下莫柔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”

四、能屈能伸

大智慧者在为人处世中,在工作学习中要能屈能伸,能进能退。一味向前,则是过于刚,过于刚强,只进不退,容易引发冲突,极易折断。不顾客观条件如何,硬着头皮往前冲,以卵击石,必遭失败。比如西方的健身方式,只知道一味的让自己的肌肉变得强大,不懂得阴阳平衡,殊不知在这种健身方式,很容易受损耗人的元气,最后适得其反。然而一味地退让,一味地强调弱,则违背的中道精神。比如封建时代,过于柔弱的民众,只会助长暴君的出现。过于柔弱的妻子,只会助长丈夫不义的行为;过于纵容孩子的父母,只会让孩子养成一身的坏习惯。宜进则进,宜退则退,方是刚柔并济。

柔弱胜刚强

据说老子的老师名叫商容,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。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,曾将老子叫到自己的床前。老子恭敬地问:“老师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?”商容张开嘴给弟子看了看,然后说道:“你看看,我的舌头还在吗?”老子有些大惑不解,但他还是认真地回答:“当然在。”商容又问:“那我的牙齿呢?还在吗?”老子回答说:“您的牙齿已经全部落光了。”商容看着老子,点了点头,说:“那么,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?”老子沉思片刻,抬起头对老师说:“老师想告诉我的是不是过刚则易衰,柔和反能长存?”商容满意地点点头,笑着说:“天下的道理就在其中。”

点评:柔并不一定弱,柔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。

9、成功的要素有哪些?

1、勤奋:成功需要具备这样一些要素:正道、计划、勤奋、坚持、计划、动力、目标、天赋、智慧、方法、机遇等。而在这些要素中,勤奋是最重要的,是必不可少的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,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奋,就是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。他们的一生中,很多人都是处于逆境中,有的出身不好,从小遭受各种磨难;有的遭受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;有的天赋不好,但是,靠着勤奋努力最后成功了。然而有了勤奋还需要以下因素来支撑,勤奋才能助人走向成功。

2、目标: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,才会有正确的方向,没有目标,就没有方向,勤劳奋进的品质就可能浪费在琐碎而无价值的事情上。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需要好好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,这个目标不一定要很大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,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。

3、动力:如何把自己内心中积极奋进的一面激发出来,就是需要有动力。崇高的理想,宏大的心愿,使命感,责任感以及生存的压力,都可以转化为强大动力。以牟利为目的的人以发财作为动力,事业心强的人以完成自己的事业为动力,有公德的人以服务他人、贡献于社会为动力。我们给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越有价值,越能够激发出我们内心中的潜能,我们的动力也就越强大。

4、计划:成功离不开勤奋,因为要成就一件事情不是靠一朝一夕的付出,而是要长年累月的积累。但是没有计划,没有规划,时间容易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耽搁,有时候我们感觉一年下来非常繁忙,没有什么时间休息,但是到年底一看也没有真正做成几件有意义的事情。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规划,没有计划,抓不住重点,什么事情都想做好,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。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情,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计划,一个星期甚至每一天要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跟踪,要经常总结哪些不必要的事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,这样勤奋才能产生真正的生产力。

5、坚持:有了目标,有了动力,有了计划,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。只要的目标是正确的,是有价值的,对自己生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,能够为民族的复兴、文化的复兴有所帮助,就要把自己的勤奋用到极致。司马迁从20岁开始收集史料、实地采访、写作,花40年的时间完成《史记》。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,搜集了大量的材料,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《浮士德》。

6、俭朴:要成就一项有价值的事业,特别是文化事业,除了上述的要素之外,还需要耐得住寂寞,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。要成就事业,我们要念兹在兹,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。这样一来我们,就没有多于的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,只有俭朴,才能从消费、娱乐中摆脱出来,集中精力去奋斗。

王献之习字

王献之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,他自幼聪明好学,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,专攻草书和隶书,也擅长绘画。

有一天,学习书法不久的小献之问母亲郗氏:“我的字再练上三年应该可以了吧?”见母亲摇头,献之又问:“那五年呢?这总行了吧。”谁知母亲还是摇头。献之一看,十分着急,连连拉着母亲询问:“究竟要多长时间呢?”“你看这十八缸水,哪一天你能将他们全部写完,你的字就会有筋有骨、有血有肉,就会站得直立得稳!”原来父亲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后,对他说。心中不服的王献之不发一言,咬牙练了五年,然后抱着一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——这是他这几年以来写得最满意的字,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表扬。孰料父亲拿过这些字之后,一张张掀过,却个劲地摇头。直到掀到一个“大”字,献之才看到父亲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,并随手在“大”字下面添了一个点,之后便将手稿全部退还给了他。

小献之心中不服,抱着全部习字找到母亲,说:“我这五年可是完全照着父亲的字样来练的!母亲,您仔细看看,我和父亲的字到底有什么不同?”母亲认真地看了三天,然后指着王羲之加在“大”字下面的那一点,叹了口气,说:“吾儿磨尽三缸水,唯有一点似羲之。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彻底泄了气,他垂头丧气地说:“照这样下去,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啊!”见儿子骄气已经全部消除了,母亲就鼓励他说:“孩子,你要记住,只要肯下功夫,就没有翻不过的山、蹚不过的水。只要你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,何愁达不到目的呢?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很受鼓舞,于是他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。

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练尽十八缸水之后,王献之在书法上终于突飞猛进——他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、炉火纯青的程度,和父亲王羲之一齐被人们称为“二王”。

点评:勤奋苦练,功夫到家,才能掌握书法之技,进而悟到书法之道。

(本文选自陈杰思、刘少华著《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》,中华书局2018年版。)

一、如何立志?

立志,是指立下志愿,树立志向 。一个人一辈子要做些什么,同自己的的志向有直接的关系。人无志则事不成,一个人没有志向就没有方向,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。就如同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,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,那么这艘船就只能盲目地在大海上行驶。所以立志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先决条件,儒家非常强调立志。立志高远:高,即高尚,远,即远大。远大的志向为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北宋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”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志向。中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一生都是兢兢业业地做学问,其原因就是他们给自己立下的志向非常大,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。在中国古代形成士、农、工、商这样的社会等级,古代社会高度的尊重读书人,我们把儒家经典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所以中国古代读书人普遍志向高远。在今天我们高度的推崇商业,忽视文化的建设,谈道德谈道义变得惨白无力,只要能够赚钱,可以不择手段,很多人为名利而活,只是追求吃喝玩乐,跟动物的追求就没有什么区别。如果我们不想辜负我们高贵的灵魂,不想一辈子与草木同朽,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。

立志坚定:墨子讲“志不坚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”。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志向,没有正确的志向,一辈子就会随波逐流,得过且过,碌碌无为。只有立志决定,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圣贤之道,自己智慧之门才会打开。立了志,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守志,矢志不渝,终生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而不懈努力,唐朝诗人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中的名句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。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,会面临很大的阻力,需要克服各种困难,然而越是困难越能够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力。

聚精会神:立定了正确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,立志是容易的,立定弘扬圣学的志向也是容易的,难就难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力上。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,会有很多干扰和阻力,最大的干扰就是自己的松懈,不能把自己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全力以赴地前进。今天,每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是将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财力、兴趣、心念等朝着自己目标汇聚,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。立定志向只是画了一个设计图,这个设计图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一砖一瓦的去建设。王阳明说,如果不立志,志向不坚定,就会如船没有舵一样随波飘流,就会像马没有缰绳一样任意奔腾。立志还如同开车有了方向,然而行驶在路上之后就需要开车者聚精会神,紧握方向盘,不能偏离方向,方能到达目的地。如果在前进的路途中偏离方向,就不能够到达目的地。今天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,制定了目标,但是有很事让他分心,比如晚上要看看电视,玩玩手机,周末要去聚会,要逛街,假期要去旅游,最后设定的目标只能付之东流。

时时践履: “道不远人”,道就在我们心中,就在我们身上,关键在于我们要用至诚之心去体征。仁义道德是要我们随时随地去践行的,对于仁义道德的体证,只有做到起心动念无不是善,道才能真正在我们身上现象出来。王阳明说:“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学。”如果所立的志是道义之志,就要“念念存天理”,在随事随物中为善去恶,呈现良知,随时随处省察自己的心念,但有一念不合乎良知,即克去之,使不善者归于善。这样仁义道德才会是真的,不然就是假的。

人各有志:在道义之志方面,人与人的志向通常是相似、相通的,因为道在儒家这里就是历代圣贤所要维护的 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不遵循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”就违背了做人的根本。一个人把握住了不变的道之后,生命有了安顿之处后,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自己的事业。在事业之志方面,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,由于人的个性特征不同,能力不同,机遇不同,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志向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要求弟子们“各言其志”,颜渊的志向在于道德学问上,冉求的志向在于治理国家,公西华的志向在于学习礼仪制度,曾皙的志向在回归自然,子路的志向在救民于水火,孔子的志向则是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。

念念在兹:就是说一天到晚都在这个念头上,对所做的事情进入到痴迷的状态。早上也这样想,这样做,晚上也事这样想,这样做。一个人的心念全神贯注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那么他的心神就会凝聚于此,孜孜以求,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趋向,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。念念在兹,就可以排除杂念,就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,坚定的意志力。然后围绕着自己的目标,一步一步走到终点。奥里森•斯威特•马登在书中写道:“人类中的伟人都是注意力相当集中的人,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目标。”

以志帅气:立了志,由心志统帅心气,心念就有了定向,心气就有了方向。我们说人活一口气,我们立定的志向能够唤醒或调动自己身体内的潜能,唤醒心中的正气。这股正气能够时时让自己充满能量,这股正气能够压制住内心中的妄念和邪气。如果不立下大志,志向不坚定,内心中的种种心念、种种心气就是混乱甚至是相互冲突的。我们的志向不够坚定,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泄气,一个人失败不怕,怕就怕泄了气,没有了斗志。内心中志向坚定,就能够调和心念,心气就不会昏沉,不会浮躁,所以,立志可以养正气,去邪气、躁气。汉代的王充认为“初生意于善,终以善;初生意于恶,终以恶。”就是这个道理了。竖立目标: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被动的,是随波逐流的。没有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,糊里糊涂就走完了人生道路。威廉姆•玛斯特恩曾经向3000人问过同样的问题:“你为什么而活着?”结果表明有94%的人说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。应当把目标分解,有年度目标、月目标、周目标、日目标,这样把目标细化有利于我们去实现,不然目标模糊,就容易浪费时间。我们一般情况下会给自己设定一些模糊的目标,比如说,我们今年要想读一些书。然而我们只是这样想,只是有一个大概的目标,我们读书的计划往往实现不了。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,要把一年需要读的数目列出来,然后每个月读几本确定下来,每周读那一本确定下来,每一天什么时间段读书确定下来,这样目标才容易达成。

 

刘备之志

东汉末年,群雄逐鹿。作为汉室后裔,刘备因其能修德之故,在群雄中迅速崛起,并于西蜀称帝,与曹魏和孙吴政权三分天下。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,在集市上贩履织席,趁着天下大乱之际起事。他最终能成功,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为人讲仁义道德,礼贤下士。他在荆州的时候,就能有豪杰前来归降。后来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当世之事,其心之诚令诸葛亮也万分感激,做到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他,并为之奋战沙场,也是感刘备之德。后来刘备在当阳兵败,遇曹军追逐。由于随行逃亡的百姓人口众多,导致行军速度缓慢,遂有人提议将老百姓抛下,以便快速行走。而刘备却严词拒绝了,并说:“只有以人为本,才能成就大事业。如今百姓前来归降我,我又如何忍心将他们抛弃呢?”在刘备遭遇危机的时候,百姓还是愿意随行其后,恰恰说明他深得民心。刘备后来能成事,也是依靠人民的支持。

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亲身实践,所以刘备深知修德、积德乃是成事之本,所以在他临终之前,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留下这些话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汝父德薄,勿效之。可读《汉书》、《礼记》,闲暇历观诸子及《六韬》、《商君书》,益人意智。”(《三国志•蜀书•先主传》)话虽只有寥寥数语,可却是刘备一生奋战、历经成败的经验之谈。然而刘禅确实不是有才德之人,自然也就没办法体会父亲的这句至理名言。尤其是诸葛亮死后,更没有人能管他,以至于他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,最终导致亡国为囚,却还大呼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

点评:刘备与刘禅最大的区别就是:刘备有拯救人民之志,而刘禅则有奢侈享乐之欲。

二、如何培养自信?

自信就是自我肯定,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能,通过自我肯定调动自身积极正面的能量,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,是人的聪明才智、气质美、形体美的集中体现。在这种自信中,可以把人的潜能最大化的开发出来。古希腊就提出了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。 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,对自信有着另一种的理解和应用:“在东方文化中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着光明的本性,这个本性,在儒家来讲人性是至纯至善的,人性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就是圣贤,儒家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。”这种自信是对人性光明的自信,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,要实现这种自性,是要战胜人性中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

1、鼓励赞赏:鼓励、认可、赏识的方式比过度惩罚、批评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。特别对于孩子的教育,如果批评和惩罚多于肯定和认可,孩子就会长期在自卑中成长,就会形成自我否定,自我怀疑,从而自我设限。一个人的性情除了跟先天的遗传有关之外,还跟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,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,被否定的环境中,这个人就算先天性情开朗,也会慢慢变得自卑和孤僻。

2、扬长避短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也有自己的短处。过多地看自己的短处而不看自己的长处,会增加自卑。多关注自己的长处,发扬自己的优点,理性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,不要总想着自己的缺点。比如身高的不够理想,长得不够好看,不善于表达,性格不够开朗,这些都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缺点。如果一个人的外貌有缺欠,他完全可以用自己内在的修养、学识、品格来弥补,一个人的精神修养才是最重要的。一个内心和平中正的人,一个对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有体证的人,才是精神世界的贵族。一个人并不是要高高大大,五官端正才活得精彩,很多喜剧明星长相并出众,但是很受别人的欢迎,他所到之处带给别人都是欢声笑语,他制造的是快乐。所以人的自信不是由外在的形象来决定的,而是由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决定的。

3、用良好的情绪来影响自己:积极的情绪是慢慢培养出来的,首先要常常给自己一种积极正面的暗示,特别是积极正面的语言能够给自己力量,语言就像咒语一样,具有强大的暗示功能。所以我们可以反复诵读成功的格言,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:“我一定行,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好”,“我自己好不好不是由别人的评价来决定,而是由我积极正面的情绪以及和谐的内心世界来决定”“我现在的处境不是最坏的,现在的我比世界上很多人要幸福”等等。

4、不要过多依赖别人:在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父母的抚育、教导和保护。但是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孩子,事事帮孩子做主,事事替孩子办好,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一切,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具有懒惰、依赖的习性。这样的家庭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,只会培养出自我、自负的孩子。自信的前提是独立、勤奋、积极、上进,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,一旦进入到复杂的社会中,就会茫然不知所措,就会在各种挫败中形成自卑。晏子使楚春秋时期,齐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,楚国人想借机羞辱他。由于晏婴身材矮189小,楚王便命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约五尺来高的小洞,要求晏婴从洞中钻进去。然而晏婴却正色说道:“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中进去。如今我出使贵国难道也要从狗洞中进去吗?”晏婴的一席话令楚国人无话可说,只得打开城门,请晏婴进城。

晏婴进入王宫之后,拜见楚王。楚王上下打量了晏婴一番,慢悠悠地开口道:“你们齐国是没有人了吗?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做使臣呢?”晏婴恭敬地回答:“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千多户人家,大街上人挨着人,肩并着肩,衣袖一展开,就能遮天蔽日;挥挥汗水,就像是下雨一样。怎么可能没有人呢?只不过我们国家的使臣都有不同的出使对象,贤明的人就出使国君贤明的国家,那些无能的人就出使国君无能的国家。我实在是太无能了,所以国君就派我出使贵国。”楚王一听,顿时哑口无言。紧接着,楚王请晏婴喝酒。酒酣耳热之际,却见两个公差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。楚王问道:“这是哪里人?所犯何事?”公差回答道:“他是齐国人,所犯之事乃是偷窃。”楚王笑着对晏婴说:“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本来就善于偷东西?”晏子回答说:“在下听人说,橘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,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的话那就叫枳了。这两种植物叶子十分相似,但果实的味道却并不一样。其原因是水土不同啊!这个人在齐国的时候不偷东西,怎么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呢?是不是楚国的水土有问题,让老百姓都善于偷窃了!”楚王听完以后,笑着说:“看来果然是不能同圣人开玩笑啊!是我自讨没趣了。”

点评:晏婴虽然遭到嘲弄,但是,他的自尊与自信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,回击嘲弄者。

三、坚毅者需要自主自立

成就任何一件事情,除了有明确的方向和实施计划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执行,在执行一项计划的时候,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要战胜困难,除了具备客观的外部条件之外,关键就在于执行计划的人坚定的意志力。一个意志力坚毅的人一定在精神上是高度自主自立的,要做到自主自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1`、排除干扰: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毅力坚定。有想法的人很多,但是能够成就的人很少,关键就在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,干扰太多。这些干扰有自身的干扰和外在的干扰,自身的干扰主要是自己时间管理不科学和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。比如计划今天要写一个方案,或者要去拜访一个朋友,结果时间东耽搁一下,西耽搁一下,最后计划无法实现。要把一门学问做好,更需要排除一切干扰,全力以赴地钻到这门学问里去,才可能有所成就。而要排除外在的干扰,有时却是困难的,比如一个人要静下心来来做学问,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需既要工作,又要养家糊口,就会身不由己。还有的人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,被鲜花、掌声、190奖励、荣誉所包围,各种活动应接不暇,变得浮躁起来。浮躁者必定肤浅、庸俗,过着“热热闹闹”、“浑浑噩噩”的日子,精力分散,意志被消磨,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上,最后也不能取得成就。

2、依靠自己:陶行知说过:“滴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靠人靠天靠祖上,不算是好汉。”今天很多人把成功寄托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,想方设法的去靠近结交一些所谓有地位的人,希望利用别人而取得成功,自己却不去修炼真本事,结果“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”,最后往往一事无成。实际上不管任何一个行业,只要自己能够沉下心来,全力以赴的去钻研,最终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就的。史蒂夫•乔布斯曾经说过:“你的时间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。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3、自我克制:战胜自己,要明确是战胜自己的什么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,有些缺点就是制约自己成功的关键所在。比如贪得无厌、脾气暴躁、胆怯、懦弱、懒惰、拖延等。一个有着太多不良习性的人,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,是不可能把一家企业经营好,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官员。一个人要成就自己,就得要克制自己,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性、不良情绪。

4、自主选择:每一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,即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,是不能够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的。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投入再多的时间也只能取得一点点成绩,不可能真正成功。

5、自我反思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”任何行为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都应反躬自问,从自身找原因,好好检查自己、反省自己。西方人说:“借口和成功是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”。

6、自我管理:自我管理的关键是时间管理,没有时间管理其他的管理都是无效的,时间管理高效的人,才能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去做好一件事情。再忙的人,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归自己支配的,当别人来邀请自己吃饭、喝酒、唱歌、娱乐的时候,有时碍于情面,或考虑到关系,不好拒绝,或者自己的意志力也不坚定,也想出去玩。时间就如同鲁迅所说的“时间就如同海绵中的水,只要挤一挤还是有的” 。

7、独立思考:有的人是人云亦云,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,遇事也要独立思考,不能只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,也不能凡事都怀疑。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精神,这种理性的思考精神来自于平时多读阅读,多思考,多请教,多实践。

8、怀疑批判:对于自然科学,要鼓励创新。在科学技术方面如果我们墨守成规,最终只会被淘汰。中国古代圣贤也鼓励批判和怀疑的精神,孟子说:“尽191信书不如无书。”然而,我们不主张在文化领域中过度运用怀疑和批判精神,特别是对于圣贤留下来的思想和学问,很多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比如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义、和”,这些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价值观,是不可以摒弃的。五四以来,我们普遍地接受了西方的批判怀疑精神,批判圣贤,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天民族精神的缺失,许多人没有信仰,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中断。所以,批判怀疑的精神,我们要用好了,用对了,才能够有助于我们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的形成。

9、自我担当:一个人的责任心,一个人的担当意识,是从小事培养起来的。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,父母包办得太多了,很多孩子只知道读书考试,做事的能力几乎没有,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还像小孩子一样,什么事都要父母去做。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也是这样的,孩子到学校只是学习课本知识,今天的中学生由于有太多低效重复的作业,孩子们就养成了一种应付老师的习惯,这是今天教育的最大弊端,这种教育的弊端导致现代中国人养成了一种凡事应付的习惯。社会中处处可见欺上瞒下、相互推诿、逃避责任、偷奸耍滑的现象。

 

卞和断足献玉

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,他善于辨玉识玉。有一天,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石头,他认为这块石头里一定藏着一块美玉,便将石头献给了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厉王。楚厉王接见了卞和,并让玉匠对这块石头进行鉴定。然而玉匠鉴定之后却说:“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并没有什么宝玉。”楚厉王一听,十分生气,认为卞和欺骗自己。于是就以欺君之罪将卞和的左脚砍了下来。卞和十分委屈,他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,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罕见的宝玉。于是他将石头保存了下来,等待机会再试一试。后来,楚厉王去世了,楚武王继承了王位。卞和觉得新的君主应该会相信自己,于是他拖着仅存的一条腿再次到宫中献玉。然而楚武王同样不相信卞和,他将卞和的右脚也砍掉了。卞和只得抱着自己的宝玉,日夜伤心哀叹。但他始终不愿放弃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让天下人明白他的判断是对的,知道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玉。接着,楚武王也去世了,继位的是楚文王。没有了脚的卞和自然没法再到大殿上去献玉,只得抱着玉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,以至于眼睛都哭出血来了。这件事情传到了文王耳朵里,他觉得十分奇怪,于是便派人询问:“天下被砍双脚的人可不只你一个,但却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,这是为什么呢?”

卞和伤心地回答:“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,我哭是因为珍宝竟然被人当成了石头。”文王听说了卞和两次献玉的事情,也觉得很好奇。于是他请来能工巧匠,打开石头验看,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块美玉。后来,楚文王就下令工匠将这块玉雕琢成一块白璧,作为传世之宝,同时给这块玉取名“和氏璧”。

点评:卞和坚持自己的判断,表现出极强的自主自立精神。如果不能坚持自己对宝石的确信,这块宝石或许永远不能为世人所知。

四、“事上磨炼”如何展开?

儒、释、道三家做学问都强调实践,在书房把经典读明白了,把训诂的学问搞懂了,这还不是真学问。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是用来指导我们怎么生活,怎么做人,中国传统的学问非常强调实践。在理上可以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在生活却应用不出来,道理和实践脱节,这就违背了圣贤的教化。坚强意志力不会天生就有,也不是通过知识灌输就培养得出来的,必须从苦难的磨炼中而来。

要有针对性:事上磨炼要有针对性,事上磨炼一般是磨炼我们的心性,每个人在心性上都会有不同的缺点,比如责任心弱的人,要给予他单独完成某件工作的机会,要让他去承担责任;而优柔寡断、胆小怕事人的,要给他独立作出决定的机会,有了做决定的机会,优柔寡断的缺点就会慢慢得以改变;对于自卑的人,也要多给他做事的机会,并及时给予鼓励;对于轻率自负的人,就应当用失败的教训来教导他,在失败中,在痛苦中才可能改变自己的缺点。

培养良好习惯: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一个严谨的人,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培养出来的,一个散漫的人,也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养成的。好习惯是在事上磨炼而成的,绝对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,听了一个报告就可以出培养良好的习惯。习惯必须要经过重复不断发生的行为形成固定的习惯模式,习惯就是一系列的行为在神经系统中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。

吸取失败教训:如果不是道德上的原因,失败就不是可耻的。如果不是同样的失败不断地发生,失败就是有价值的,甚至失败也是必要的。任何探索者都要经历失败,失败一次,自己会提升一步,而且失败也能够证明这个方法不行,这条路不通,失败之后我们才会重新找新的出路和方法。然而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失败,在失败之后,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。著名的企业家杰克•本顿曾这样说:“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我从苦难中获得的东西,都是我赢得成功的必要投资。”失败是成功之母,苦难是成功之父。古人讲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。发明家爱迪生说过:“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,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。”当然在失败中,我们也要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如果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造成的,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就要注意,不能再满目的冒险和行动,因为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。

勇于面对挑战:勇敢和奋进的人在竞争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地奋起,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人,一个敢于面对挑战的人,一个内心中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人,竞争越是激烈,越能够激发他的斗志。懦弱和退缩的人,在竞争性很强的环境中很容易倒下。乔丹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他面对的强大对手有直接的关系,他在和对手竞技的过程中,自己的水平也就不断的得到提高。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:“合理的要求是训练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。”各种行业中的佼佼者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,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,提升自己的能力的。儒家就有着强烈拼搏奋进的精神,在中国历代有影响力的大儒身上,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着“道”,为着心中的理想而奋进,他们积极进取,不屈服,不妥协,一生大智大勇,敢于面对各种挑战。

开展挫折教育:将人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,或放在虚拟的训练环境中,接受各种挫折教育,甚至给予尖锐的批评,让其经受各种压力、考验、挫败,这样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,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。挫折教育,甚至生存训练,可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,开发人潜能,矫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。在今天的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挫折教育,比如在中学生中开展徒步远足活动。孩子由于缺乏挫折的锻炼,抗挫折的能力很是让人担忧,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或者老师的一次批判而自杀。

回归日常生活:在古代的教育中,小学教育非常强调洒扫应对,一个人在洒扫应对中,待人接物的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。然而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洒扫应对的锻炼,十多岁的孩子不会洗碗,不会洗衣服,不懂得待人接物,很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无所知。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,要让孩子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中和自己相关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的问题。很多家长缺少这样的意识,加上自己的工作比较忙,在家里就请了保姆。请了保姆虽然方便了,然而殊不知,这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。

吴道子蒸饼悟画

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是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有一天,吴道子来到了一座寺庙,看到庙前有一个卖馍的妇女。这个妇女左边有一个妇女,此时正在和面做馍;而右边也有一个用馍具蒸烤的妇女。尽管左右两个人相距丈许, 但左边那个用面做成薄馍后,随手一扔,做好的馍就落到了右边妇女的馍具里去了,丝毫没有偏差。右边这个人接到馍以后,一面烧火一面翻馍。等馍熟了以后,她就用竹片轻轻一挑,那熟馍就飞起来,落在八尺外卖馍妇女的竹篮里。一块又一块,摞得十分整齐,让过路的人都不忍拍手叫绝,争相买馍。吴道子也看呆了,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了。于是他也走到了卖馍人的跟前,买了一块馍,并向她们询问是不是有什么技巧。卖馍的妇女回答他说这其实没有什么诀窍,只不过是因为烙的时间长了,手熟罢了。

吴道子恍然大悟。原来学习书法、绘画也是一样的道理:熟能生巧,功夫到了自然也就成了。从那以后他更加勤奋。见山画山,见水画水,见人则描人,见树则绘树。才到20岁,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。在绘画上,吴道子可谓是精益求精。他曾在长安和洛阳的寺观里画了三百多幅壁画,无一不是珍品。他所画的人物就连衣褶也是飘飘欲举,被后人称为“吴带当风”。他的山水画也是自成一家。他曾经大笔挥洒,一天之内就将嘉陵江三百余里的山水画在大同殿的墙壁上。

吴道子的绘画上的艺术成就,对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被后人称为“画圣”。北宋的苏东坡也曾赞道:“画至吴道子,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点评:高明的技艺都需要长期的、艰苦的训练。

五、如何做到自强不息?

1、目标远大:自强不息的内动力,来自于我们树立的远大目标。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,他生命中生生不息的力量才能够激发出来。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,西方人认为,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,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白活一回,不能与草木同朽。孔子的一生就是“自强不息”的一生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。”(《论语•为政》)

2、艰苦磨炼: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,不可能一帆风顺,世界由阴阳二气组成,人的一生也是由幸福快乐、痛苦磨难组成的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需要有必要的磨炼。人都存在着惰性,如果从小孩子就生活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,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,人就只会习惯于舒适的环境。在今天,挫折教育、吃苦教育非常有必要,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艰辛,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。孩子缺少吃苦的锻炼,将来长大了面对巨大的困难时,就会产生懦弱、焦虑、紧张、抑郁、退缩等不良的情绪,这样的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。

3、意志坚强:心理学家华生认为,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,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意志自由可言。而叔本华和尼采则认为人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,意志力是独立于客观现实的纯粹的精神力量。前者的观点忽视了意志力可改变的事实,意志力在艰苦的环境中会得到提升。如果让一个人在一个艰苦环境持续地接受锻炼,慢慢的他的意志力就会得到提升。

4、自主担当:担当意识是一个人责任心的集中体现,今天很多人习惯于在工作中推诿责任,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往往给自己找借口。有铁良子之称的董明珠,在她的企业管理中,如果员工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“这个不是我的事情,这个跟我无关,这个事情我不知道”,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。因为在董明珠看来这是缺乏担当意识的体现。中国发展到今天,成就固然是有目共睹的,然而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,中国人今天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担当意识,没有责任心,只要不是关系到自己家的事情,再大的也可以不管。读书人要有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”的担当意识,只有这样我们文化的复兴才会有希望。

5、永不放弃: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士,都有自强不息,永不放弃的精神,这种精神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被强调和推崇的。人类创造了太多的奇迹,每一项奇迹的背后都是因为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做支撑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,永不放弃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历史上的圣贤都有永不放弃的精神,如孔子“发愤忘食,乐而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;顾炎武的“有一日未死之身,则有一日未闻之道”。

6、持之以恒:事业的成功,道德的提升,都必须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努力,长久不懈地坚持下去,持之以恒,才能取得成就。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的,老百姓种庄稼都要付出辛苦的汗水,何况是要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。选择了一条道路,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不能浅尝辄止,不能朝秦暮楚,更不能半途而废,功亏一篑。立定志向就不要随意地改变,只要方向是正确的,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,坚持下去,就会取得该有的成就。许多失败者,其实是中途放弃者,没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。

胡三省注《通鉴》三十年

胡三省是南宋末年的人。那个时候,元军挥师南下,南宋国土大量沦丧,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但胡三省却夜以继日,寒暑不辍,最终完成了《资治通鉴广注》九十七卷和史论十篇。这让他不由欣喜万分,毕竟这些书稿是他心血的结晶。1276年,元军攻陷了南宋的都城临安。胡三省背着沉重的书稿,和几个读书人一起翻山越岭,向西往新昌逃难。行至山腰的时候,山中窜出了十多个强盗,胡三省的同伴被杀,而胡三省因为滚落山涧得以逃生。同伴遇害,让胡三省悲痛万分,然而更令他伤心的是,自己耗尽心力编写而成的《资治通鉴广注》的书稿也没有了。

就这样,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了新昌,在当地一户富人的家里当家庭教师。尽管书稿丢失了,但胡三省并没有因此而灰心,因为他相信,自己还在,还可以继续写。于是,他白天教书,晚上就继续为《资治通鉴》作注。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,胡三省终于重新完成了《资治通鉴注》。而此时的他已经70多岁,早已过了古稀之年,还患有气喘病。他的儿子见他为了著书常常彻夜不眠,心中十分不忍,便劝他要以身体为重。然而胡三省却说:“人生在世,总要做出一番事业。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只有靠一个‘勤’字。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写成这本书,哪怕是因此而累死也不会觉得遗憾!”

细细数来,胡三省从42岁弃官之后就开始著书,历经三十个寒暑,直到临死前才完成《资治通鉴注》。

点评:做学问,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,方能有所成就。

六、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中的“勇”?

“智、仁、勇”被儒家认为是三达德。《中庸》第二十章阐明道:“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”。 《论语·子罕》中孔子说道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孙中山把智、仁、勇三者列为军人精神的三要素。所以“勇”是儒家文化,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色,可以将勇分为三种:

2、功利之勇:“功利之勇”在今天被广泛的应用,今天成功的代名词就是“有钱”或者“有权”,各种社会精英无不朝着金钱和权位用尽心思和才智。为了获得金钱和权位,行常人之不能行之事,忍常人不能忍之事,也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。然而这种功利之勇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,很多时候是无道的,损人利己,消耗资源,破坏环境,这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。

3、道义之勇:道义之勇就是在道义上的勇敢,是为了弘扬正道,是为了坚守正道。义理之勇是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不惧强暴、不畏权势、不怕艰险、不顾利害、不计生死而一往无前的道德品质。中华民族在一次次面临危机的时候,总是有大智大勇的仁人志士站出来力挽狂澜。义理之勇是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毅、和紧密相结合的,是同浩然正气相结合的,这种勇是大智大勇,是良性的,是需要我们积极倡导和推崇的。

如何运用道义之勇?

1、勇要用于正道:孔子说:“君子义以为上,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”生活中多见懦弱、消极、颓废之人,于是乎,有勇气的人,敢拼敢闯的人就会被推崇和赞扬。要把勇用于正道之上,不可用于邪道 。评判一种勇敢的行为是善还是恶,就要看它是否符合道义。如果勇用于正当的事业上,用于谋取人类、国家、社会、他人的利益,就是善的;如果用于邪恶的事上,用于争取个人的私利又同时践踏他人的利益就是恶。

2、勇不要用于错误的方向:在中国的寓言故事中讲到战国时候的一个人,他要到南边的楚国去,然而他却朝着北方行驶,别人提醒他方向错了,他还不以为然,说自己善于驾车,马又跑得快,路费带得多,继续往北走。这个人有很大的勇气和决心,但是方向不对,他越努力,离目标越远。

3、勇于决断:就是处事坚决、果断,不可优柔寡断,很多人在优柔寡断中错失很多机会,一辈子一事无成。当我们做出一个理性的决定之后,我们就要果断的去执行,不可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起来走原路。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,子闻之,曰:再,斯可矣。”优柔寡断的人,做事的时候东想想西想想,错失良机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当然果断的决断能力不是靠鲁莽和冲动,而是要有智慧和经验做支撑。明代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中讲:“谋在于众,断在于独。”

4、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: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,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种勇气是常人没有的,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精神素质。这些攀登者并不是身体素质远远超于常人,而是精神意志力超于常人,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的时候,他们一定是身心疲惫,是用着意志力一步一步的往前迈进的。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他的行动力和意志力也是超于常人的。万科集团的王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200352岁王石成功登上珠峰,成为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,王石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,但此后四年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成功登上11座高峰。这就是一种勇往直前,敢作敢为,坚韧不拔,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就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

5、勇者要克服恐惧心里:一个人在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,如果不是自身有坚强的意志力往往会退缩。当挑战越大的时候,内心中的恐惧和懦弱会占上风,甚至会被被恐惧压倒。所以一个勇者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克服内心的恐惧懦弱,冲破一切障碍,胆怯是套在自己身心之上的精神枷锁。懦弱的人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取得一点成绩,便骄傲自满,受到一点挫折,便一蹶不振。

6、仁、智、勇相统一:常人往往把勇单独应用,太有勇气的人,一般就有霸气、傲气,而缺少仁爱之心,缺少大智慧,没有大智就没有大勇。所以孔子倡导的勇,即是义理之勇。仁、智、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勇离开了智和仁,就是198匹夫之勇,功利之勇,血气之勇。真正的勇是从仁义之心生发出来的,因此,有仁义之心的人必定勇敢,而仅有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。智、仁、勇三达德是既是相互独立的,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。

 

杨志卖刀

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有个“汴京城杨志卖刀”的故事。故事是这样讲的:杨志由于在京城里把钱都花光了,以至于连吃饭穿衣都没有办法解决,只好将祖传的宝刀拿到集市上变卖。孰料到了集市上去碰到了横行霸道的无赖牛二。牛二看中了杨志的宝刀,可是又不想出钱买,于是就与他纠缠起来。“你这刀凭什么叫做宝刀?”杨志回答说:“我这刀砍铜剁铁刀口绝不卷曲,吹毛得过,杀人不沾血,自然称得上宝刀!”牛二说:“你以为你说了我就相信吗?除非你实验给我看!”

于是杨志便将铜钱摆成一摞,用刀一劈,果然劈成了两半;接着又拿来一把头发,对着刀口一吹,头发全部断成两截,纷纷飘落。牛二说:“好刀!好刀!不过还想看看你说的杀人不沾血!”杨志回答:“这好办,牵条狗来试试!”然而此时的牛二喝得半醉,又存心想赖杨志的宝刀,便叫嚷着非要杨志杀个人试试:“你要真是条汉子,就剁我一刀!”说着,将头伸到刀口下。眼见牛二欺人太甚,杨志又气又怒。盛怒之下的杨志拿起刀,一刀就捅在了牛二的嗓子眼上,牛二顿时倒地;杨志还觉不解气,上前往牛二的胸口上连捅了几刀,将牛二杀死。后来,杨志因为杀人被打入了死牢,亏得众人相救,他才改判为发配大名府充军,免于一死。点评:杨志之勇,是匹夫之勇,这是一种鲁莽蛮干、盲目冒险、凶残逞强的行为,不值得倡导。

8、如何运用刚柔相济的原理?

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强调柔和之美的,在我们的书法、绘画、音乐、太极拳、中医等文化中都体现出柔和之美的文化特征。然而中国的文化不是偏执于某一方面,从我们的太极图就可以看出我们文化的特征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所以中国文化是刚柔相济的,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。我们儒释道三家中有各有则重,儒家文化刚多于柔,主张刚健、有为、进取,佛道文化则以柔、静为主。

1、刚柔并济

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忍耐、忍让是一大特征,这是中国人理性的一种表现,但是在中华民族忍让的性格特征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中庸之道了。在大是大非面前,在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,得要刚强,要有勇气,在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无须再忍。智慧之人并不是一味地用刚,或者一味地用柔,而是懂得何种情况下应当刚,何种情况下应当柔。创业需要刚强进取,而守业需要循序渐进;为人处世得要柔,要常常礼敬谦让别人,在生活中要少去争斗,少计较;在外工作则要积极进取,在家时要和谐柔顺。

2、居上守弱

老子说:“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”居于上位者,有权有势者,本已处于刚强的形态,这时就需要用柔弱加以调和,使得阴阳处于平衡的状态。一般居于上位者,刚强要多于柔和,进取要多于保守。权位太高之人,过于好大喜功,就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损害。越是强大,越能够居弱时,反而会越强大,就像大海处卑居下,江河流水奔流而至,才能成为浩瀚的大海。老子看到了人们争强好胜而使社会处于冲突之中,看到统治者贪暴横行而给人民带来祸害,于是,针对这些问题,他就提出“无为而治”,主张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(《老子》五十七章),告诫大国的领导人说:“治大国若烹小鲜。”(《老子》六十章)

3、以柔克刚

老子主张“柔弱胜刚强”。比如极高明的太极拳,看上去软绵绵的,似乎没有一点力量,但是爆发起来的力量却无比的强大。我们一定要清楚,老子的“柔”是“胜刚强”的柔,而不是被刚强战胜的“柔”。以刚克刚,就如以石击石,最终同归于碎。以柔克刚,就是滴水穿石,就是绵里藏针。《老子》七十八章云:“天下莫柔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”

四、能屈能伸

大智慧者在为人处世中,在工作学习中要能屈能伸,能进能退。一味向前,则是过于刚,过于刚强,只进不退,容易引发冲突,极易折断。不顾客观条件如何,硬着头皮往前冲,以卵击石,必遭失败。比如西方的健身方式,只知道一味的让自己的肌肉变得强大,不懂得阴阳平衡,殊不知在这种健身方式,很容易受损耗人的元气,最后适得其反。然而一味地退让,一味地强调弱,则违背的中道精神。比如封建时代,过于柔弱的民众,只会助长暴君的出现。过于柔弱的妻子,只会助长丈夫不义的行为;过于纵容孩子的父母,只会让孩子养成一身的坏习惯。宜进则进,宜退则退,方是刚柔并济。

柔弱胜刚强

据说老子的老师名叫商容,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。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,曾将老子叫到自己的床前。老子恭敬地问:“老师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?”商容张开嘴给弟子看了看,然后说道:“你看看,我的舌头还在吗?”老子有些大惑不解,但他还是认真地回答:“当然在。”商容又问:“那我的牙齿呢?还在吗?”老子回答说:“您的牙齿已经全部落光了。”商容看着老子,点了点头,说:“那么,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?”老子沉思片刻,抬起头对老师说:“老师想告诉我的是不是过刚则易衰,柔和反能长存?”商容满意地点点头,笑着说:“天下的道理就在其中。”

点评:柔并不一定弱,柔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。

9、成功的要素有哪些?

1、勤奋:成功需要具备这样一些要素:正道、计划、勤奋、坚持、计划、动力、目标、天赋、智慧、方法、机遇等。而在这些要素中,勤奋是最重要的,是必不可少的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,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奋,就是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。他们的一生中,很多人都是处于逆境中,有的出身不好,从小遭受各种磨难;有的遭受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;有的天赋不好,但是,靠着勤奋努力最后成功了。然而有了勤奋还需要以下因素来支撑,勤奋才能助人走向成功。

2、目标: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,才会有正确的方向,没有目标,就没有方向,勤劳奋进的品质就可能浪费在琐碎而无价值的事情上。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需要好好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,这个目标不一定要很大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,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。

3、动力:如何把自己内心中积极奋进的一面激发出来,就是需要有动力。崇高的理想,宏大的心愿,使命感,责任感以及生存的压力,都可以转化为强大动力。以牟利为目的的人以发财作为动力,事业心强的人以完成自己的事业为动力,有公德的人以服务他人、贡献于社会为动力。我们给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越有价值,越能够激发出我们内心中的潜能,我们的动力也就越强大。

4、计划:成功离不开勤奋,因为要成就一件事情不是靠一朝一夕的付出,而是要长年累月的积累。但是没有计划,没有规划,时间容易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耽搁,有时候我们感觉一年下来非常繁忙,没有什么时间休息,但是到年底一看也没有真正做成几件有意义的事情。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规划,没有计划,抓不住重点,什么事情都想做好,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。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情,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计划,一个星期甚至每一天要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跟踪,要经常总结哪些不必要的事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,这样勤奋才能产生真正的生产力。

5、坚持:有了目标,有了动力,有了计划,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。只要的目标是正确的,是有价值的,对自己生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,能够为民族的复兴、文化的复兴有所帮助,就要把自己的勤奋用到极致。司马迁从20岁开始收集史料、实地采访、写作,花40年的时间完成《史记》。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,搜集了大量的材料,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《浮士德》。

6、俭朴:要成就一项有价值的事业,特别是文化事业,除了上述的要素之外,还需要耐得住寂寞,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。要成就事业,我们要念兹在兹,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。这样一来我们,就没有多于的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,只有俭朴,才能从消费、娱乐中摆脱出来,集中精力去奋斗。

王献之习字

王献之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,他自幼聪明好学,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,专攻草书和隶书,也擅长绘画。

有一天,学习书法不久的小献之问母亲郗氏:“我的字再练上三年应该可以了吧?”见母亲摇头,献之又问:“那五年呢?这总行了吧。”谁知母亲还是摇头。献之一看,十分着急,连连拉着母亲询问:“究竟要多长时间呢?”“你看这十八缸水,哪一天你能将他们全部写完,你的字就会有筋有骨、有血有肉,就会站得直立得稳!”原来父亲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后,对他说。心中不服的王献之不发一言,咬牙练了五年,然后抱着一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——这是他这几年以来写得最满意的字,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表扬。孰料父亲拿过这些字之后,一张张掀过,却个劲地摇头。直到掀到一个“大”字,献之才看到父亲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,并随手在“大”字下面添了一个点,之后便将手稿全部退还给了他。

小献之心中不服,抱着全部习字找到母亲,说:“我这五年可是完全照着父亲的字样来练的!母亲,您仔细看看,我和父亲的字到底有什么不同?”母亲认真地看了三天,然后指着王羲之加在“大”字下面的那一点,叹了口气,说:“吾儿磨尽三缸水,唯有一点似羲之。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彻底泄了气,他垂头丧气地说:“照这样下去,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啊!”见儿子骄气已经全部消除了,母亲就鼓励他说:“孩子,你要记住,只要肯下功夫,就没有翻不过的山、蹚不过的水。只要你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,何愁达不到目的呢?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很受鼓舞,于是他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。

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练尽十八缸水之后,王献之在书法上终于突飞猛进——他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、炉火纯青的程度,和父亲王羲之一齐被人们称为“二王”。

点评:勤奋苦练,功夫到家,才能掌握书法之技,进而悟到书法之道。

(本文选自陈杰思、刘少华著《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》,中华书局2018年版。)

一、如何立志?

立志,是指立下志愿,树立志向 。一个人一辈子要做些什么,同自己的的志向有直接的关系。人无志则事不成,一个人没有志向就没有方向,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。就如同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,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,那么这艘船就只能盲目地在大海上行驶。所以立志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先决条件,儒家非常强调立志。立志高远:高,即高尚,远,即远大。远大的志向为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北宋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”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志向。中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一生都是兢兢业业地做学问,其原因就是他们给自己立下的志向非常大,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。在中国古代形成士、农、工、商这样的社会等级,古代社会高度的尊重读书人,我们把儒家经典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所以中国古代读书人普遍志向高远。在今天我们高度的推崇商业,忽视文化的建设,谈道德谈道义变得惨白无力,只要能够赚钱,可以不择手段,很多人为名利而活,只是追求吃喝玩乐,跟动物的追求就没有什么区别。如果我们不想辜负我们高贵的灵魂,不想一辈子与草木同朽,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。

立志坚定:墨子讲“志不坚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”。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志向,没有正确的志向,一辈子就会随波逐流,得过且过,碌碌无为。只有立志决定,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圣贤之道,自己智慧之门才会打开。立了志,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守志,矢志不渝,终生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而不懈努力,唐朝诗人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中的名句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。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,会面临很大的阻力,需要克服各种困难,然而越是困难越能够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力。

聚精会神:立定了正确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,立志是容易的,立定弘扬圣学的志向也是容易的,难就难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力上。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,会有很多干扰和阻力,最大的干扰就是自己的松懈,不能把自己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全力以赴地前进。今天,每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是将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财力、兴趣、心念等朝着自己目标汇聚,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。立定志向只是画了一个设计图,这个设计图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一砖一瓦的去建设。王阳明说,如果不立志,志向不坚定,就会如船没有舵一样随波飘流,就会像马没有缰绳一样任意奔腾。立志还如同开车有了方向,然而行驶在路上之后就需要开车者聚精会神,紧握方向盘,不能偏离方向,方能到达目的地。如果在前进的路途中偏离方向,就不能够到达目的地。今天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,制定了目标,但是有很事让他分心,比如晚上要看看电视,玩玩手机,周末要去聚会,要逛街,假期要去旅游,最后设定的目标只能付之东流。

时时践履: “道不远人”,道就在我们心中,就在我们身上,关键在于我们要用至诚之心去体征。仁义道德是要我们随时随地去践行的,对于仁义道德的体证,只有做到起心动念无不是善,道才能真正在我们身上现象出来。王阳明说:“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学。”如果所立的志是道义之志,就要“念念存天理”,在随事随物中为善去恶,呈现良知,随时随处省察自己的心念,但有一念不合乎良知,即克去之,使不善者归于善。这样仁义道德才会是真的,不然就是假的。

人各有志:在道义之志方面,人与人的志向通常是相似、相通的,因为道在儒家这里就是历代圣贤所要维护的 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不遵循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”就违背了做人的根本。一个人把握住了不变的道之后,生命有了安顿之处后,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自己的事业。在事业之志方面,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,由于人的个性特征不同,能力不同,机遇不同,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志向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要求弟子们“各言其志”,颜渊的志向在于道德学问上,冉求的志向在于治理国家,公西华的志向在于学习礼仪制度,曾皙的志向在回归自然,子路的志向在救民于水火,孔子的志向则是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。

念念在兹:就是说一天到晚都在这个念头上,对所做的事情进入到痴迷的状态。早上也这样想,这样做,晚上也事这样想,这样做。一个人的心念全神贯注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那么他的心神就会凝聚于此,孜孜以求,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趋向,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。念念在兹,就可以排除杂念,就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,坚定的意志力。然后围绕着自己的目标,一步一步走到终点。奥里森•斯威特•马登在书中写道:“人类中的伟人都是注意力相当集中的人,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目标。”

以志帅气:立了志,由心志统帅心气,心念就有了定向,心气就有了方向。我们说人活一口气,我们立定的志向能够唤醒或调动自己身体内的潜能,唤醒心中的正气。这股正气能够时时让自己充满能量,这股正气能够压制住内心中的妄念和邪气。如果不立下大志,志向不坚定,内心中的种种心念、种种心气就是混乱甚至是相互冲突的。我们的志向不够坚定,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泄气,一个人失败不怕,怕就怕泄了气,没有了斗志。内心中志向坚定,就能够调和心念,心气就不会昏沉,不会浮躁,所以,立志可以养正气,去邪气、躁气。汉代的王充认为“初生意于善,终以善;初生意于恶,终以恶。”就是这个道理了。竖立目标: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被动的,是随波逐流的。没有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,糊里糊涂就走完了人生道路。威廉姆•玛斯特恩曾经向3000人问过同样的问题:“你为什么而活着?”结果表明有94%的人说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。应当把目标分解,有年度目标、月目标、周目标、日目标,这样把目标细化有利于我们去实现,不然目标模糊,就容易浪费时间。我们一般情况下会给自己设定一些模糊的目标,比如说,我们今年要想读一些书。然而我们只是这样想,只是有一个大概的目标,我们读书的计划往往实现不了。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,要把一年需要读的数目列出来,然后每个月读几本确定下来,每周读那一本确定下来,每一天什么时间段读书确定下来,这样目标才容易达成。

 

刘备之志

东汉末年,群雄逐鹿。作为汉室后裔,刘备因其能修德之故,在群雄中迅速崛起,并于西蜀称帝,与曹魏和孙吴政权三分天下。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,在集市上贩履织席,趁着天下大乱之际起事。他最终能成功,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为人讲仁义道德,礼贤下士。他在荆州的时候,就能有豪杰前来归降。后来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当世之事,其心之诚令诸葛亮也万分感激,做到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他,并为之奋战沙场,也是感刘备之德。后来刘备在当阳兵败,遇曹军追逐。由于随行逃亡的百姓人口众多,导致行军速度缓慢,遂有人提议将老百姓抛下,以便快速行走。而刘备却严词拒绝了,并说:“只有以人为本,才能成就大事业。如今百姓前来归降我,我又如何忍心将他们抛弃呢?”在刘备遭遇危机的时候,百姓还是愿意随行其后,恰恰说明他深得民心。刘备后来能成事,也是依靠人民的支持。

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亲身实践,所以刘备深知修德、积德乃是成事之本,所以在他临终之前,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留下这些话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汝父德薄,勿效之。可读《汉书》、《礼记》,闲暇历观诸子及《六韬》、《商君书》,益人意智。”(《三国志•蜀书•先主传》)话虽只有寥寥数语,可却是刘备一生奋战、历经成败的经验之谈。然而刘禅确实不是有才德之人,自然也就没办法体会父亲的这句至理名言。尤其是诸葛亮死后,更没有人能管他,以至于他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,最终导致亡国为囚,却还大呼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

点评:刘备与刘禅最大的区别就是:刘备有拯救人民之志,而刘禅则有奢侈享乐之欲。

二、如何培养自信?

自信就是自我肯定,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能,通过自我肯定调动自身积极正面的能量,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,是人的聪明才智、气质美、形体美的集中体现。在这种自信中,可以把人的潜能最大化的开发出来。古希腊就提出了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。 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,对自信有着另一种的理解和应用:“在东方文化中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着光明的本性,这个本性,在儒家来讲人性是至纯至善的,人性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就是圣贤,儒家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。”这种自信是对人性光明的自信,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,要实现这种自性,是要战胜人性中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

1、鼓励赞赏:鼓励、认可、赏识的方式比过度惩罚、批评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。特别对于孩子的教育,如果批评和惩罚多于肯定和认可,孩子就会长期在自卑中成长,就会形成自我否定,自我怀疑,从而自我设限。一个人的性情除了跟先天的遗传有关之外,还跟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,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,被否定的环境中,这个人就算先天性情开朗,也会慢慢变得自卑和孤僻。

2、扬长避短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也有自己的短处。过多地看自己的短处而不看自己的长处,会增加自卑。多关注自己的长处,发扬自己的优点,理性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,不要总想着自己的缺点。比如身高的不够理想,长得不够好看,不善于表达,性格不够开朗,这些都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缺点。如果一个人的外貌有缺欠,他完全可以用自己内在的修养、学识、品格来弥补,一个人的精神修养才是最重要的。一个内心和平中正的人,一个对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有体证的人,才是精神世界的贵族。一个人并不是要高高大大,五官端正才活得精彩,很多喜剧明星长相并出众,但是很受别人的欢迎,他所到之处带给别人都是欢声笑语,他制造的是快乐。所以人的自信不是由外在的形象来决定的,而是由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决定的。

3、用良好的情绪来影响自己:积极的情绪是慢慢培养出来的,首先要常常给自己一种积极正面的暗示,特别是积极正面的语言能够给自己力量,语言就像咒语一样,具有强大的暗示功能。所以我们可以反复诵读成功的格言,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:“我一定行,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好”,“我自己好不好不是由别人的评价来决定,而是由我积极正面的情绪以及和谐的内心世界来决定”“我现在的处境不是最坏的,现在的我比世界上很多人要幸福”等等。

4、不要过多依赖别人:在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父母的抚育、教导和保护。但是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孩子,事事帮孩子做主,事事替孩子办好,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一切,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具有懒惰、依赖的习性。这样的家庭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,只会培养出自我、自负的孩子。自信的前提是独立、勤奋、积极、上进,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,一旦进入到复杂的社会中,就会茫然不知所措,就会在各种挫败中形成自卑。晏子使楚春秋时期,齐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,楚国人想借机羞辱他。由于晏婴身材矮189小,楚王便命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约五尺来高的小洞,要求晏婴从洞中钻进去。然而晏婴却正色说道:“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中进去。如今我出使贵国难道也要从狗洞中进去吗?”晏婴的一席话令楚国人无话可说,只得打开城门,请晏婴进城。

晏婴进入王宫之后,拜见楚王。楚王上下打量了晏婴一番,慢悠悠地开口道:“你们齐国是没有人了吗?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做使臣呢?”晏婴恭敬地回答:“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千多户人家,大街上人挨着人,肩并着肩,衣袖一展开,就能遮天蔽日;挥挥汗水,就像是下雨一样。怎么可能没有人呢?只不过我们国家的使臣都有不同的出使对象,贤明的人就出使国君贤明的国家,那些无能的人就出使国君无能的国家。我实在是太无能了,所以国君就派我出使贵国。”楚王一听,顿时哑口无言。紧接着,楚王请晏婴喝酒。酒酣耳热之际,却见两个公差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。楚王问道:“这是哪里人?所犯何事?”公差回答道:“他是齐国人,所犯之事乃是偷窃。”楚王笑着对晏婴说:“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本来就善于偷东西?”晏子回答说:“在下听人说,橘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,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的话那就叫枳了。这两种植物叶子十分相似,但果实的味道却并不一样。其原因是水土不同啊!这个人在齐国的时候不偷东西,怎么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呢?是不是楚国的水土有问题,让老百姓都善于偷窃了!”楚王听完以后,笑着说:“看来果然是不能同圣人开玩笑啊!是我自讨没趣了。”

点评:晏婴虽然遭到嘲弄,但是,他的自尊与自信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,回击嘲弄者。

三、坚毅者需要自主自立

成就任何一件事情,除了有明确的方向和实施计划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执行,在执行一项计划的时候,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要战胜困难,除了具备客观的外部条件之外,关键就在于执行计划的人坚定的意志力。一个意志力坚毅的人一定在精神上是高度自主自立的,要做到自主自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1`、排除干扰: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毅力坚定。有想法的人很多,但是能够成就的人很少,关键就在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,干扰太多。这些干扰有自身的干扰和外在的干扰,自身的干扰主要是自己时间管理不科学和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。比如计划今天要写一个方案,或者要去拜访一个朋友,结果时间东耽搁一下,西耽搁一下,最后计划无法实现。要把一门学问做好,更需要排除一切干扰,全力以赴地钻到这门学问里去,才可能有所成就。而要排除外在的干扰,有时却是困难的,比如一个人要静下心来来做学问,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需既要工作,又要养家糊口,就会身不由己。还有的人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,被鲜花、掌声、190奖励、荣誉所包围,各种活动应接不暇,变得浮躁起来。浮躁者必定肤浅、庸俗,过着“热热闹闹”、“浑浑噩噩”的日子,精力分散,意志被消磨,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上,最后也不能取得成就。

2、依靠自己:陶行知说过:“滴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靠人靠天靠祖上,不算是好汉。”今天很多人把成功寄托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,想方设法的去靠近结交一些所谓有地位的人,希望利用别人而取得成功,自己却不去修炼真本事,结果“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”,最后往往一事无成。实际上不管任何一个行业,只要自己能够沉下心来,全力以赴的去钻研,最终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就的。史蒂夫•乔布斯曾经说过:“你的时间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。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3、自我克制:战胜自己,要明确是战胜自己的什么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,有些缺点就是制约自己成功的关键所在。比如贪得无厌、脾气暴躁、胆怯、懦弱、懒惰、拖延等。一个有着太多不良习性的人,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,是不可能把一家企业经营好,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官员。一个人要成就自己,就得要克制自己,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性、不良情绪。

4、自主选择:每一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,即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,是不能够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的。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投入再多的时间也只能取得一点点成绩,不可能真正成功。

5、自我反思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”任何行为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都应反躬自问,从自身找原因,好好检查自己、反省自己。西方人说:“借口和成功是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”。

6、自我管理:自我管理的关键是时间管理,没有时间管理其他的管理都是无效的,时间管理高效的人,才能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去做好一件事情。再忙的人,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归自己支配的,当别人来邀请自己吃饭、喝酒、唱歌、娱乐的时候,有时碍于情面,或考虑到关系,不好拒绝,或者自己的意志力也不坚定,也想出去玩。时间就如同鲁迅所说的“时间就如同海绵中的水,只要挤一挤还是有的” 。

7、独立思考:有的人是人云亦云,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,遇事也要独立思考,不能只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,也不能凡事都怀疑。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精神,这种理性的思考精神来自于平时多读阅读,多思考,多请教,多实践。

8、怀疑批判:对于自然科学,要鼓励创新。在科学技术方面如果我们墨守成规,最终只会被淘汰。中国古代圣贤也鼓励批判和怀疑的精神,孟子说:“尽191信书不如无书。”然而,我们不主张在文化领域中过度运用怀疑和批判精神,特别是对于圣贤留下来的思想和学问,很多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比如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义、和”,这些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价值观,是不可以摒弃的。五四以来,我们普遍地接受了西方的批判怀疑精神,批判圣贤,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天民族精神的缺失,许多人没有信仰,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中断。所以,批判怀疑的精神,我们要用好了,用对了,才能够有助于我们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的形成。

9、自我担当:一个人的责任心,一个人的担当意识,是从小事培养起来的。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,父母包办得太多了,很多孩子只知道读书考试,做事的能力几乎没有,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还像小孩子一样,什么事都要父母去做。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也是这样的,孩子到学校只是学习课本知识,今天的中学生由于有太多低效重复的作业,孩子们就养成了一种应付老师的习惯,这是今天教育的最大弊端,这种教育的弊端导致现代中国人养成了一种凡事应付的习惯。社会中处处可见欺上瞒下、相互推诿、逃避责任、偷奸耍滑的现象。

 

卞和断足献玉

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,他善于辨玉识玉。有一天,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石头,他认为这块石头里一定藏着一块美玉,便将石头献给了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厉王。楚厉王接见了卞和,并让玉匠对这块石头进行鉴定。然而玉匠鉴定之后却说:“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并没有什么宝玉。”楚厉王一听,十分生气,认为卞和欺骗自己。于是就以欺君之罪将卞和的左脚砍了下来。卞和十分委屈,他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,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罕见的宝玉。于是他将石头保存了下来,等待机会再试一试。后来,楚厉王去世了,楚武王继承了王位。卞和觉得新的君主应该会相信自己,于是他拖着仅存的一条腿再次到宫中献玉。然而楚武王同样不相信卞和,他将卞和的右脚也砍掉了。卞和只得抱着自己的宝玉,日夜伤心哀叹。但他始终不愿放弃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让天下人明白他的判断是对的,知道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玉。接着,楚武王也去世了,继位的是楚文王。没有了脚的卞和自然没法再到大殿上去献玉,只得抱着玉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,以至于眼睛都哭出血来了。这件事情传到了文王耳朵里,他觉得十分奇怪,于是便派人询问:“天下被砍双脚的人可不只你一个,但却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,这是为什么呢?”

卞和伤心地回答:“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,我哭是因为珍宝竟然被人当成了石头。”文王听说了卞和两次献玉的事情,也觉得很好奇。于是他请来能工巧匠,打开石头验看,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块美玉。后来,楚文王就下令工匠将这块玉雕琢成一块白璧,作为传世之宝,同时给这块玉取名“和氏璧”。

点评:卞和坚持自己的判断,表现出极强的自主自立精神。如果不能坚持自己对宝石的确信,这块宝石或许永远不能为世人所知。

四、“事上磨炼”如何展开?

儒、释、道三家做学问都强调实践,在书房把经典读明白了,把训诂的学问搞懂了,这还不是真学问。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是用来指导我们怎么生活,怎么做人,中国传统的学问非常强调实践。在理上可以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在生活却应用不出来,道理和实践脱节,这就违背了圣贤的教化。坚强意志力不会天生就有,也不是通过知识灌输就培养得出来的,必须从苦难的磨炼中而来。

要有针对性:事上磨炼要有针对性,事上磨炼一般是磨炼我们的心性,每个人在心性上都会有不同的缺点,比如责任心弱的人,要给予他单独完成某件工作的机会,要让他去承担责任;而优柔寡断、胆小怕事人的,要给他独立作出决定的机会,有了做决定的机会,优柔寡断的缺点就会慢慢得以改变;对于自卑的人,也要多给他做事的机会,并及时给予鼓励;对于轻率自负的人,就应当用失败的教训来教导他,在失败中,在痛苦中才可能改变自己的缺点。

培养良好习惯: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一个严谨的人,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培养出来的,一个散漫的人,也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养成的。好习惯是在事上磨炼而成的,绝对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,听了一个报告就可以出培养良好的习惯。习惯必须要经过重复不断发生的行为形成固定的习惯模式,习惯就是一系列的行为在神经系统中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。

吸取失败教训:如果不是道德上的原因,失败就不是可耻的。如果不是同样的失败不断地发生,失败就是有价值的,甚至失败也是必要的。任何探索者都要经历失败,失败一次,自己会提升一步,而且失败也能够证明这个方法不行,这条路不通,失败之后我们才会重新找新的出路和方法。然而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失败,在失败之后,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。著名的企业家杰克•本顿曾这样说:“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我从苦难中获得的东西,都是我赢得成功的必要投资。”失败是成功之母,苦难是成功之父。古人讲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。发明家爱迪生说过:“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,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。”当然在失败中,我们也要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如果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造成的,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就要注意,不能再满目的冒险和行动,因为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。

勇于面对挑战:勇敢和奋进的人在竞争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地奋起,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人,一个敢于面对挑战的人,一个内心中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人,竞争越是激烈,越能够激发他的斗志。懦弱和退缩的人,在竞争性很强的环境中很容易倒下。乔丹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他面对的强大对手有直接的关系,他在和对手竞技的过程中,自己的水平也就不断的得到提高。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:“合理的要求是训练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。”各种行业中的佼佼者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,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,提升自己的能力的。儒家就有着强烈拼搏奋进的精神,在中国历代有影响力的大儒身上,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着“道”,为着心中的理想而奋进,他们积极进取,不屈服,不妥协,一生大智大勇,敢于面对各种挑战。

开展挫折教育:将人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,或放在虚拟的训练环境中,接受各种挫折教育,甚至给予尖锐的批评,让其经受各种压力、考验、挫败,这样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,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。挫折教育,甚至生存训练,可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,开发人潜能,矫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。在今天的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挫折教育,比如在中学生中开展徒步远足活动。孩子由于缺乏挫折的锻炼,抗挫折的能力很是让人担忧,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或者老师的一次批判而自杀。

回归日常生活:在古代的教育中,小学教育非常强调洒扫应对,一个人在洒扫应对中,待人接物的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。然而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洒扫应对的锻炼,十多岁的孩子不会洗碗,不会洗衣服,不懂得待人接物,很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无所知。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,要让孩子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中和自己相关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的问题。很多家长缺少这样的意识,加上自己的工作比较忙,在家里就请了保姆。请了保姆虽然方便了,然而殊不知,这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。

吴道子蒸饼悟画

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是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有一天,吴道子来到了一座寺庙,看到庙前有一个卖馍的妇女。这个妇女左边有一个妇女,此时正在和面做馍;而右边也有一个用馍具蒸烤的妇女。尽管左右两个人相距丈许, 但左边那个用面做成薄馍后,随手一扔,做好的馍就落到了右边妇女的馍具里去了,丝毫没有偏差。右边这个人接到馍以后,一面烧火一面翻馍。等馍熟了以后,她就用竹片轻轻一挑,那熟馍就飞起来,落在八尺外卖馍妇女的竹篮里。一块又一块,摞得十分整齐,让过路的人都不忍拍手叫绝,争相买馍。吴道子也看呆了,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了。于是他也走到了卖馍人的跟前,买了一块馍,并向她们询问是不是有什么技巧。卖馍的妇女回答他说这其实没有什么诀窍,只不过是因为烙的时间长了,手熟罢了。

吴道子恍然大悟。原来学习书法、绘画也是一样的道理:熟能生巧,功夫到了自然也就成了。从那以后他更加勤奋。见山画山,见水画水,见人则描人,见树则绘树。才到20岁,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。在绘画上,吴道子可谓是精益求精。他曾在长安和洛阳的寺观里画了三百多幅壁画,无一不是珍品。他所画的人物就连衣褶也是飘飘欲举,被后人称为“吴带当风”。他的山水画也是自成一家。他曾经大笔挥洒,一天之内就将嘉陵江三百余里的山水画在大同殿的墙壁上。

吴道子的绘画上的艺术成就,对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被后人称为“画圣”。北宋的苏东坡也曾赞道:“画至吴道子,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点评:高明的技艺都需要长期的、艰苦的训练。

五、如何做到自强不息?

1、目标远大:自强不息的内动力,来自于我们树立的远大目标。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,他生命中生生不息的力量才能够激发出来。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,西方人认为,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,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白活一回,不能与草木同朽。孔子的一生就是“自强不息”的一生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。”(《论语•为政》)

2、艰苦磨炼: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,不可能一帆风顺,世界由阴阳二气组成,人的一生也是由幸福快乐、痛苦磨难组成的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需要有必要的磨炼。人都存在着惰性,如果从小孩子就生活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,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,人就只会习惯于舒适的环境。在今天,挫折教育、吃苦教育非常有必要,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艰辛,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。孩子缺少吃苦的锻炼,将来长大了面对巨大的困难时,就会产生懦弱、焦虑、紧张、抑郁、退缩等不良的情绪,这样的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。

3、意志坚强:心理学家华生认为,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,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意志自由可言。而叔本华和尼采则认为人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,意志力是独立于客观现实的纯粹的精神力量。前者的观点忽视了意志力可改变的事实,意志力在艰苦的环境中会得到提升。如果让一个人在一个艰苦环境持续地接受锻炼,慢慢的他的意志力就会得到提升。

4、自主担当:担当意识是一个人责任心的集中体现,今天很多人习惯于在工作中推诿责任,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往往给自己找借口。有铁良子之称的董明珠,在她的企业管理中,如果员工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“这个不是我的事情,这个跟我无关,这个事情我不知道”,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。因为在董明珠看来这是缺乏担当意识的体现。中国发展到今天,成就固然是有目共睹的,然而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,中国人今天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担当意识,没有责任心,只要不是关系到自己家的事情,再大的也可以不管。读书人要有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”的担当意识,只有这样我们文化的复兴才会有希望。

5、永不放弃: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士,都有自强不息,永不放弃的精神,这种精神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被强调和推崇的。人类创造了太多的奇迹,每一项奇迹的背后都是因为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做支撑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,永不放弃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历史上的圣贤都有永不放弃的精神,如孔子“发愤忘食,乐而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;顾炎武的“有一日未死之身,则有一日未闻之道”。

6、持之以恒:事业的成功,道德的提升,都必须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努力,长久不懈地坚持下去,持之以恒,才能取得成就。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的,老百姓种庄稼都要付出辛苦的汗水,何况是要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。选择了一条道路,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不能浅尝辄止,不能朝秦暮楚,更不能半途而废,功亏一篑。立定志向就不要随意地改变,只要方向是正确的,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,坚持下去,就会取得该有的成就。许多失败者,其实是中途放弃者,没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。

胡三省注《通鉴》三十年

胡三省是南宋末年的人。那个时候,元军挥师南下,南宋国土大量沦丧,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但胡三省却夜以继日,寒暑不辍,最终完成了《资治通鉴广注》九十七卷和史论十篇。这让他不由欣喜万分,毕竟这些书稿是他心血的结晶。1276年,元军攻陷了南宋的都城临安。胡三省背着沉重的书稿,和几个读书人一起翻山越岭,向西往新昌逃难。行至山腰的时候,山中窜出了十多个强盗,胡三省的同伴被杀,而胡三省因为滚落山涧得以逃生。同伴遇害,让胡三省悲痛万分,然而更令他伤心的是,自己耗尽心力编写而成的《资治通鉴广注》的书稿也没有了。

就这样,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了新昌,在当地一户富人的家里当家庭教师。尽管书稿丢失了,但胡三省并没有因此而灰心,因为他相信,自己还在,还可以继续写。于是,他白天教书,晚上就继续为《资治通鉴》作注。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,胡三省终于重新完成了《资治通鉴注》。而此时的他已经70多岁,早已过了古稀之年,还患有气喘病。他的儿子见他为了著书常常彻夜不眠,心中十分不忍,便劝他要以身体为重。然而胡三省却说:“人生在世,总要做出一番事业。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只有靠一个‘勤’字。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写成这本书,哪怕是因此而累死也不会觉得遗憾!”

细细数来,胡三省从42岁弃官之后就开始著书,历经三十个寒暑,直到临死前才完成《资治通鉴注》。

点评:做学问,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,方能有所成就。

六、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中的“勇”?

“智、仁、勇”被儒家认为是三达德。《中庸》第二十章阐明道:“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”。 《论语·子罕》中孔子说道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孙中山把智、仁、勇三者列为军人精神的三要素。所以“勇”是儒家文化,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色,可以将勇分为三种:

2、功利之勇:“功利之勇”在今天被广泛的应用,今天成功的代名词就是“有钱”或者“有权”,各种社会精英无不朝着金钱和权位用尽心思和才智。为了获得金钱和权位,行常人之不能行之事,忍常人不能忍之事,也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。然而这种功利之勇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,很多时候是无道的,损人利己,消耗资源,破坏环境,这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。

3、道义之勇:道义之勇就是在道义上的勇敢,是为了弘扬正道,是为了坚守正道。义理之勇是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不惧强暴、不畏权势、不怕艰险、不顾利害、不计生死而一往无前的道德品质。中华民族在一次次面临危机的时候,总是有大智大勇的仁人志士站出来力挽狂澜。义理之勇是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毅、和紧密相结合的,是同浩然正气相结合的,这种勇是大智大勇,是良性的,是需要我们积极倡导和推崇的。

如何运用道义之勇?

1、勇要用于正道:孔子说:“君子义以为上,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”生活中多见懦弱、消极、颓废之人,于是乎,有勇气的人,敢拼敢闯的人就会被推崇和赞扬。要把勇用于正道之上,不可用于邪道 。评判一种勇敢的行为是善还是恶,就要看它是否符合道义。如果勇用于正当的事业上,用于谋取人类、国家、社会、他人的利益,就是善的;如果用于邪恶的事上,用于争取个人的私利又同时践踏他人的利益就是恶。

2、勇不要用于错误的方向:在中国的寓言故事中讲到战国时候的一个人,他要到南边的楚国去,然而他却朝着北方行驶,别人提醒他方向错了,他还不以为然,说自己善于驾车,马又跑得快,路费带得多,继续往北走。这个人有很大的勇气和决心,但是方向不对,他越努力,离目标越远。

3、勇于决断:就是处事坚决、果断,不可优柔寡断,很多人在优柔寡断中错失很多机会,一辈子一事无成。当我们做出一个理性的决定之后,我们就要果断的去执行,不可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起来走原路。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,子闻之,曰:再,斯可矣。”优柔寡断的人,做事的时候东想想西想想,错失良机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当然果断的决断能力不是靠鲁莽和冲动,而是要有智慧和经验做支撑。明代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中讲:“谋在于众,断在于独。”

4、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: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,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种勇气是常人没有的,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精神素质。这些攀登者并不是身体素质远远超于常人,而是精神意志力超于常人,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的时候,他们一定是身心疲惫,是用着意志力一步一步的往前迈进的。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他的行动力和意志力也是超于常人的。万科集团的王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200352岁王石成功登上珠峰,成为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,王石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,但此后四年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成功登上11座高峰。这就是一种勇往直前,敢作敢为,坚韧不拔,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就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

5、勇者要克服恐惧心里:一个人在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,如果不是自身有坚强的意志力往往会退缩。当挑战越大的时候,内心中的恐惧和懦弱会占上风,甚至会被被恐惧压倒。所以一个勇者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克服内心的恐惧懦弱,冲破一切障碍,胆怯是套在自己身心之上的精神枷锁。懦弱的人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取得一点成绩,便骄傲自满,受到一点挫折,便一蹶不振。

6、仁、智、勇相统一:常人往往把勇单独应用,太有勇气的人,一般就有霸气、傲气,而缺少仁爱之心,缺少大智慧,没有大智就没有大勇。所以孔子倡导的勇,即是义理之勇。仁、智、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勇离开了智和仁,就是198匹夫之勇,功利之勇,血气之勇。真正的勇是从仁义之心生发出来的,因此,有仁义之心的人必定勇敢,而仅有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。智、仁、勇三达德是既是相互独立的,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。

 

杨志卖刀

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有个“汴京城杨志卖刀”的故事。故事是这样讲的:杨志由于在京城里把钱都花光了,以至于连吃饭穿衣都没有办法解决,只好将祖传的宝刀拿到集市上变卖。孰料到了集市上去碰到了横行霸道的无赖牛二。牛二看中了杨志的宝刀,可是又不想出钱买,于是就与他纠缠起来。“你这刀凭什么叫做宝刀?”杨志回答说:“我这刀砍铜剁铁刀口绝不卷曲,吹毛得过,杀人不沾血,自然称得上宝刀!”牛二说:“你以为你说了我就相信吗?除非你实验给我看!”

于是杨志便将铜钱摆成一摞,用刀一劈,果然劈成了两半;接着又拿来一把头发,对着刀口一吹,头发全部断成两截,纷纷飘落。牛二说:“好刀!好刀!不过还想看看你说的杀人不沾血!”杨志回答:“这好办,牵条狗来试试!”然而此时的牛二喝得半醉,又存心想赖杨志的宝刀,便叫嚷着非要杨志杀个人试试:“你要真是条汉子,就剁我一刀!”说着,将头伸到刀口下。眼见牛二欺人太甚,杨志又气又怒。盛怒之下的杨志拿起刀,一刀就捅在了牛二的嗓子眼上,牛二顿时倒地;杨志还觉不解气,上前往牛二的胸口上连捅了几刀,将牛二杀死。后来,杨志因为杀人被打入了死牢,亏得众人相救,他才改判为发配大名府充军,免于一死。点评:杨志之勇,是匹夫之勇,这是一种鲁莽蛮干、盲目冒险、凶残逞强的行为,不值得倡导。

8、如何运用刚柔相济的原理?

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强调柔和之美的,在我们的书法、绘画、音乐、太极拳、中医等文化中都体现出柔和之美的文化特征。然而中国的文化不是偏执于某一方面,从我们的太极图就可以看出我们文化的特征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所以中国文化是刚柔相济的,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。我们儒释道三家中有各有则重,儒家文化刚多于柔,主张刚健、有为、进取,佛道文化则以柔、静为主。

1、刚柔并济

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忍耐、忍让是一大特征,这是中国人理性的一种表现,但是在中华民族忍让的性格特征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中庸之道了。在大是大非面前,在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,得要刚强,要有勇气,在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无须再忍。智慧之人并不是一味地用刚,或者一味地用柔,而是懂得何种情况下应当刚,何种情况下应当柔。创业需要刚强进取,而守业需要循序渐进;为人处世得要柔,要常常礼敬谦让别人,在生活中要少去争斗,少计较;在外工作则要积极进取,在家时要和谐柔顺。

2、居上守弱

老子说:“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”居于上位者,有权有势者,本已处于刚强的形态,这时就需要用柔弱加以调和,使得阴阳处于平衡的状态。一般居于上位者,刚强要多于柔和,进取要多于保守。权位太高之人,过于好大喜功,就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损害。越是强大,越能够居弱时,反而会越强大,就像大海处卑居下,江河流水奔流而至,才能成为浩瀚的大海。老子看到了人们争强好胜而使社会处于冲突之中,看到统治者贪暴横行而给人民带来祸害,于是,针对这些问题,他就提出“无为而治”,主张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(《老子》五十七章),告诫大国的领导人说:“治大国若烹小鲜。”(《老子》六十章)

3、以柔克刚

老子主张“柔弱胜刚强”。比如极高明的太极拳,看上去软绵绵的,似乎没有一点力量,但是爆发起来的力量却无比的强大。我们一定要清楚,老子的“柔”是“胜刚强”的柔,而不是被刚强战胜的“柔”。以刚克刚,就如以石击石,最终同归于碎。以柔克刚,就是滴水穿石,就是绵里藏针。《老子》七十八章云:“天下莫柔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”

四、能屈能伸

大智慧者在为人处世中,在工作学习中要能屈能伸,能进能退。一味向前,则是过于刚,过于刚强,只进不退,容易引发冲突,极易折断。不顾客观条件如何,硬着头皮往前冲,以卵击石,必遭失败。比如西方的健身方式,只知道一味的让自己的肌肉变得强大,不懂得阴阳平衡,殊不知在这种健身方式,很容易受损耗人的元气,最后适得其反。然而一味地退让,一味地强调弱,则违背的中道精神。比如封建时代,过于柔弱的民众,只会助长暴君的出现。过于柔弱的妻子,只会助长丈夫不义的行为;过于纵容孩子的父母,只会让孩子养成一身的坏习惯。宜进则进,宜退则退,方是刚柔并济。

柔弱胜刚强

据说老子的老师名叫商容,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。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,曾将老子叫到自己的床前。老子恭敬地问:“老师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?”商容张开嘴给弟子看了看,然后说道:“你看看,我的舌头还在吗?”老子有些大惑不解,但他还是认真地回答:“当然在。”商容又问:“那我的牙齿呢?还在吗?”老子回答说:“您的牙齿已经全部落光了。”商容看着老子,点了点头,说:“那么,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?”老子沉思片刻,抬起头对老师说:“老师想告诉我的是不是过刚则易衰,柔和反能长存?”商容满意地点点头,笑着说:“天下的道理就在其中。”

点评:柔并不一定弱,柔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。

9、成功的要素有哪些?

1、勤奋:成功需要具备这样一些要素:正道、计划、勤奋、坚持、计划、动力、目标、天赋、智慧、方法、机遇等。而在这些要素中,勤奋是最重要的,是必不可少的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,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奋,就是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。他们的一生中,很多人都是处于逆境中,有的出身不好,从小遭受各种磨难;有的遭受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;有的天赋不好,但是,靠着勤奋努力最后成功了。然而有了勤奋还需要以下因素来支撑,勤奋才能助人走向成功。

2、目标: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,才会有正确的方向,没有目标,就没有方向,勤劳奋进的品质就可能浪费在琐碎而无价值的事情上。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需要好好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,这个目标不一定要很大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,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。

3、动力:如何把自己内心中积极奋进的一面激发出来,就是需要有动力。崇高的理想,宏大的心愿,使命感,责任感以及生存的压力,都可以转化为强大动力。以牟利为目的的人以发财作为动力,事业心强的人以完成自己的事业为动力,有公德的人以服务他人、贡献于社会为动力。我们给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越有价值,越能够激发出我们内心中的潜能,我们的动力也就越强大。

4、计划:成功离不开勤奋,因为要成就一件事情不是靠一朝一夕的付出,而是要长年累月的积累。但是没有计划,没有规划,时间容易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耽搁,有时候我们感觉一年下来非常繁忙,没有什么时间休息,但是到年底一看也没有真正做成几件有意义的事情。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规划,没有计划,抓不住重点,什么事情都想做好,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。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情,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计划,一个星期甚至每一天要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跟踪,要经常总结哪些不必要的事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,这样勤奋才能产生真正的生产力。

5、坚持:有了目标,有了动力,有了计划,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。只要的目标是正确的,是有价值的,对自己生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,能够为民族的复兴、文化的复兴有所帮助,就要把自己的勤奋用到极致。司马迁从20岁开始收集史料、实地采访、写作,花40年的时间完成《史记》。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,搜集了大量的材料,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《浮士德》。

6、俭朴:要成就一项有价值的事业,特别是文化事业,除了上述的要素之外,还需要耐得住寂寞,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。要成就事业,我们要念兹在兹,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。这样一来我们,就没有多于的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,只有俭朴,才能从消费、娱乐中摆脱出来,集中精力去奋斗。

王献之习字

王献之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,他自幼聪明好学,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,专攻草书和隶书,也擅长绘画。

有一天,学习书法不久的小献之问母亲郗氏:“我的字再练上三年应该可以了吧?”见母亲摇头,献之又问:“那五年呢?这总行了吧。”谁知母亲还是摇头。献之一看,十分着急,连连拉着母亲询问:“究竟要多长时间呢?”“你看这十八缸水,哪一天你能将他们全部写完,你的字就会有筋有骨、有血有肉,就会站得直立得稳!”原来父亲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后,对他说。心中不服的王献之不发一言,咬牙练了五年,然后抱着一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——这是他这几年以来写得最满意的字,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表扬。孰料父亲拿过这些字之后,一张张掀过,却个劲地摇头。直到掀到一个“大”字,献之才看到父亲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,并随手在“大”字下面添了一个点,之后便将手稿全部退还给了他。

小献之心中不服,抱着全部习字找到母亲,说:“我这五年可是完全照着父亲的字样来练的!母亲,您仔细看看,我和父亲的字到底有什么不同?”母亲认真地看了三天,然后指着王羲之加在“大”字下面的那一点,叹了口气,说:“吾儿磨尽三缸水,唯有一点似羲之。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彻底泄了气,他垂头丧气地说:“照这样下去,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啊!”见儿子骄气已经全部消除了,母亲就鼓励他说:“孩子,你要记住,只要肯下功夫,就没有翻不过的山、蹚不过的水。只要你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,何愁达不到目的呢?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很受鼓舞,于是他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。

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练尽十八缸水之后,王献之在书法上终于突飞猛进——他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、炉火纯青的程度,和父亲王羲之一齐被人们称为“二王”。

点评:勤奋苦练,功夫到家,才能掌握书法之技,进而悟到书法之道。

(本文选自陈杰思、刘少华著《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》,中华书局2018年版。)

一、如何立志?

立志,是指立下志愿,树立志向 。一个人一辈子要做些什么,同自己的的志向有直接的关系。人无志则事不成,一个人没有志向就没有方向,没有方向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。就如同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,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,那么这艘船就只能盲目地在大海上行驶。所以立志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先决条件,儒家非常强调立志。立志高远:高,即高尚,远,即远大。远大的志向为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北宋张载的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”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最大的志向。中国古代很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一生都是兢兢业业地做学问,其原因就是他们给自己立下的志向非常大,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。在中国古代形成士、农、工、商这样的社会等级,古代社会高度的尊重读书人,我们把儒家经典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,所以中国古代读书人普遍志向高远。在今天我们高度的推崇商业,忽视文化的建设,谈道德谈道义变得惨白无力,只要能够赚钱,可以不择手段,很多人为名利而活,只是追求吃喝玩乐,跟动物的追求就没有什么区别。如果我们不想辜负我们高贵的灵魂,不想一辈子与草木同朽,就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。

立志坚定:墨子讲“志不坚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”。一个人没有坚定的志向,没有正确的志向,一辈子就会随波逐流,得过且过,碌碌无为。只有立志决定,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践行圣贤之道,自己智慧之门才会打开。立了志,就要用坚定的态度守志,矢志不渝,终生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而不懈努力,唐朝诗人王勃在《滕王阁序》中的名句“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”。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,会面临很大的阻力,需要克服各种困难,然而越是困难越能够检验一个人的意志力。

聚精会神:立定了正确的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的去执行,立志是容易的,立定弘扬圣学的志向也是容易的,难就难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力上。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,会有很多干扰和阻力,最大的干扰就是自己的松懈,不能把自己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全力以赴地前进。今天,每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是将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财力、兴趣、心念等朝着自己目标汇聚,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。立定志向只是画了一个设计图,这个设计图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一砖一瓦的去建设。王阳明说,如果不立志,志向不坚定,就会如船没有舵一样随波飘流,就会像马没有缰绳一样任意奔腾。立志还如同开车有了方向,然而行驶在路上之后就需要开车者聚精会神,紧握方向盘,不能偏离方向,方能到达目的地。如果在前进的路途中偏离方向,就不能够到达目的地。今天我们很多人就是这样,制定了目标,但是有很事让他分心,比如晚上要看看电视,玩玩手机,周末要去聚会,要逛街,假期要去旅游,最后设定的目标只能付之东流。

时时践履: “道不远人”,道就在我们心中,就在我们身上,关键在于我们要用至诚之心去体征。仁义道德是要我们随时随地去践行的,对于仁义道德的体证,只有做到起心动念无不是善,道才能真正在我们身上现象出来。王阳明说:“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学。”如果所立的志是道义之志,就要“念念存天理”,在随事随物中为善去恶,呈现良知,随时随处省察自己的心念,但有一念不合乎良知,即克去之,使不善者归于善。这样仁义道德才会是真的,不然就是假的。

人各有志:在道义之志方面,人与人的志向通常是相似、相通的,因为道在儒家这里就是历代圣贤所要维护的 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,不遵循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”就违背了做人的根本。一个人把握住了不变的道之后,生命有了安顿之处后,才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自己的事业。在事业之志方面,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,由于人的个性特征不同,能力不同,机遇不同,所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志向。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要求弟子们“各言其志”,颜渊的志向在于道德学问上,冉求的志向在于治理国家,公西华的志向在于学习礼仪制度,曾皙的志向在回归自然,子路的志向在救民于水火,孔子的志向则是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。

念念在兹:就是说一天到晚都在这个念头上,对所做的事情进入到痴迷的状态。早上也这样想,这样做,晚上也事这样想,这样做。一个人的心念全神贯注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,那么他的心神就会凝聚于此,孜孜以求,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趋向,爆发出最强大的力量。念念在兹,就可以排除杂念,就能够产生坚定的信念,坚定的意志力。然后围绕着自己的目标,一步一步走到终点。奥里森•斯威特•马登在书中写道:“人类中的伟人都是注意力相当集中的人,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目标。”

以志帅气:立了志,由心志统帅心气,心念就有了定向,心气就有了方向。我们说人活一口气,我们立定的志向能够唤醒或调动自己身体内的潜能,唤醒心中的正气。这股正气能够时时让自己充满能量,这股正气能够压制住内心中的妄念和邪气。如果不立下大志,志向不坚定,内心中的种种心念、种种心气就是混乱甚至是相互冲突的。我们的志向不够坚定,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泄气,一个人失败不怕,怕就怕泄了气,没有了斗志。内心中志向坚定,就能够调和心念,心气就不会昏沉,不会浮躁,所以,立志可以养正气,去邪气、躁气。汉代的王充认为“初生意于善,终以善;初生意于恶,终以恶。”就是这个道理了。竖立目标: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是被动的,是随波逐流的。没有明确清晰的人生目标,糊里糊涂就走完了人生道路。威廉姆•玛斯特恩曾经向3000人问过同样的问题:“你为什么而活着?”结果表明有94%的人说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。应当把目标分解,有年度目标、月目标、周目标、日目标,这样把目标细化有利于我们去实现,不然目标模糊,就容易浪费时间。我们一般情况下会给自己设定一些模糊的目标,比如说,我们今年要想读一些书。然而我们只是这样想,只是有一个大概的目标,我们读书的计划往往实现不了。按照目标管理的方法,要把一年需要读的数目列出来,然后每个月读几本确定下来,每周读那一本确定下来,每一天什么时间段读书确定下来,这样目标才容易达成。

 

刘备之志

东汉末年,群雄逐鹿。作为汉室后裔,刘备因其能修德之故,在群雄中迅速崛起,并于西蜀称帝,与曹魏和孙吴政权三分天下。刘备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,在集市上贩履织席,趁着天下大乱之际起事。他最终能成功,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为人讲仁义道德,礼贤下士。他在荆州的时候,就能有豪杰前来归降。后来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当世之事,其心之诚令诸葛亮也万分感激,做到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人愿意死心塌地地追随他,并为之奋战沙场,也是感刘备之德。后来刘备在当阳兵败,遇曹军追逐。由于随行逃亡的百姓人口众多,导致行军速度缓慢,遂有人提议将老百姓抛下,以便快速行走。而刘备却严词拒绝了,并说:“只有以人为本,才能成就大事业。如今百姓前来归降我,我又如何忍心将他们抛弃呢?”在刘备遭遇危机的时候,百姓还是愿意随行其后,恰恰说明他深得民心。刘备后来能成事,也是依靠人民的支持。

正是因为有自己的亲身实践,所以刘备深知修德、积德乃是成事之本,所以在他临终之前,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留下这些话: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。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。汝父德薄,勿效之。可读《汉书》、《礼记》,闲暇历观诸子及《六韬》、《商君书》,益人意智。”(《三国志•蜀书•先主传》)话虽只有寥寥数语,可却是刘备一生奋战、历经成败的经验之谈。然而刘禅确实不是有才德之人,自然也就没办法体会父亲的这句至理名言。尤其是诸葛亮死后,更没有人能管他,以至于他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,最终导致亡国为囚,却还大呼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

点评:刘备与刘禅最大的区别就是:刘备有拯救人民之志,而刘禅则有奢侈享乐之欲。

二、如何培养自信?

自信就是自我肯定,相信自己有无限的潜能,通过自我肯定调动自身积极正面的能量,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,是人的聪明才智、气质美、形体美的集中体现。在这种自信中,可以把人的潜能最大化的开发出来。古希腊就提出了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。 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,对自信有着另一种的理解和应用:“在东方文化中认为每一个人都有着光明的本性,这个本性,在儒家来讲人性是至纯至善的,人性达到至纯至善的境界就是圣贤,儒家认为人人可以为尧舜。”这种自信是对人性光明的自信,是相信人的本性是善的,要实现这种自性,是要战胜人性中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。

1、鼓励赞赏:鼓励、认可、赏识的方式比过度惩罚、批评的方式更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。特别对于孩子的教育,如果批评和惩罚多于肯定和认可,孩子就会长期在自卑中成长,就会形成自我否定,自我怀疑,从而自我设限。一个人的性情除了跟先天的遗传有关之外,还跟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,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个压抑,被否定的环境中,这个人就算先天性情开朗,也会慢慢变得自卑和孤僻。

2、扬长避短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也有自己的短处。过多地看自己的短处而不看自己的长处,会增加自卑。多关注自己的长处,发扬自己的优点,理性的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,不要总想着自己的缺点。比如身高的不够理想,长得不够好看,不善于表达,性格不够开朗,这些都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缺点。如果一个人的外貌有缺欠,他完全可以用自己内在的修养、学识、品格来弥补,一个人的精神修养才是最重要的。一个内心和平中正的人,一个对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有体证的人,才是精神世界的贵族。一个人并不是要高高大大,五官端正才活得精彩,很多喜剧明星长相并出众,但是很受别人的欢迎,他所到之处带给别人都是欢声笑语,他制造的是快乐。所以人的自信不是由外在的形象来决定的,而是由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决定的。

3、用良好的情绪来影响自己:积极的情绪是慢慢培养出来的,首先要常常给自己一种积极正面的暗示,特别是积极正面的语言能够给自己力量,语言就像咒语一样,具有强大的暗示功能。所以我们可以反复诵读成功的格言,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:“我一定行,我只要努力就可以变得更好”,“我自己好不好不是由别人的评价来决定,而是由我积极正面的情绪以及和谐的内心世界来决定”“我现在的处境不是最坏的,现在的我比世界上很多人要幸福”等等。

4、不要过多依赖别人:在成长的过程中,需要父母的抚育、教导和保护。但是如果父母过分保护孩子,事事帮孩子做主,事事替孩子办好,让孩子享受现成的一切,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具有懒惰、依赖的习性。这样的家庭培养不出自信的孩子,只会培养出自我、自负的孩子。自信的前提是独立、勤奋、积极、上进,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,一旦进入到复杂的社会中,就会茫然不知所措,就会在各种挫败中形成自卑。晏子使楚春秋时期,齐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,楚国人想借机羞辱他。由于晏婴身材矮189小,楚王便命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约五尺来高的小洞,要求晏婴从洞中钻进去。然而晏婴却正色说道:“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洞中进去。如今我出使贵国难道也要从狗洞中进去吗?”晏婴的一席话令楚国人无话可说,只得打开城门,请晏婴进城。

晏婴进入王宫之后,拜见楚王。楚王上下打量了晏婴一番,慢悠悠地开口道:“你们齐国是没有人了吗?怎么派你这样的人来做使臣呢?”晏婴恭敬地回答:“我们齐国首都临淄就有七千多户人家,大街上人挨着人,肩并着肩,衣袖一展开,就能遮天蔽日;挥挥汗水,就像是下雨一样。怎么可能没有人呢?只不过我们国家的使臣都有不同的出使对象,贤明的人就出使国君贤明的国家,那些无能的人就出使国君无能的国家。我实在是太无能了,所以国君就派我出使贵国。”楚王一听,顿时哑口无言。紧接着,楚王请晏婴喝酒。酒酣耳热之际,却见两个公差绑了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。楚王问道:“这是哪里人?所犯何事?”公差回答道:“他是齐国人,所犯之事乃是偷窃。”楚王笑着对晏婴说:“你们齐国人是不是本来就善于偷东西?”晏子回答说:“在下听人说,橘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,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的话那就叫枳了。这两种植物叶子十分相似,但果实的味道却并不一样。其原因是水土不同啊!这个人在齐国的时候不偷东西,怎么一到楚国就偷起来了呢?是不是楚国的水土有问题,让老百姓都善于偷窃了!”楚王听完以后,笑着说:“看来果然是不能同圣人开玩笑啊!是我自讨没趣了。”

点评:晏婴虽然遭到嘲弄,但是,他的自尊与自信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,回击嘲弄者。

三、坚毅者需要自主自立

成就任何一件事情,除了有明确的方向和实施计划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执行,在执行一项计划的时候,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要战胜困难,除了具备客观的外部条件之外,关键就在于执行计划的人坚定的意志力。一个意志力坚毅的人一定在精神上是高度自主自立的,要做到自主自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1`、排除干扰:执行力最重要的就是毅力坚定。有想法的人很多,但是能够成就的人很少,关键就在于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,干扰太多。这些干扰有自身的干扰和外在的干扰,自身的干扰主要是自己时间管理不科学和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。比如计划今天要写一个方案,或者要去拜访一个朋友,结果时间东耽搁一下,西耽搁一下,最后计划无法实现。要把一门学问做好,更需要排除一切干扰,全力以赴地钻到这门学问里去,才可能有所成就。而要排除外在的干扰,有时却是困难的,比如一个人要静下心来来做学问,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需既要工作,又要养家糊口,就会身不由己。还有的人取得了一定成就之后,被鲜花、掌声、190奖励、荣誉所包围,各种活动应接不暇,变得浮躁起来。浮躁者必定肤浅、庸俗,过着“热热闹闹”、“浑浑噩噩”的日子,精力分散,意志被消磨,不能专注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上,最后也不能取得成就。

2、依靠自己:陶行知说过:“滴自己的汗,吃自己的饭,自己的事情自己干,靠人靠天靠祖上,不算是好汉。”今天很多人把成功寄托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,想方设法的去靠近结交一些所谓有地位的人,希望利用别人而取得成功,自己却不去修炼真本事,结果“靠山山倒,靠人人跑”,最后往往一事无成。实际上不管任何一个行业,只要自己能够沉下心来,全力以赴的去钻研,最终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就的。史蒂夫•乔布斯曾经说过:“你的时间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。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。

3、自我克制:战胜自己,要明确是战胜自己的什么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,有些缺点就是制约自己成功的关键所在。比如贪得无厌、脾气暴躁、胆怯、懦弱、懒惰、拖延等。一个有着太多不良习性的人,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的,是不可能把一家企业经营好,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官员。一个人要成就自己,就得要克制自己,克制自己的不良习性、不良情绪。

4、自主选择:每一个行业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,即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事业方向,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,是不能够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件事情做好的。自己不喜欢的事情,投入再多的时间也只能取得一点点成绩,不可能真正成功。

5、自我反思:“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”任何行为如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,都应反躬自问,从自身找原因,好好检查自己、反省自己。西方人说:“借口和成功是不会住在同一个屋檐下”。

6、自我管理:自我管理的关键是时间管理,没有时间管理其他的管理都是无效的,时间管理高效的人,才能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去做好一件事情。再忙的人,总有一部分时间是归自己支配的,当别人来邀请自己吃饭、喝酒、唱歌、娱乐的时候,有时碍于情面,或考虑到关系,不好拒绝,或者自己的意志力也不坚定,也想出去玩。时间就如同鲁迅所说的“时间就如同海绵中的水,只要挤一挤还是有的” 。

7、独立思考:有的人是人云亦云,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,遇事也要独立思考,不能只接受别人思考的结果,也不能凡事都怀疑。学会独立思考要有一种理性的思考精神,这种理性的思考精神来自于平时多读阅读,多思考,多请教,多实践。

8、怀疑批判:对于自然科学,要鼓励创新。在科学技术方面如果我们墨守成规,最终只会被淘汰。中国古代圣贤也鼓励批判和怀疑的精神,孟子说:“尽191信书不如无书。”然而,我们不主张在文化领域中过度运用怀疑和批判精神,特别是对于圣贤留下来的思想和学问,很多是千古不变的道理,比如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义、和”,这些是中华民族千古不变的价值观,是不可以摒弃的。五四以来,我们普遍地接受了西方的批判怀疑精神,批判圣贤,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天民族精神的缺失,许多人没有信仰,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中断。所以,批判怀疑的精神,我们要用好了,用对了,才能够有助于我们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的形成。

9、自我担当:一个人的责任心,一个人的担当意识,是从小事培养起来的。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,父母包办得太多了,很多孩子只知道读书考试,做事的能力几乎没有,十五六岁的中学生还像小孩子一样,什么事都要父母去做。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也是这样的,孩子到学校只是学习课本知识,今天的中学生由于有太多低效重复的作业,孩子们就养成了一种应付老师的习惯,这是今天教育的最大弊端,这种教育的弊端导致现代中国人养成了一种凡事应付的习惯。社会中处处可见欺上瞒下、相互推诿、逃避责任、偷奸耍滑的现象。

 

卞和断足献玉

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,他善于辨玉识玉。有一天,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石头,他认为这块石头里一定藏着一块美玉,便将石头献给了当时的楚国国君楚厉王。楚厉王接见了卞和,并让玉匠对这块石头进行鉴定。然而玉匠鉴定之后却说:“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,并没有什么宝玉。”楚厉王一听,十分生气,认为卞和欺骗自己。于是就以欺君之罪将卞和的左脚砍了下来。卞和十分委屈,他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有错,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罕见的宝玉。于是他将石头保存了下来,等待机会再试一试。后来,楚厉王去世了,楚武王继承了王位。卞和觉得新的君主应该会相信自己,于是他拖着仅存的一条腿再次到宫中献玉。然而楚武王同样不相信卞和,他将卞和的右脚也砍掉了。卞和只得抱着自己的宝玉,日夜伤心哀叹。但他始终不愿放弃,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让天下人明白他的判断是对的,知道这块石头里一定有玉。接着,楚武王也去世了,继位的是楚文王。没有了脚的卞和自然没法再到大殿上去献玉,只得抱着玉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,以至于眼睛都哭出血来了。这件事情传到了文王耳朵里,他觉得十分奇怪,于是便派人询问:“天下被砍双脚的人可不只你一个,但却只有你哭得这么伤心,这是为什么呢?”

卞和伤心地回答:“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脚而哭,我哭是因为珍宝竟然被人当成了石头。”文王听说了卞和两次献玉的事情,也觉得很好奇。于是他请来能工巧匠,打开石头验看,果然在里面发现了一块美玉。后来,楚文王就下令工匠将这块玉雕琢成一块白璧,作为传世之宝,同时给这块玉取名“和氏璧”。

点评:卞和坚持自己的判断,表现出极强的自主自立精神。如果不能坚持自己对宝石的确信,这块宝石或许永远不能为世人所知。

四、“事上磨炼”如何展开?

儒、释、道三家做学问都强调实践,在书房把经典读明白了,把训诂的学问搞懂了,这还不是真学问。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是用来指导我们怎么生活,怎么做人,中国传统的学问非常强调实践。在理上可以讲得头头是道,但是在生活却应用不出来,道理和实践脱节,这就违背了圣贤的教化。坚强意志力不会天生就有,也不是通过知识灌输就培养得出来的,必须从苦难的磨炼中而来。

要有针对性:事上磨炼要有针对性,事上磨炼一般是磨炼我们的心性,每个人在心性上都会有不同的缺点,比如责任心弱的人,要给予他单独完成某件工作的机会,要让他去承担责任;而优柔寡断、胆小怕事人的,要给他独立作出决定的机会,有了做决定的机会,优柔寡断的缺点就会慢慢得以改变;对于自卑的人,也要多给他做事的机会,并及时给予鼓励;对于轻率自负的人,就应当用失败的教训来教导他,在失败中,在痛苦中才可能改变自己的缺点。

培养良好习惯: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一个严谨的人,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培养出来的,一个散漫的人,也是在日常的习惯中养成的。好习惯是在事上磨炼而成的,绝对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,听了一个报告就可以出培养良好的习惯。习惯必须要经过重复不断发生的行为形成固定的习惯模式,习惯就是一系列的行为在神经系统中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。

吸取失败教训:如果不是道德上的原因,失败就不是可耻的。如果不是同样的失败不断地发生,失败就是有价值的,甚至失败也是必要的。任何探索者都要经历失败,失败一次,自己会提升一步,而且失败也能够证明这个方法不行,这条路不通,失败之后我们才会重新找新的出路和方法。然而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失败,在失败之后,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。著名的企业家杰克•本顿曾这样说:“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,我从苦难中获得的东西,都是我赢得成功的必要投资。”失败是成功之母,苦难是成功之父。古人讲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。发明家爱迪生说过:“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,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。”当然在失败中,我们也要能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,如果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造成的,在下一次的实践中就要注意,不能再满目的冒险和行动,因为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。

勇于面对挑战:勇敢和奋进的人在竞争的环境中能够不断地奋起,一个充满竞争意识的人,一个敢于面对挑战的人,一个内心中充满力量和激情的人,竞争越是激烈,越能够激发他的斗志。懦弱和退缩的人,在竞争性很强的环境中很容易倒下。乔丹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他面对的强大对手有直接的关系,他在和对手竞技的过程中,自己的水平也就不断的得到提高。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:“合理的要求是训练,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。”各种行业中的佼佼者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,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,提升自己的能力的。儒家就有着强烈拼搏奋进的精神,在中国历代有影响力的大儒身上,他们一辈子都在为着“道”,为着心中的理想而奋进,他们积极进取,不屈服,不妥协,一生大智大勇,敢于面对各种挑战。

开展挫折教育:将人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,或放在虚拟的训练环境中,接受各种挫折教育,甚至给予尖锐的批评,让其经受各种压力、考验、挫败,这样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,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。挫折教育,甚至生存训练,可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,开发人潜能,矫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。在今天的教育中非常有必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挫折教育,比如在中学生中开展徒步远足活动。孩子由于缺乏挫折的锻炼,抗挫折的能力很是让人担忧,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或者老师的一次批判而自杀。

回归日常生活:在古代的教育中,小学教育非常强调洒扫应对,一个人在洒扫应对中,待人接物的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。然而我们今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基本上没有洒扫应对的锻炼,十多岁的孩子不会洗碗,不会洗衣服,不懂得待人接物,很多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一无所知。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,要让孩子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中和自己相关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的问题。很多家长缺少这样的意识,加上自己的工作比较忙,在家里就请了保姆。请了保姆虽然方便了,然而殊不知,这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劳动锻炼的机会。

吴道子蒸饼悟画

唐朝著名画家吴道子是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有一天,吴道子来到了一座寺庙,看到庙前有一个卖馍的妇女。这个妇女左边有一个妇女,此时正在和面做馍;而右边也有一个用馍具蒸烤的妇女。尽管左右两个人相距丈许, 但左边那个用面做成薄馍后,随手一扔,做好的馍就落到了右边妇女的馍具里去了,丝毫没有偏差。右边这个人接到馍以后,一面烧火一面翻馍。等馍熟了以后,她就用竹片轻轻一挑,那熟馍就飞起来,落在八尺外卖馍妇女的竹篮里。一块又一块,摞得十分整齐,让过路的人都不忍拍手叫绝,争相买馍。吴道子也看呆了,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了。于是他也走到了卖馍人的跟前,买了一块馍,并向她们询问是不是有什么技巧。卖馍的妇女回答他说这其实没有什么诀窍,只不过是因为烙的时间长了,手熟罢了。

吴道子恍然大悟。原来学习书法、绘画也是一样的道理:熟能生巧,功夫到了自然也就成了。从那以后他更加勤奋。见山画山,见水画水,见人则描人,见树则绘树。才到20岁,他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画家。在绘画上,吴道子可谓是精益求精。他曾在长安和洛阳的寺观里画了三百多幅壁画,无一不是珍品。他所画的人物就连衣褶也是飘飘欲举,被后人称为“吴带当风”。他的山水画也是自成一家。他曾经大笔挥洒,一天之内就将嘉陵江三百余里的山水画在大同殿的墙壁上。

吴道子的绘画上的艺术成就,对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,被后人称为“画圣”。北宋的苏东坡也曾赞道:“画至吴道子,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点评:高明的技艺都需要长期的、艰苦的训练。

五、如何做到自强不息?

1、目标远大:自强不息的内动力,来自于我们树立的远大目标。一个人有远大的目标,他生命中生生不息的力量才能够激发出来。儒家认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尧舜,西方人认为,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能,一个人来到世上不能白活一回,不能与草木同朽。孔子的一生就是“自强不息”的一生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。”(《论语•为政》)

2、艰苦磨炼: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,不可能一帆风顺,世界由阴阳二气组成,人的一生也是由幸福快乐、痛苦磨难组成的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需要有必要的磨炼。人都存在着惰性,如果从小孩子就生活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,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,人就只会习惯于舒适的环境。在今天,挫折教育、吃苦教育非常有必要,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艰辛,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。孩子缺少吃苦的锻炼,将来长大了面对巨大的困难时,就会产生懦弱、焦虑、紧张、抑郁、退缩等不良的情绪,这样的人是成就不了事业的。

3、意志坚强:心理学家华生认为,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,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意志自由可言。而叔本华和尼采则认为人的意志行为是不受任何东西约束的,意志力是独立于客观现实的纯粹的精神力量。前者的观点忽视了意志力可改变的事实,意志力在艰苦的环境中会得到提升。如果让一个人在一个艰苦环境持续地接受锻炼,慢慢的他的意志力就会得到提升。

4、自主担当:担当意识是一个人责任心的集中体现,今天很多人习惯于在工作中推诿责任,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往往给自己找借口。有铁良子之称的董明珠,在她的企业管理中,如果员工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“这个不是我的事情,这个跟我无关,这个事情我不知道”,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。因为在董明珠看来这是缺乏担当意识的体现。中国发展到今天,成就固然是有目共睹的,然而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,中国人今天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担当意识,没有责任心,只要不是关系到自己家的事情,再大的也可以不管。读书人要有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”的担当意识,只有这样我们文化的复兴才会有希望。

5、永不放弃: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士,都有自强不息,永不放弃的精神,这种精神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被强调和推崇的。人类创造了太多的奇迹,每一项奇迹的背后都是因为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做支撑。在竞争激烈的社会,永不放弃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历史上的圣贤都有永不放弃的精神,如孔子“发愤忘食,乐而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;顾炎武的“有一日未死之身,则有一日未闻之道”。

6、持之以恒:事业的成功,道德的提升,都必须付出别人不能付出的努力,长久不懈地坚持下去,持之以恒,才能取得成就。天底下没有一件事情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成功的,老百姓种庄稼都要付出辛苦的汗水,何况是要做常人做不到的事情。选择了一条道路,确定了一个目标就不能浅尝辄止,不能朝秦暮楚,更不能半途而废,功亏一篑。立定志向就不要随意地改变,只要方向是正确的,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,坚持下去,就会取得该有的成就。许多失败者,其实是中途放弃者,没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。

胡三省注《通鉴》三十年

胡三省是南宋末年的人。那个时候,元军挥师南下,南宋国土大量沦丧,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但胡三省却夜以继日,寒暑不辍,最终完成了《资治通鉴广注》九十七卷和史论十篇。这让他不由欣喜万分,毕竟这些书稿是他心血的结晶。1276年,元军攻陷了南宋的都城临安。胡三省背着沉重的书稿,和几个读书人一起翻山越岭,向西往新昌逃难。行至山腰的时候,山中窜出了十多个强盗,胡三省的同伴被杀,而胡三省因为滚落山涧得以逃生。同伴遇害,让胡三省悲痛万分,然而更令他伤心的是,自己耗尽心力编写而成的《资治通鉴广注》的书稿也没有了。

就这样,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了新昌,在当地一户富人的家里当家庭教师。尽管书稿丢失了,但胡三省并没有因此而灰心,因为他相信,自己还在,还可以继续写。于是,他白天教书,晚上就继续为《资治通鉴》作注。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,胡三省终于重新完成了《资治通鉴注》。而此时的他已经70多岁,早已过了古稀之年,还患有气喘病。他的儿子见他为了著书常常彻夜不眠,心中十分不忍,便劝他要以身体为重。然而胡三省却说:“人生在世,总要做出一番事业。要想达到这个目的,只有靠一个‘勤’字。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写成这本书,哪怕是因此而累死也不会觉得遗憾!”

细细数来,胡三省从42岁弃官之后就开始著书,历经三十个寒暑,直到临死前才完成《资治通鉴注》。

点评:做学问,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,方能有所成就。

六、如何理解中国文化中的“勇”?

“智、仁、勇”被儒家认为是三达德。《中庸》第二十章阐明道:“知、仁、勇三者,天下之达德也”。 《论语·子罕》中孔子说道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孙中山把智、仁、勇三者列为军人精神的三要素。所以“勇”是儒家文化,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特色,可以将勇分为三种:

2、功利之勇:“功利之勇”在今天被广泛的应用,今天成功的代名词就是“有钱”或者“有权”,各种社会精英无不朝着金钱和权位用尽心思和才智。为了获得金钱和权位,行常人之不能行之事,忍常人不能忍之事,也这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。然而这种功利之勇主要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,很多时候是无道的,损人利己,消耗资源,破坏环境,这些都是不值得提倡的。

3、道义之勇:道义之勇就是在道义上的勇敢,是为了弘扬正道,是为了坚守正道。义理之勇是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不惧强暴、不畏权势、不怕艰险、不顾利害、不计生死而一往无前的道德品质。中华民族在一次次面临危机的时候,总是有大智大勇的仁人志士站出来力挽狂澜。义理之勇是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忠、孝、廉、毅、和紧密相结合的,是同浩然正气相结合的,这种勇是大智大勇,是良性的,是需要我们积极倡导和推崇的。

如何运用道义之勇?

1、勇要用于正道:孔子说:“君子义以为上,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,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。”生活中多见懦弱、消极、颓废之人,于是乎,有勇气的人,敢拼敢闯的人就会被推崇和赞扬。要把勇用于正道之上,不可用于邪道 。评判一种勇敢的行为是善还是恶,就要看它是否符合道义。如果勇用于正当的事业上,用于谋取人类、国家、社会、他人的利益,就是善的;如果用于邪恶的事上,用于争取个人的私利又同时践踏他人的利益就是恶。

2、勇不要用于错误的方向:在中国的寓言故事中讲到战国时候的一个人,他要到南边的楚国去,然而他却朝着北方行驶,别人提醒他方向错了,他还不以为然,说自己善于驾车,马又跑得快,路费带得多,继续往北走。这个人有很大的勇气和决心,但是方向不对,他越努力,离目标越远。

3、勇于决断:就是处事坚决、果断,不可优柔寡断,很多人在优柔寡断中错失很多机会,一辈子一事无成。当我们做出一个理性的决定之后,我们就要果断的去执行,不可晚上想想千条路,早上起来走原路。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,子闻之,曰:再,斯可矣。”优柔寡断的人,做事的时候东想想西想想,错失良机,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当然果断的决断能力不是靠鲁莽和冲动,而是要有智慧和经验做支撑。明代张居正《陈六事疏》中讲:“谋在于众,断在于独。”

4、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:那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,都是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种勇气是常人没有的,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精神素质。这些攀登者并不是身体素质远远超于常人,而是精神意志力超于常人,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的时候,他们一定是身心疲惫,是用着意志力一步一步的往前迈进的。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他的行动力和意志力也是超于常人的。万科集团的王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200352岁王石成功登上珠峰,成为中国登顶珠穆朗玛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,王石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,但此后四年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成功登上11座高峰。这就是一种勇往直前,敢作敢为,坚韧不拔,百折不挠的精神,这就是一种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

5、勇者要克服恐惧心里:一个人在面对一项挑战的时候,如果不是自身有坚强的意志力往往会退缩。当挑战越大的时候,内心中的恐惧和懦弱会占上风,甚至会被被恐惧压倒。所以一个勇者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克服内心的恐惧懦弱,冲破一切障碍,胆怯是套在自己身心之上的精神枷锁。懦弱的人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,取得一点成绩,便骄傲自满,受到一点挫折,便一蹶不振。

6、仁、智、勇相统一:常人往往把勇单独应用,太有勇气的人,一般就有霸气、傲气,而缺少仁爱之心,缺少大智慧,没有大智就没有大勇。所以孔子倡导的勇,即是义理之勇。仁、智、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,勇离开了智和仁,就是198匹夫之勇,功利之勇,血气之勇。真正的勇是从仁义之心生发出来的,因此,有仁义之心的人必定勇敢,而仅有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义之心。智、仁、勇三达德是既是相互独立的,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。

 

杨志卖刀

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有个“汴京城杨志卖刀”的故事。故事是这样讲的:杨志由于在京城里把钱都花光了,以至于连吃饭穿衣都没有办法解决,只好将祖传的宝刀拿到集市上变卖。孰料到了集市上去碰到了横行霸道的无赖牛二。牛二看中了杨志的宝刀,可是又不想出钱买,于是就与他纠缠起来。“你这刀凭什么叫做宝刀?”杨志回答说:“我这刀砍铜剁铁刀口绝不卷曲,吹毛得过,杀人不沾血,自然称得上宝刀!”牛二说:“你以为你说了我就相信吗?除非你实验给我看!”

于是杨志便将铜钱摆成一摞,用刀一劈,果然劈成了两半;接着又拿来一把头发,对着刀口一吹,头发全部断成两截,纷纷飘落。牛二说:“好刀!好刀!不过还想看看你说的杀人不沾血!”杨志回答:“这好办,牵条狗来试试!”然而此时的牛二喝得半醉,又存心想赖杨志的宝刀,便叫嚷着非要杨志杀个人试试:“你要真是条汉子,就剁我一刀!”说着,将头伸到刀口下。眼见牛二欺人太甚,杨志又气又怒。盛怒之下的杨志拿起刀,一刀就捅在了牛二的嗓子眼上,牛二顿时倒地;杨志还觉不解气,上前往牛二的胸口上连捅了几刀,将牛二杀死。后来,杨志因为杀人被打入了死牢,亏得众人相救,他才改判为发配大名府充军,免于一死。点评:杨志之勇,是匹夫之勇,这是一种鲁莽蛮干、盲目冒险、凶残逞强的行为,不值得倡导。

8、如何运用刚柔相济的原理?

中国文化总体上是强调柔和之美的,在我们的书法、绘画、音乐、太极拳、中医等文化中都体现出柔和之美的文化特征。然而中国的文化不是偏执于某一方面,从我们的太极图就可以看出我们文化的特征,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所以中国文化是刚柔相济的,刚中有柔,柔中有刚。我们儒释道三家中有各有则重,儒家文化刚多于柔,主张刚健、有为、进取,佛道文化则以柔、静为主。

1、刚柔并济

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中忍耐、忍让是一大特征,这是中国人理性的一种表现,但是在中华民族忍让的性格特征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中庸之道了。在大是大非面前,在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候,得要刚强,要有勇气,在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无须再忍。智慧之人并不是一味地用刚,或者一味地用柔,而是懂得何种情况下应当刚,何种情况下应当柔。创业需要刚强进取,而守业需要循序渐进;为人处世得要柔,要常常礼敬谦让别人,在生活中要少去争斗,少计较;在外工作则要积极进取,在家时要和谐柔顺。

2、居上守弱

老子说:“贵以贱为本,高以下为基。”居于上位者,有权有势者,本已处于刚强的形态,这时就需要用柔弱加以调和,使得阴阳处于平衡的状态。一般居于上位者,刚强要多于柔和,进取要多于保守。权位太高之人,过于好大喜功,就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损害。越是强大,越能够居弱时,反而会越强大,就像大海处卑居下,江河流水奔流而至,才能成为浩瀚的大海。老子看到了人们争强好胜而使社会处于冲突之中,看到统治者贪暴横行而给人民带来祸害,于是,针对这些问题,他就提出“无为而治”,主张“我好静而民自正”(《老子》五十七章),告诫大国的领导人说:“治大国若烹小鲜。”(《老子》六十章)

3、以柔克刚

老子主张“柔弱胜刚强”。比如极高明的太极拳,看上去软绵绵的,似乎没有一点力量,但是爆发起来的力量却无比的强大。我们一定要清楚,老子的“柔”是“胜刚强”的柔,而不是被刚强战胜的“柔”。以刚克刚,就如以石击石,最终同归于碎。以柔克刚,就是滴水穿石,就是绵里藏针。《老子》七十八章云:“天下莫柔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”

四、能屈能伸

大智慧者在为人处世中,在工作学习中要能屈能伸,能进能退。一味向前,则是过于刚,过于刚强,只进不退,容易引发冲突,极易折断。不顾客观条件如何,硬着头皮往前冲,以卵击石,必遭失败。比如西方的健身方式,只知道一味的让自己的肌肉变得强大,不懂得阴阳平衡,殊不知在这种健身方式,很容易受损耗人的元气,最后适得其反。然而一味地退让,一味地强调弱,则违背的中道精神。比如封建时代,过于柔弱的民众,只会助长暴君的出现。过于柔弱的妻子,只会助长丈夫不义的行为;过于纵容孩子的父母,只会让孩子养成一身的坏习惯。宜进则进,宜退则退,方是刚柔并济。

柔弱胜刚强

据说老子的老师名叫商容,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。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,曾将老子叫到自己的床前。老子恭敬地问:“老师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?”商容张开嘴给弟子看了看,然后说道:“你看看,我的舌头还在吗?”老子有些大惑不解,但他还是认真地回答:“当然在。”商容又问:“那我的牙齿呢?还在吗?”老子回答说:“您的牙齿已经全部落光了。”商容看着老子,点了点头,说:“那么,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?”老子沉思片刻,抬起头对老师说:“老师想告诉我的是不是过刚则易衰,柔和反能长存?”商容满意地点点头,笑着说:“天下的道理就在其中。”

点评:柔并不一定弱,柔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。

9、成功的要素有哪些?

1、勤奋:成功需要具备这样一些要素:正道、计划、勤奋、坚持、计划、动力、目标、天赋、智慧、方法、机遇等。而在这些要素中,勤奋是最重要的,是必不可少的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,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奋,就是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。他们的一生中,很多人都是处于逆境中,有的出身不好,从小遭受各种磨难;有的遭受一次次的失败和打击;有的天赋不好,但是,靠着勤奋努力最后成功了。然而有了勤奋还需要以下因素来支撑,勤奋才能助人走向成功。

2、目标: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,才会有正确的方向,没有目标,就没有方向,勤劳奋进的品质就可能浪费在琐碎而无价值的事情上。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都需要好好的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,这个目标不一定要很大,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,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。

3、动力:如何把自己内心中积极奋进的一面激发出来,就是需要有动力。崇高的理想,宏大的心愿,使命感,责任感以及生存的压力,都可以转化为强大动力。以牟利为目的的人以发财作为动力,事业心强的人以完成自己的事业为动力,有公德的人以服务他人、贡献于社会为动力。我们给自己的目标和信念越有价值,越能够激发出我们内心中的潜能,我们的动力也就越强大。

4、计划:成功离不开勤奋,因为要成就一件事情不是靠一朝一夕的付出,而是要长年累月的积累。但是没有计划,没有规划,时间容易被一些琐碎的事情耽搁,有时候我们感觉一年下来非常繁忙,没有什么时间休息,但是到年底一看也没有真正做成几件有意义的事情。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规划,没有计划,抓不住重点,什么事情都想做好,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。一个人要成就一件事情,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计划,一个星期甚至每一天要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跟踪,要经常总结哪些不必要的事情浪费了自己的时间,这样勤奋才能产生真正的生产力。

5、坚持:有了目标,有了动力,有了计划,剩下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。只要的目标是正确的,是有价值的,对自己生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,能够为民族的复兴、文化的复兴有所帮助,就要把自己的勤奋用到极致。司马迁从20岁开始收集史料、实地采访、写作,花40年的时间完成《史记》。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,搜集了大量的材料,才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《浮士德》。

6、俭朴:要成就一项有价值的事业,特别是文化事业,除了上述的要素之外,还需要耐得住寂寞,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物质欲望。要成就事业,我们要念兹在兹,要保证足够的时间投入。这样一来我们,就没有多于的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,只有俭朴,才能从消费、娱乐中摆脱出来,集中精力去奋斗。

王献之习字

王献之是“书圣”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,他自幼聪明好学,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,专攻草书和隶书,也擅长绘画。

有一天,学习书法不久的小献之问母亲郗氏:“我的字再练上三年应该可以了吧?”见母亲摇头,献之又问:“那五年呢?这总行了吧。”谁知母亲还是摇头。献之一看,十分着急,连连拉着母亲询问:“究竟要多长时间呢?”“你看这十八缸水,哪一天你能将他们全部写完,你的字就会有筋有骨、有血有肉,就会站得直立得稳!”原来父亲已经站在了自己的身后,对他说。心中不服的王献之不发一言,咬牙练了五年,然后抱着一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——这是他这几年以来写得最满意的字,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表扬。孰料父亲拿过这些字之后,一张张掀过,却个劲地摇头。直到掀到一个“大”字,献之才看到父亲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,并随手在“大”字下面添了一个点,之后便将手稿全部退还给了他。

小献之心中不服,抱着全部习字找到母亲,说:“我这五年可是完全照着父亲的字样来练的!母亲,您仔细看看,我和父亲的字到底有什么不同?”母亲认真地看了三天,然后指着王羲之加在“大”字下面的那一点,叹了口气,说:“吾儿磨尽三缸水,唯有一点似羲之。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彻底泄了气,他垂头丧气地说:“照这样下去,我什么时候才能有成就啊!”见儿子骄气已经全部消除了,母亲就鼓励他说:“孩子,你要记住,只要肯下功夫,就没有翻不过的山、蹚不过的水。只要你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,何愁达不到目的呢?”母亲的话让献之很受鼓舞,于是他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。

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练尽十八缸水之后,王献之在书法上终于突飞猛进——他的字也达到了力透纸背、炉火纯青的程度,和父亲王羲之一齐被人们称为“二王”。

点评:勤奋苦练,功夫到家,才能掌握书法之技,进而悟到书法之道。

(本文选自陈杰思、刘少华著《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》,中华书局2018年版。)

上一篇 下一篇
评价内容:
姓名:
验证码: